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创思 | 绽放中的美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国画创思 | 绽放中的美

绽放中的美

□邢原丽 艺术,由“人心之动,物使之然”而产生。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动地传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审美关系。与诗人不同,画家“借景抒情”或“取象立意”,以点、线、面及墨与色表达同外部世界交流与沟通的情感体验。 从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树成荫,到秋的落叶纷飞、冬的雪花飘舞,身边的景物伴着红日东升、夕阳西下,无不激发着诗人的情怀和画家以笔取形的创作激情。

中国书画报百合花开万象新 邢原丽作

记得年少时,老家后院的乱石丛中常见几株弱小的向日葵。在冬日里,它们于寒风中摇曳、挣扎;而夏季的向日葵则会结出灿灿的花盘,后院便有了生机。之后在去东北的旅途中,偶见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田在蓝天下金光闪耀、气势恢弘。这一幕成为我脑海里抹不去的记忆。进入画坛后,向日葵便为我铺上了一条通向中国画殿堂的道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感动则是创作的动力。我的作品《荒原中的向日葵》,以其万物之色——赤、橙、绿、蓝、黑,替代具象的葵叶、枝干。葵叶簇拥着黄色的葵花。作品虽不够精妙,却具有独特的韵味,意喻葵花虽长于荒野,或许无人问津、观赏,却依然挡不住生命力量的多彩。此后,《万物生辉》《生命的礼赞》《美好家园》均以向日葵为题材,赞美太阳的光辉、生命的力量,表达我对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的向往。这些作品先后入选北京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 天地万物,气象万千,但独有花朵绽放中的美与散发的芳香更令我陶醉。每当春暖花开,我漫步花前,仿佛听见花与绿叶的私语,看见花朵绽放中的笑容,创作的欲望便油然而生。 前几年,我去台湾采风,在阿里山一处森林公园的山林深处,一条干涸的小溪旁,看到几株曼陀罗树挂满了黄色的大大的喇叭形状的曼陀罗花,奇异而美艳。此前,我曾在书本上见过白色的曼陀罗花。而这次亲眼看见,格外激动。曼陀罗花一向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并隐含无尽思念之语;但在中国的花语中,它却象征着纯洁和美丽。返京后,我欣然创作了三幅以曼陀罗花为题材的作品,以表达心中美好的愿望:早日结束两岸同胞隔海相望的思念之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共创美好未来。

中国书画报美好家园 邢原丽作

我时常惊叹那些花——虽娇美、柔弱,却能挺过风雨的无情,顽强地绽放在山野、草丛、路旁,彰显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我的作品所表现的几乎都是花。无论是传统的梅、兰、竹、菊、牡丹、荷花,还是向日葵、曼陀罗、郁金香,都会绽放在我的作品里。我不会刻意弃色而近墨,禁锢于留白的绘画模式中。与之相反,满构图、以色渲染、以色代墨,是我的绘画特点,也是我审美意识的自然呈现。

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不同的时代需求,必然会造就不同的艺术形态。“千人一面”的创作态势既违背了自然存在不断变化的客观规律,也背离了绘画艺术创作、发展的本质。画家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求适合于表达自我的绘画语言及形式,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天人合一”是中国画的思想理念,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示。以花的缤纷色彩和顽强生命力来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我的创作理念。我希望能够以民族文化为滋养,展示真、善、美,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好作品。虽然能力有所不及,但这是我内心永恒的向往、始终的追求。 邢原丽,女,生于1941年。北京美协会员,湖社画会理事,中国名家书画院副院长。2004年,《荒原中的向日葵》入选中国第三届重彩岩彩画展。出版有《邢原丽书画作品选集》。

(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国画创思 | 绽放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