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主题实践活动系列报道 | 董希源的艺术长征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深扎”主题实践活动系列报道 | 董希源的艺术长征

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报

今年3月,在中国美协的一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美术家深入生活主题创作实践活动名单上,董希源的创作计划格外引人注目:5月2日,赤水;3日,娄山关;4至5日,遵义;6至7日,红安县;7至8日,金寨县;9至15日,瑞金县;15至19日,长汀县、上杭县……行程横跨七省,所到之处全部是革命老区和革命纪念地,身为职业画家的董希源,为什么会选红色主题?如此紧凑的行程,能顾得上画吗?不会是在作秀吧?带着好奇和疑问,6月27日,记者专程赶到福建,在宁化县北山革命纪念园内,见到了正在这里写生的董希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积极革命家,都曾在宁化县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这里是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有“苏区乌克兰”的美誉。是日上午,烈日炎炎,大地如炉,人在户外如同火烤一般。董希源首先参观了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然后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开始了当天的写生创作。 董希源写生很是“排场”:一辆超大的SUV专门拉了设施,三个助手忙着搭起一个2米高、4米长的架子,并把事先拓裱好的丈二宣纸置于其上,上面又撑开一张近3米见方的大伞,架子前面支起一张小方桌,笔墨用具置于其上。纪念碑建在北山的最高处,纪念园内的景观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可见群山环抱中的宁化县城。董希源环顾了四周后,便坐在那里“发呆”,三个助手在他眼前忙碌着。准备工作就绪后,董希源提笔蘸墨,开始在纸上涂抹,只见他从右到左,再折返从左到右,先画中间的建筑,再画下面的树木,然后是上面的远山,几次往返,一遍一遍,不疾不徐,若行云流水,两个多小时后,画面轮廓已十分清晰,只见周围360°的景观,已全部被董希源安插在一个平面上,而位置经营十分真实、合理。我惊叹于中国画移山搬物的神奇,也折服于董希源绘画的手段,这时我也恍然大悟,他在那里“发呆”时,其实已将画面布局完成了,所以下笔才能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中午下起了小雨,一位助手慌忙将露天的半边画卷了起来,而董希源则在大伞下继续画着,直到另一个助手从山下买来了盒饭,大家一起吃起了露营餐。这个时候,我对董希源的“排场”有了新的认识。从这幅画的创作过程来看,所有的排场都是直接的、必要的,也是适用的,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董希源认为,画画要“不择手段”,他作画的艺术手段缘于个人的功力,手段多才可以不择手段,看来董希源的确是一个“有手段”的画家。 第二天,董希源又来到永安市洪田镇上坪村,先参观了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随后在附近又摆了一次“排场”,结果同前一天一样,下午,一张丈二大画已跃然纸上。此时对于董希源写生还是作秀,我已再无疑问了。尽管董希源说,大画还需要回到工作室进行再加工。但我以为画面的主体已完成,最关键是画家现场的感受,已通过笔墨,记录于画面之中,因此,这些现场创作的原始作品,是鲜活的、生动的、有感染力的,这是艺术作品最可贵的。 董希源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不是共产党员,也没有专业艺术机构的铁饭碗,“我们这一代人是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大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在思想上烙有红色印记。共产党人为创建新中国,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红色景点正是英雄们奋斗足迹的见证,这里孕育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艺术家都在创作这个题材的作品,但以人物画居多,我想尝试以山水画来表现重大革命题材的主题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我触动很大,习主席说,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是党和国家的权威指向,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正道。”一番话道出了他创作的思想缘由。红色题材的写生创作,是董希源多年来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开启了他创作激情的闸门,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无上景仰,带着接受革命洗礼的神圣使命,带着由来已久的创作冲动,去年10月9日,他带上行囊,开始了红色题材写生之旅,五十天行程六千公里,第一次“出征”,收获丈二作品20多幅。 今年3月,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实践活动的号召,于是他再整行囊,在今年4月6日开始了第二次红色写生之旅,行程经过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江西、福建等省区,遍访革命老区,在著名的革命事件发生地旧址延安、左权、会宁、遵义、赤水、雅安、长汀等地,在杨家岭、黄崖洞、腊子口、大渡河、娄山关等红色景点,到处留下了写生的足迹。五十多天行程一万七千多公里,收获丈二巨幅30多幅。 这些大画现在全部躺在董希源的工作室里,只要回到工作室,他就不停地润色加工。“四渡赤水”“彝海结盟”“遵义会议”“乌江天险”……每幅作品的背面都标有创作时间,两次写生的50多幅大画,记者每一幅打开看一遍,已把两个助手累得直不起腰了。篇幅之大,数量之多,主题之突出,画面之精美令人感叹。两次写生百余天,总行程超过三万公里,除去路途时间,基本上每天画一幅的效率更令人惊叹。对于一名国画艺术家,这是一个奇迹,它不仅需要物质条件,也不光具备艺术水平就能做到,更多的是画家的勇气、毅力、精神和信念。 董希源1964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他认为,中国美协的这次“深扎”活动,是落实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他说:“我是个相对自由的职业画家,是中国美协‘深扎’活动的受益者,中国美协把我纳入活动计划,对我新的行程做了指导与支持,虽然写生一路辛苦,但有中国美协组织的认可,给我增添了更大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写生收获很大,我个人感受的革命传统教育更大。今年10月,中国美协还将为我举办纪念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写生作品汇报展,这是对我的又一次鼓励和鞭策。我希望中国美协倡导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更多像我一样的画家受益。”

来源:《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深扎”主题实践活动系列报道 | 董希源的艺术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