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发掘人才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道理其实很简单,考试只能选拔出对应考试项目有专长的人,比如美术考试,那考出来的学生都是画画好的。文化考试,选出来的学生都是分数高的,用人单位考试,选拔也只是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人。
因为人才的定义实在太广,不管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肯定都有水房丢失热水壶的经历吧。如果说大学生都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那应该是人才喽,为什么在校园里还丢着丢那呢。更有药家鑫案,马加爵案,大学生弑母案,种种新闻的报道,完全可以说明,考试可以选拔出专项优秀的人,但道德水准低下与法律意识淡薄,这个人是不是人才还有待检验。
韩寒说:“我从不后悔没上过大学”,这个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一边炮轰大学人文教育,一边用自己的思想和笔触诠释着另一种成功。无独有偶,李嘉诚只有小学文化,王永庆也是小学,包玉刚和霍英东是中学文化,比尔·盖茨等一批批与大学擦肩而过的“另类们”,也用自己的人生轨迹诠释着“风景这边独好”。难道这些人都不是人才了吗?
我们常说日久见人心、诚信是试金石,金钱是试金石。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能检验出这个人的成色。
那么大家的苦恼就又来了,那既然检验人才标准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就要考试呢,不能不考试嘛。
中国自从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期间虽然经历不少改朝换代,但唯一没变的就是科举制度,国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哪个皇帝当政,都需要人才,需要建设,那么考试制度一直在,而且又那么好用,所幸就用下去吧。
兴许未来的某一天,不在考试也许会成为现实,比如当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的深度融合之后,也许下次你面试的时候,就告诉考官,看我在视频网站的作品,看我的读书笔记,看我的信用记录,看我做过的好人好事,如果真可以把这些所有数据统一起来,每个作品的点击量都破千万,又有着极高的信用记录,而且包揽群书,如果录取我,分分钟可以给贵校带来价值,可以给公司带来收益。兴许这一天就不远了。
那,可能,我们又会有新的烦恼,为什么我们俩的所有数据都一样,就是因为他多了一次拾金不昧的经历就录取他了呢?所以目前来看,乖乖考试,不用样样都比,也挺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