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天文学院
一、学院概况
云南大学物理系于1938年成立,时任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赵忠尧、彭桓武、顾建中、杨桂宫等著名物理学家先后在物理系任教。物理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成立无线电系(198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9年)和天文学系(2013年)。无线电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分别成为信息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前身。2015年由物理系、天文系和云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建成立物理与天文学院。
学院现有物理学、天文学(熊庆来天文菁英班)、数理基础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物理学、天文学专业分别于2020和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数理基础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2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物理学、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物理与天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吸引和汇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显示度的优秀学者,包括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教育部长江学者、5位国家高层次人才以及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南省高端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云岭学者等一批高端人才,形成了一支80余人组成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能力强、学历高、素质高的教学科研队伍。在职教师中32%具有正高职称,36%具有副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40余人。
杰青、长江学者授课
学院已建成的重要教学、科研平台和院士工作站包括:云南省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光电子器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天文台、超快磁光综合测量平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探测器研制平台、高性能计算及数据存储中心、李惕碚院士工作站等,研究方向涵盖了物理学、天文学及相关的主要领域。
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科研工作秉承“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先导”的传统,以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既鼓励原创性基础研究,也积极推进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以及云南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同时提倡不同优势学科之间的交叉拓展。近5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等共5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及横向课题30余项。学院每年以云南大学第一单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100余篇项。学院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云南省教学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二、特色育人培养
(一)物理学专业
1、专业简介
物理学是云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及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是云南大学近百年历史中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彭桓武、张永立、王明贞、杨桂宫、顾建中等曾先后在物理系任教。2011年获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2019年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06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具备物理学专门人才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物理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包括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云南省高端科技引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90%,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
专业定位:基础型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
物理学专业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招生,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学科交叉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在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下,物理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系统、扎实的物理学与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适合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高新技术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
3、专业核心课程
物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学(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
4、就业方向
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选择面广的特点,可在物理学各领域、天文学领域及相关学科领域深造,同时可以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及企事业单位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天文学专业
1、专业简介
天文学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在人类认识宇宙、促进现代高新技术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云南大学天文学科发展迅速,是云南大学5个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群)之一,具有1系(天文系)、1所(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1基地(云南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育人与创新天文联合基地)。天文学专业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良的科研教学实践平台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天文学本科生全部纳入“熊庆来天文菁英班”(简称菁英班)培养管理,该班由云南大学和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根据“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联合设立,旨在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资源,使学生在接受本科教育基础上能够较早地融入到前沿的科学研究中,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天文拔尖人才。
天文学本科专业是云南大学重点建设的一流本科专业,云南大学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不断总结经验,开展教学改革,探讨天文学本科菁英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如下特色和优势:
(1)优质的师资队伍。
云南大学天文学科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计划”、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优秀学者。云南天文台选派优秀教师讲授相关天文专业课程,全程参与本科教学和实践训练。课程教学实行小班教学。
(2)丰富多样的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
天文学专业具有先进的教学实践平台和丰富的科研训练活动。云南大学天文台已建设完成,具有国内高校最先进的通用型1米光学望远镜(配备4K*4K专业CCD),具有一批小型望远镜;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条件,学生将利用云南天文台昆明凤凰山本部、丽江高美古观测站、澄江抚仙湖观测基地的各种大型科研设备进行暑期实习及实践活动;强化科研能力训练,设立了“云南大学熊庆来天文菁英班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科研项目。
(3)全面实行导师指导制
由云南大学和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联合组建导师团队,定期与学生一对一交流指导,在一二年级指导学生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三四年级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申报相关科研训练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4)设立优秀学生专项奖学金
天文学专业学生在享受云南大学设立的各种奖助学金的同时,云南天文台设立了“熊庆来天文专项奖学金”,该奖学金资助率可达80%,额度1000元-5000元/人;国家天文台在云南大学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奖励3名有志于将来从事天文研究的优秀本科生;
(5)推免研究生政策
学校加大“菁英班”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具体政策按推免当年有关规定执行,学生需符合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基本条件。
专业定位:基础型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天文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从事天文学研究、教学、技术应用等工作所需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天文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进行天文观测的基本技术和分析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进一步深造所需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在天文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信息获取能力和职业发展所需的再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3、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计算物理实验;基础物理课程:大学物理A(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理论物理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专业课程:普通天文学、普通天文学实习、天体力学基础、实测天体物理、实测天体物理实习、天体物理学、射电天文学、星系物理、天体光谱学、物理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导论、恒星结构演化引论等。
4、就业方向
天文学本科生按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将获得充分的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践机会,毕业生在具有扎实的数理、天文基础的同时,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生完成学业后主要到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进一步深造,也可到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
天文学专业本科生到FAST实习
(三)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1、专业简介
数理基础科学(国家数理基地班)专业属于“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5年开始试办招生,2005年转为国家正式基地,由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合办,以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的高素质科研与教学后备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属于国家特设专业。学校与学院对本专业有相当的政策倾斜,包括保研率、与复旦大学的“1+2+1”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与多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等,为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本专业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在新生入学时按数理基础科学(物理方向)、数理基础科学(数学方向)进行分流,并面向全校理、工科类专业新生进行选拔,两个方向的学生分别由物理与天文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进行培养和管理。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同时接受物理学与数学基础的严格训练,也能得到物理方向、数学方向专业化的培养,目的是培养能够在物理学与数学前沿领域特别是同质性越来越强的交叉领域进一步深造的综合性人才。
专业定位:基础型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
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物理方向)强化协同育人、科研育人,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科研道德规范,数学、物理基础扎实,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接受一定的科研训练,有一定实验技能的“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拔尖科研后备人才,本科毕业生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中学等科技和教育单位继续深造或者从事研发、教学任务。
3、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为物理学与数学两个方向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学A系列课程、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为基础学科,主要目标是培养优质的科研与教学储备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以到国内外一流高校与研究所进一步攻读物理、数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为主;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以及中小学、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管理工作。本专业招生至今已逾二十载,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国内各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也有一部分在国外继续深造。
(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1、专业简介
云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2011年,以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量子信息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为支撑,继承物理与天文学院光学方向60多年的优秀教学传统,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和深厚的科学成果积淀。本专业结合本学科特色,形成了以激光物理及全固态激光器、超快光谱及等离光子学、微型光学器件与光学检测、有机光子学、光学设计与自适应光学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强调理论学习与技术实践相结合,要求学习者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缜密的思维分析能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熟悉光学、信息、通信、微电子等相关技术,接受科学研究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获得必备的光电信息系统分析和光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及相关工程技术实践的培训,具备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专业定位:应用型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构建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培养符合国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术思想活跃,视野国际化,具有现代科学意识和文化素养;掌握扎实基础理论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宽厚,具备运用光电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光电信息技术和光电子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应达到以下能力: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创新,发现、鉴定并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胜任相应的生产、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2)具有持续提升的科学人文素养和高效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发挥个人、团队作用,有效促进目标达成,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
(3)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守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能从经济、安全、法律、环境、社会、文化伦理等宽广视角判断并解决复杂光电工程问题;
(4)能够通过终身学习促进自身职业发展,主动适应光电信息领域国内外发展,具有职场竞争力。
3、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
(1)专业核心课程:应用光学、物理光学、计算机辅助光学设计、现代通信原理、光电子学基础、量子力学、电磁场理论、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通信原理与技术。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①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制图实训、应用光学课程实践、电子工艺实习、光学设计课程实践 Zemax、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光电信息技术实践、课程综合设计、科研规范训练、毕业设计等。②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电工学实验、现代通信原理实验、光通信技术实验等。实践性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22.08%。
4、就业方向
学生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及行业(光电信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光电材料与元器件、光学工程等)、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机构及事业单位从事创新性科技研究、新产品设计与开发、销售或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金工实习
三、育人成果
物理与天文学院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近年共承担省级教研、教改、课程建设类项目10余项,校级项目20余项。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0余项,获得“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级奖励70余项。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学生与指导教师
学院在开展前沿研究的同时,依托光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方向的人才队伍,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产学研用一体化、碳量子点制备技术、“互联网+”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绿色烤房技术”、“城乡远程医疗互助平台”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天文科普活动,提升科学素养。“云南大学天文科普活动周”,已成为云南大学科技活动的品牌之一。
远程医疗互助平台社会公益活动
四、就业升学
物理与天文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每年招收本科生200余人,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物理与天文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宽厚,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广泛活跃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实业等领域。近三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2%、升学率超过36%,其中2022届数理基础科学、天文学专业进一步深造比例分别达到80%和58%。
(图略)
本科生毕业典礼
五、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871-65034922
招生咨询QQ群:428690582
物理与天文学院网址:http://www.science.ynu.edu.cn/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zsb.ynu.edu.cn/info/1051/2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