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先生

万花筒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并不存在艺术,也并不存在艺术史,真正存在的只有艺术家和他的作品。

印象派

 

文森特·威廉·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27岁开始学习画画,37岁逝世中间十年,36岁患上精神病后,他在精神病院继续画画,37岁时自杀。梵高最经典作品绝大部分都出现在这最后2年里。

印象派

1880年

由于生活的抑郁而不得志

27岁的梵高搬去乡下与父母同住

无业、穷困而压抑当时的作品普遍惠安,颜色单一

印象派

1886年

梵高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来到巴黎蒙马特

踏上了艺术这条不归路

他开始经常出门去画这个城市

作品中开始出现明媚的颜色

印象派

印象派

1888年

厌倦了巴黎乏味生活的梵高

来到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Arles)

并很快爱上这里

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 “疯狂”

创作也随之进入高峰

这是梵高最重要的风格成形期

作品多是充满阳光的明亮景物画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1888年5月

因为旅馆费用过于高昂

梵高租下拉马丁广场2号建筑一侧“黄房子”

印象派

在阿尔勒的时光应该是梵高最开心的时候

他画下自己的房间给好基友高更

邀请他前来同住

印象派

印象派

然而好景不长

天才总是难以相容的

梵高和高更碰撞结果就是

在1888年圣诞节前夕两人大吵一架

于是发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

印象派

1889年6月因为癫痫发作

梵高被送去圣雷米疗养院

令人惊叹的是

在这样的情形下

梵高并没有颓废自弃

而是画出了更令人震撼的作品

旋转的线条,粗犷的笔触

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和视觉冲击力

让人感到复杂强烈的感情和表达的冲动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

这幅画画于梵高自杀的前一年,是梵高在得知自己的弟弟提奥有了孩子之后画的,这个角度应该是躺在草地上向上看看到的场景,当时的梵高应该是很开心,青色的背景,白色的杏花,梵高用杏树的花枝来象征生命的怒放。

@梵高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优秀作品-万花筒-梵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