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古代文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在朱熹看来,《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作品。《中庸》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命题,是孔子之后的“思孟学派”为从理论上对教育的许多根本性问题作出阐释的凭借品。朱熹说,对《中庸》的思想蕴涵必须反复“玩索”,其中的道理可供人“终身用之”。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释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称做性,循性而行称做道,修治此道称做教。

《中庸》的作者度图解释教育的由来,他以孟子的“性善论”为立论基础,把天命、人性、道与教育联系在了一起。认为教育就是对道的修治,就是道的具体化。譬如说,礼仪的规范是道的体现,向人传授礼仪规范就是教育。把教育的产生归结于对“道”的修治,既表明教育的内容与道密切联系,也表明教育的目的在于道的实现。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释文]

喜怒哀乐尚未发生时,称做“中”,发生后能符合礼仪规范的称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共行的大道。能做到“中”“和”,就能使天地各司其位,万物自然生长。

喜怒哀乐是人的情感,情感未发动时仍然是人性。人性的良善的,无偏无邪,因此称为“中”。在与外物接触的过程中,人会有情感的发动,若皆能符合礼仪的要求,无过与不及,就称为“和”。因上“中”是人善良的本性,是内在的;“和”是人善良本性在情感上的体现,是外在的,因此,把人内在的善良本性与外在的善良情感发挥到极致,就能使天地合一,从而化育万物。可见,《中庸》的作者要求人的主观行为必须合于客观的规律性,而教育就是教给人如何才能使行为不背离“中”的。

[原文]: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释文]

有人天生就知,有人通过学后能知,有人遇困窘而悟知,及达于知,便都是一样的;有人安心而行,有人为利而行,有人于强勉下而行,及达于成功,便都是一样的。

这里的知与行,均指“五常“而言。从以上论述来看,《中庸》的作者轻过程而重结果,目的在于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作用。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释文]

孔子说:“好学习接近于智,努力实践接近于仁,知廉耻接近于勇。明白了这三条,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

作者引孔子之言,将三者与好学、力行、知耻联系在一起。人都具有善良之性,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知之,须经过学习加以明了,因此,“好学近乎智”,通过学习能明了自身具有的善良本性,但并非知善良本性者都能成为仁人,须将所知讨诸行动,因此,“力行近乎仁”;“勇”,作为道德概念,是与正义联系在一起的,不明是非,敢于私斗者不可称为“勇”,因此,“知耻近乎勇”。能做到“好学”“力行”“知耻”只是接近于智、仁、勇,欲最终达于智、仁、勇的境界必须与“诚”相结合。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释文]

无论什么事情,有充分准备就能成功,否则就失败。讲话有充分准备,就流畅无窒碍;做事有充分准备,就不致困窘;行动有充分准备,就不会有失误;遵循正道,就不会遭受困厄。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释文]

广博地学习,详尽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切实地实行。可以不学习,一旦学习,则学不会不放弃;可以不询问,一旦询问则问不明白不放弃;可以不思考,一旦思考则思无所得不放弃;可以不放析,一旦辨析则辨不清杨不放弃;可以不行动,一旦行动则行不笃实不放弃。别人用一分力能成功,自己用百分之力;别人用十分力能成功,自己用千分之力。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钝人也会明察,即使懦弱人也会坚强。

 

在解释“诚之者”的具体方法时,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方面:学、问、思、辨、行。这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详尽过程。学、问、思、辨属不复存在,对知的过程作如此细致的分类,显然比荀子对学习过程的理解(闻、见、知、行)又进了一步。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释文]

只有达于至诚的境界,才能穷尽自身之善性。能穷尽自身之善性,就能穷尽人之善性;能穷尽人之善性,就能穷尽万物之性;能穷尽万物之性,就能辅助天地实施对万物的造化和抚育,就可以与天地并立为三了。

在《中庸》的作者看来,万物之性皆得之于天命,都有共通这处,因此,只要对自身之性有了透彻的理解,就能贯通人之性与万物之性,并能“赞天地之化育”。那么,怎样才能对自身的善性有透彻的理解呢?这就要靠“诚”,靠“意不欺心”的功夫。《中庸》的作者认为,“诚者”的修身方式是直接从“诚意出发,既便捷又准确,是修身的主要方法。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肆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问道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释文]

圣人的理论真是伟大啊!盛大到能发育万物,高峻到能至天之极。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是这一丰富充盈理论的本现,等待着具有深厚道德的人去推行。所以说,如果没有至尚的道德,至尚的理论也不能得到实现。所以,君子遵从德性而经由问学。欲致理论之广大必尽事物之精微,欲达到高明的境界必行于中庸之道,温习故知而得新意,敦厚天性而崇尚礼夜。所以,位高不傲慢,位卑不背叛。国家政治清明,他的言论足以使其兴盛;国家政治昏暗,他的沉默足以使其免于灾祸。《诗经》上说:“既明于事理又察于行事,可以保全性命。”是指此而言的吧。

“尊德性”是遵循人固有的善良本性;“道问学”是经由教育的途径。《中庸》的作者是既主张“尊德性”,又主张“道问学”的。如果否定了“尊德性”,道德教育就失去了依据;如果忽视了“道问学”,人善良的本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学艺术-古代文学-《礼记•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