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自关心下,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各建一所画院,以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艺术。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从1956年上海市委同意建院的批复开始全面展开,1960年画院宣布正式成立。四年间,筹备中的上海中国画院已经拥有了办公地址,建立了组织机构,形成了画师队伍,同时开展了创研活动,并取得了学术成果。从1956年至1960年,四年的成长,让上海中国画院更加成熟和完美,规章制度渐趋完备,画师队伍日趋稳定,学术成果日渐丰富。四年间的史料,件件都弥足珍贵。 为了回顾和珍藏这段历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于8月18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文献展以1956年至1960年筹建过程为线索,以珍贵史料为主体,从建章立制、画师队伍、服务人民、正式成立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上海中国画院初创时期的历史画卷。展出的珍贵史料多为首次公开,例如上海市原市长陈毅题写的上海中国画院院名原件,时任上海市长的柯庆施签发的任命丰子恺为上海中国画院院长、贺天健为副院长的任命书,艺术界名流推举画院画师和院长的选票原件,筹委会成立当天画师们合作的山水和花鸟长卷,南京师范学院同意该院美术系教授傅抱石调上海中国画院工作的函及回复信件,还有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大会照片、陈毅为“第二届全国国画展”剪彩照片等等珍贵文献资料和照片,都透露出这段特定时期非同寻常的历史信息。 当时按照国务院立院精神,上海中国画院将汇集南方的著名艺术家,因此,筹委会初定的画师名单内也包含有傅抱石、潘天寿、陈之佛等江浙艺坛翘楚。上海中国画院筹备期间院长为吴湖帆,副院长为赖少其、傅抱石、贺天健、潘天寿。院务委员会有委员:王个簃、白蕉、伍蠡甫、沈柔坚、吴湖帆、涂克、唐云、陈之佛、陈烟挢、陈秋草、富华、傅抱石、贺天健、赖少其、潘天寿、刘海粟、谢稚柳、丰子恺。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丰子恺被任命为院长,副院长分别是贺天健、王个簃、汤增桐。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海上书画界,藏龙卧虎,民国海派名流大都健在。画院画师队伍阵容强大,既有传统精英,也有创新人才;既有多面手,也有专擅一技者;既有名家贤达,也有草根画家。画院画师阵容海纳百川的宽容气度和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可见一斑。这次展览通过各类文献的展示,重现了画院筹备期间,画师们从各个方面深入生活、服务社会的工作。其中包括书画创作、理论研究、展览交流、写生采风、专业辅导等,特别是当年搪瓷盆的绘稿设计,以艺术为人民服务,把中国画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影响深远,广为人知,展现了新中国画院的崭新风貌,揭示出新中国画院与古代历史上的画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再是皇权的工具,而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机构。 从1956年筹备、1960年成立到今天,上海中国画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六十年。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表示:“我们之所以把这些资料拿出来,主要是为了还原当时的历史,我们展示的不是观点,而是史实。”画院发展的历史证明:中国画艺术传统在画院体制中得到完整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精神在画院体制中得到继承和弘扬,而上海中国画院正是沿着这样的道路在不断的开拓进取中实现着自我超越。 本次文献展至9月16日结束。
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大会会员合影
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大会上,画家们以作品抒情怀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