以网络为课堂,为人生而艺术——一次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线上教改

中国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以网络为课堂,为人生而艺术——一次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线上教改

中国美术学院

以网络为课堂,为人生而艺术

一次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线上教改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

庚子大疫,寰宇震荡,新冠肆虐,举世皆悲。

这次疫情是全民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份量,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场新冠疫情带给我们一种真切的社会感知,一种博大的同情与共情。正如许江院长所说:“史无前例的疫情,锤炼了史无前例的人性关怀,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塑造了史无前例的人生大课”。

中国美术学院

在疫情肆虐的三个月中,中国美院万名师生通过线上教学、远程交互,打响线上教学的“国美战役”,开启了一场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教学改革。上万师生在有限的学习和创作条件下,描绘切身感受,抒发真心感动,以鲜活生动的教与学、优质的艺术创作,完成了一场自识自省、立德树人的人生大课。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数青年学子们在疫情中渐渐成熟。他们学会了理解自己的家人,关爱自己的邻人,学会了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照见自身,在社会的感知中返身以诚,学会了从“大局、大义”中窥见“大写的艺术,大写的人”——他们迈出了“为人生而艺术”的第一步。

疫情期间,许江院长号召全校师生秉承“大义在胸、大爱在心、大责在肩”的精神担当,用手中的画笔,向抗疫英雄学习。同学们宅居家中,用画笔投身这场全民战疫,以水彩、素描、国画、油画、版画、设计、戏剧、影视短片等不同艺术形式,歌颂抗疫英雄,表现出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的深切关怀和切肤之痛。全校师生将抗疫一线的动人故事转化为生动的创作素材,用鲜活的作品为时代立传,用艺术创作铭刻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

中国美术学院

5月16日,我校全面返校复课的第二周,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汇报展”(点击观看线上展厅),以200余件主题创作、30门线上专业课程、1000余件居家写生,向社会汇报抗疫期间的教学成果。展览开幕至今,已先后迎来了李兰娟、曹启峰、刘利民、何强、陈亚岗、虞洪等数百位援鄂医疗队医护工作者以及全省十余个部门的专场参观,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李兰娟、王建安、陈亚岗等医务工作者参观展览

4月27日至5月4日,中国美院师生错峰分批返校复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早恢复现场教学的艺术院校,也是学生返校率最高的大学(98.68%)。为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状况下的师生安全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学校对三个月的居家网课进行了全面摸排、系统梳理、集体评议、综合打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检查。

4月27日起,中国美院师生错峰分批返校复课。各教学单位纷纷开始线下教学,校园再闻劳作声,重现生机勃勃的艺术教育现场

5月17日,我校举办了线上教学总结研讨会,以“深化艺术教学内涵,推进线上教学创新”为旨归,系统总结在线教学的经验、问题与前景。20余位不同学科、专业的一线教师分享了在线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思考,线上线下两百余名教师参加。会议针对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专业教学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包括:持续夯实四级教学管理体系,继续施行教学过程数字存档、线上教学推进会等质量保障制度;持续优化疫情期间授课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如“知识共享,实操单练”的大小课混合机制,理论课继续施行线上大课教学;充分利用线上学术资源,提升人文通识课丰度与深度,打造“艺术人文”特色通识课程和美育课程;持续推进专业通识建设,打造具有精深学理研究和明确问题意识的研究型专业课程体系;重点推进在线资源库建设,全力打造在线社区……

中国美术学院

通过教学检查、专题展览和总结研讨,我们发现,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学创新和专业内涵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系统梳理“两个通识”。疫情其间,中国美院在线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打造人文通识与专业通识。一方面,以丰富的网络知识资源,增益国美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提升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质量供给美院学生迫切需要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强调艺术经验与艺术智性对整个“新文科”的贡献,从经验中转化出知识,从技艺中提炼出方法,夯实艺术专业教学的智识基础,深化实践课程的学术内涵,完善国美教学的专业通识体系。

艺术学科的专业通识并非抽象的理论性知识,而是从艺术实践出发的具体的、有感觉的知识,通向一种上手的技艺所开启的、从艺术经验而来的知识,一种感同身受的知识,贯穿艺术原理、创作路径、传习方法、趣味品鉴等多个层面。今天,互联网提供给我们日益扩大的资料库和不断更新的工具箱,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需要在这个扩大了无数倍的资料库和工具箱中进行自我重塑,提升学术视野,增益教学内涵。专业通识是本专业的硬核知识,是在互联网与数字人文时代对专业本体的优化重构。国美绘画艺术学院是我国“实践理论复合型博士”最早的培养单位,二十年来的博士研究已覆盖了绘画创作的大多数核心命题,形成了丰厚的学术积累。三个月的在线教学中,绘画艺术学院选拔二十余位专业教师,依托各自的博士论文,打造出普惠全校的专业通识系列课程“当代绘画研究”(80课时),把过去二十年研究创作以及博士生培养的成果转化为优质的课程资源。通过专业通识的梳理,国美教师团队理清本专业的基本观念和历史脉络,强化核心案例和经典解析,深化专业教学的智识基础和学理版块,极大地推进了一流专业的内涵建设。

中国美术学院

疫情之下学生无法获得专业用纸,只能用报纸代替,作品依然生动而鲜活。

深入拓展“写生”观念。相较于普通文科,居家教学对美院师生的限制更大。同学们宅在家中,没有模特,画不了大画,也无法创作长期作业。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他们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没有模特就画自己、画家人,画窗外的风景;画不了大画就画小画,画成系列的小幅习作。专业基础教学部为非中国画的一年级学生开设“民族书画课”,同学们没有宣纸和毛笔,反而摆脱了笔墨技法的羁绊,由中国画的观物之道和造型方法入手,体会到了中国画感知世界的本质路径。

各造型专业的教师们引导学生以审美眼光面对寻常家居生活,进行系列小画幅写生。同学们进入一种“排演”状态,跳出造型的负担,更加轻便地开展形式实验,极大地提升了对绘画语言的敏感度。从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海量小画幅的居家练习,重新燃起了同学们的绘画热情——不是大写的绘画(Painting),而是小写的drawing,这是一种涂涂画画的本能,这种本能让同学们相信绘画,相信用画笔可以应对整个世界。这是艺术教育的初心,也是学院的本色。在居家创作的展厅里,许多打动我们的作品是那些速写式的小幅绘画。这些速写带着存在的温度,记录、描画和显现了同学们居家生活中的无数个片刻……对画者而言,这些速写打开了一段段时光,同时也是让时间凝驻的方式。所有这些片刻,都是我们生命影像的一个个珍贵画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学生居家作业

中国美术学院

绘画艺术学院学生居家作业

在教学总结研讨会上,一个尖锐的问题浮现出来:美术学院的许多老师们绘画功夫一流,为什么很难超脱“写生画家”的状态?写生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和根本,是艺术家自我养成的第一步。然而画室中的静物和模特儿,其实并不“真实”,他们只是现实生活的“例如物”,正如模特儿只是所谓的Model,是事物的模型而非事物本身。伊朗导演阿巴斯·库亚斯塔米宣称自己在电影中从不使用道具,因为一切道具都是虚伪的——“那把铲子出现在画面中,只是因为它本来就在那里”。“写生画家”的问题是对象化地面对事物,离开对象就失去了世界。我们欣喜地发现,宅居家中的同学们抛开了学校里描绘模特儿的经验,开始更轻松也更真挚地表现“我和我们”(专业基础教学部素描课主题)。他们刻画身心关联的家人与邻人,笔下带出真切的情感和关怀;他们通过绘画与家人对话,跨越代沟产生了一种可贵的心灵回馈。在这种关联与关怀中,这些“00后”们加深了对自我的理解、对家人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然初窥由造型到形式、由对象到世界的路径。

中国美术学院

我和我们——专业基础教学部素描课作业

重新理解“现实生活”。疫情期间,美术学院教学、创作的另一难度,是从熟悉的环境中唤起表现日常生活的兴趣,形成对现实的敏感和创作的深度。专业基础教学部师生在线上素描教学中着重探讨了这一问题。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把模特儿画得很像,但那却称不上是一幅“肖像”——如果我们把伦勃朗的自画像称作“肖像”的话。“肖像”要展露出是内心的隐秘、生命的故事,要刻画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况且,我们可以画出一个人,却画不出一个家庭;可以画出一幢房子,却无法描绘出一个村庄。我们画不出的是什么?是人的生活、社会关系,是幸福或苦难、困厄与憧憬,是村庄的前因后果、家庭的悲欢离合,是宏大的社会进程,人生的万不得已……

中国美术学院

专业基础教学部、附中学生居家作业

此处涉及到艺术和教育的根本问题——什么是现实生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许多,事实上,每位优秀的艺术家都尝试着回答这一追问。法国作家罗杰·加洛蒂在《无边的现实主义》中说:“一个在运动、回忆、梦想、希望或恐惧中的人所看到的世界,要比一个无动于衷地透过阿尔贝蒂之窗凝视的、古典主义抽象的世界更为现实”。“残酷戏剧”导演安东尼·阿尔托指出:“生活不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的现实表面,而是那个形式从未抵达过的纠结着的、涌动着的、破碎的中心”。艺术是对现实的沉思,是生活的回声。但艺术要成其大者,还要承载人道。为人生而艺术,首先就要对人感兴趣,对人之为人有所思考、有所领悟。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叙事工程”课,以“家庭编年史”的方式,成功唤起了学生们对“我之由来”的体认。每个“00后”出生的青年人,把自己的家史上溯三代,都可以钩沉出一部动人的中国现代史,一部中国人的“存在志”。在课程中师生们形成了一个认知与理解的共同体。同学们意识到,自我的开启需要诉诸对家人、邻人、友人与国人的理解,需要在回溯与叙事中对“人、民、群、众、我”产生更加丰富的认识,需要从“我”的历史中透视出复杂的社会进程。

磨砺推进“主题创作”。在中外历史上,每当人类面临危机、灾难或紧急状态时,文艺都曾发挥巨大的作用。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巨幅油画《梅杜萨之筏》,阿尔贝·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等,都是应危机、灾难而生的传世之作。鲁迅先生的诸多作品如《野草》等,也都来源于对磨难和痛苦的深刻体认。国美首任校长林风眠,也曾创作巨幅主题绘画《人类的痛苦》《悲恸》《摸索》,这些动人心魄的力作都是经过苦难的打磨和磨砺,焕发出人性的光华。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部分师生疫情期间主题创作场景

这次“以艺抗疫”的经验,对美院师生们的主题性创作产生了非常实在的推进。全民性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这次的主题不再抽象,每个人都有着真切的经验。要创作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作品,艺术家必须要有深邃的历史洞见、真切的历史感知,要能够营造出充满历史感的记忆现场。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感同身受。要画出历史必先感知历史,要感知历史必先投身其中,成为历史的剧中人,才能够体会到事件所汇集到的历史动力、价值和激情,作品才会有力量有深度。在历史的长河中,艺术家应该像一块礁石,在时间的洪流中撞击、绽放出精神的浪花,这有这样,才能将历史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统一起来,才能从历史性中凝聚出精神性。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汇报展部分主题创作场景

历史上的不少大作,都是在离乱之际、磨难之中创作出来的。也正是在逆境、挫折和磨难之中,艺术家的自我被反复打磨,心灵获得锤炼,精神得到升华……每件伟大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伟大的人,真正了不起的创作不但创造出伟大的杰作,还可以铸炼出伟大的人格。这次疫情是一次重要的契机,加深了我们每个人对生与死的感知、对他者的关爱、对社会的理解以及对价值的思考。

打造一流“国际网课”。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建设国际网络课程的部署,召开全校国际网络课程建设动员大会,大力推动我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和上线工作。许江院长深入细致地研判了全校在线课程的特点与靓点、专业性和适切性,部署了首批国际网络课程建设;聚焦国家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选派精英学术力量,迅速打造出“中国画学”、“中国书法”、“中国版画”等七门体现中国艺术精神高度的国际网络课程,其中四门将于6月20日上线。届时将为全球艺术学习者贡献一批能够代表中国质量、世界水准、国美风格的一流专业课程,生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让我们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关系、造型与形式的关系、Painting和drawing的关系、对象与世界的关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许多教学观念、许多创作意识都在慢慢改变。返校复学后,我们的画室也正经历着一种深刻的改变——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课堂内外打通、线上线下协同的多维现场,一个艺术实验和社会感知交织互动的创生之地。

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确立起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美院同学最重要的是要调动起“用专业应对一切事物”的意识和信心,从自我表达到观照世界,从人际交往到社会批判,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画笔去“兴、观、群、怨”,学会通过创作开启自身、理解他人、发现世界。这就是“为人生而艺术”。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全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中国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美术学院-以网络为课堂,为人生而艺术——一次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线上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