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肇《奉别帖》
□王宪坤
曾肇,字子开,号曲阜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生于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享年六十一岁。曾易占之子,“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异母弟。与同样生于建昌南丰的曾巩、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等六人一起被合称为“南丰七曾”。曾肇自幼聪慧好学,有诗名,重儒学,博览经文,为文温润有章法,且著述甚丰,亦工书。宋史有载。
此件曾肇《奉别帖》为其传世作品之一,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行书,纸本,纵28.7厘米,横50.5厘米。凡1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50字。释文为:“肇奉别,行复岁暮,倾乡实倍常情,但公私纷纷,为问不数,甚自愧也。别纸丁宁,岂惟益友忠告之谊,亦出于忧国恳恳之诚。反复数四,不胜感叹。衰拙于此,岂能恝然。但再三则渎,终恐无补尔。余非会面,不究所怀,远书万一流落,不可不虑也。海陵过此相见,诚如所谕。广陵之传,乃邸吏误报。乘流得坎,任其自然,未尝以此为念。上下匮乏,所在皆尔,非独彼也。岁晚益寒,强食自爱为祝。肇又上。”作为政治家,曾肇多有政绩,为时人称善。作为文人,他工诗善文,且阐发儒学经义,温润有法、婉约典雅,其文一出时人争抄,由此可见其人文名之盛。然若论其工书,则仅见于宋史,时人及后世人鲜有论及。唯有明人王世贞评其书“如玉环臃肿,自是太平人物”,言中似是有褒有贬,足见其工书之论尚存异议。
今观《奉别帖》知曾肇取法苏体,并兼有颜鲁公之《多宝塔》意趣。通篇丰腴艳丽,体态雍容华姿。放眼望去,无论其用笔、结字还是气息,都弥漫着苏体的影子。然而细细品评却又发现《奉别帖》少了些许苏体的恣肆、跌宕、飘逸和雄浑,显得过于艳丽妩媚,时显羸弱之病。
《奉别帖》笔致优美、徐缓,给我们营造出的是一个雍容安详、丰腴艳丽的意境。帖中的每一个字,如同古代的贵妇人在早春的原野上漫步、起舞、嬉戏……这种美是阴柔的、徐缓的、冲淡的,然而看上去总显得不那么健康,若隐若现中透着一丝病态。曾肇宗法苏体无论笔致、结体还是情趣都在竭力地想同苏体保持一致,但是他恰恰忘了一点,苏体是丰腴中含俏丽,而《奉别帖》则是丰腴中显艳丽。一个“俏”一个“艳”,使得意境截然不同。俏则显现出活泼、朝气,是一种健康的气息;而艳则不同,隐含着招摇、炫耀,是一种病态。一字之差已清晰地显现出二者书法品位的高下了。
就章法和结字而言,《奉别帖》依然恪守着苏体的布局。不过,在此基础上《奉别帖》显得更规整些、匀称些。这样近似中规中矩的安排一方面反映了作者信奉儒学的涵养,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失去了苏体布局的天真烂漫。这或许是由作者自身的学养和性格决定的,这种学养和性格决定了《奉别帖》自身所流露出的一种不同于苏轼的意境和审美取向,而这种取向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艺术品位。
《奉别帖》取法苏轼,而苏轼不仅是曾肇的异母兄曾巩的同年进士,同时还是名满天下的书坛领袖,是宋人“尚意”书风的鼓吹者和推动者。曾肇取法苏轼显然是受时风的影响。然而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像苏、黄、米、蔡那样在继承晋唐书法的基础上,敢于独造和标新立异,进而形成不同于他人的书法风貌。然而正是这样的自书胸臆,强调主观性情、极具抒情色彩的姿态,才奠定了宋人不同于唐人的全新的艺术审美风范。而《奉别帖》让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它缺少“宋四家”那样的激情,呈现给我们的是另一番感觉:看似婀娜多姿、丰腴艳丽,其实不过是苏体的一种简单再现,一个苏体的守成者而已。我们不清楚曾肇的其他作品怎样,但从《奉别帖》看,或许能得出曾肇在造诣上不如“宋四家”的一个客观原因吧。
说曾肇工书,也或许是因其在文坛上享有大名,故此能够书因文显也不得而知。总之,《奉别帖》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为书艺者,必须要博采众长,转益多师,要敢于创新;否则的话,只懂得墨守成规、死守一家只能是徒费年月耳,很难有大作为。(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