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群英之——杨挺“骨法用笔 以篆入画”
□杨挺
《轩窗满翠微》(见上图)是我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园林山水画作品。画面中有六块匾额,是我创作该图的点睛之笔。这六块匾额的小篆释文分别是:“踵兹逸怀”“与诗争妍”“集雅阁”“艺苑聚芳”“撷英斋”“怡神养素”。我试图让它们在彰显亭台、楼阁和桥的品质的同时,形成一道意境幽远、乐趣盎然的风景线。匾额是中国传统建筑上的一个书法饰物特征,是传统建筑与幽深的文辞以及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匾额上的内容多是体现孝道、祈盼、颂勉的文句,寥寥数字,言简意赅,展现的是主人自强向上的精神境界,体现的是人们对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
我着迷篆刻,儿时就摆弄着刻刀和寿山石。后来,我辗转到河南安阳追慕殷墟的甲骨文,赴山东临沂金银雀山寻觅竹简,登临泰山观石鼓文。这些经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的篆书、篆刻研究之中。中国画的线条实际上是一线两用——它既要求造型,又要求融进书法韵律,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以线切面,以线造型”。中国画的线条由于吸收了金石、书法的韵味,故行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含有书法韵味的线条在画中能起到直抒胸臆的作用,使画面更加耐人寻味。在恬静时刻,我常常依照“老僧补衲”般的方法,伏案、执管、勾线,试验着笔、墨、水、色的“游戏”规则。那游丝绵延缓行,徐徐穿梭在生宣上。水墨在运行中透出生动有趣的韵律,墨线两旁的边沿渐渐晕开,微微涨出奇丽的图案。借助于线条的力量,我描绘着世间万象:流淌着的小溪,和风暖抚的蒹葭,飘忽不定的悠云,榫卯相接的寺观楼宇,古韵幽幽的匾额楹联,还有那成群结队翱翔着的白鹭……线条的轨迹抒发着我胸中炽热的情感。古人作画时常“以香朽其势”,我以为这十分阻碍墨线自由舒展地发挥,容易束缚灵动的手笔,乃至进入刻板的胡同;而直接勾线绘写,可以表达意境、抒发逸气,使线条活脱、脉络灵动,偶尔还能出现“弯弧挺刃”的意外效果。“老僧补衲”是一种朴素的心态,要心正、心静、心净、心明。我基本上是一个“笔墨线条主义者”,所以希望自己的艺术根植于比较广阔的中华文化精神空间中。在创作这幅工笔画时,我试图在繁密的意象结构中寻觅深远和浩大的感觉,以富有书卷气息的线条穿梭其间,加强勾勒线条的张力和冲击力,努力实践“锥画沙”“屋漏痕”的形象法理。我深知“书画同源”的道理,因此将小篆的线条与造物的线条融为一体,使画面韵律和谐统一。
我欲在园林山水画的创作中营造古今相融、相衬的氛围,以篆书、篆刻、匾额等元素强化画面。我将款识、匾额上的篆书、印文与画中的线脉紧紧结合,用奇诡的篆书在匾额上题以滋味幽深的古语、吉句,力求塑造出自我的艺术符号。在中国画中,看似简单的线条却蕴含着一个艺术家的深厚底蕴。
南齐谢赫的“六法论”,除了“随类赋彩”外的其他五法,都与线条关系密切:“气韵生动”,从整体线条组合的表现力中获取艺术的韵律;“骨法用笔”,从行笔过程中透射种种书法挥写的风神;“应物象形”,以书卷味的线条塑造美之对象,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经营位置”,用长短、干湿、浓淡的线条营造中国画的章法,以及散点构成、焦点构成等多元化的格局;“传移模写”,通过线条的勾写烘托出种种逸趣。我在此作中以书法入画,使线条自始至终贯穿画幅,时而波折,时而顿挫,时而刚劲,时而轻柔。我试图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营造韵律感和节奏感,并体现出造型美和意境美,使得作品呈现静谧幽远又亲切入世的氛围。
有人说我是“以画入篆”,也有人评我是“以篆入画”,并说我“守住篆书、篆刻的底线,在雕龙的画栋中,常感觉到一种清秀又含书卷的气息”。艺友看了我画中的“题匾篆趣”后,评价道:“远观牌匾如瓦当上的图饰,近瞧却是行云流水般的篆书。”这也正是我在《轩窗满翠微》中要达到的审美效果。我在此作中力求塑造出稚拙天真、古朴遒劲、妙笔生花的境界,希望形成诗、书、画、印、匾的和谐连接。
杨挺,1950年生于福建福州。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福建省画院副院长,福建省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轩窗满翠微》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