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赏鉴 | 沈粲草书古诗轴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藏品赏鉴 | 沈粲草书古诗轴

中国书画报 沈粲同其兄沈度,以及宋克、宋广、宋璲一起为明初书法的繁荣创造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五人在书法史上分别被称为“二沈”和“三宋”。 沈粲字民望,号简庵,华亭松江(今上海)人,生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卒于明景泰四年(1453),享年74岁。沈粲天资聪颖,8岁通《易经》《论语》《孟子》,10岁能真草。然13岁时父母双亡,其兄又被发配云南。面对如此困境,沈粲却能够勇于面对,独自闭门读书。家贫无纸,他就在墙壁上悬臂练字,由此可见其学习的刻苦。他博学多才,善提携后进,且品行飘逸而不拘小节。晚年的他专攻行草,门外求字者终日不绝。沈粲还长于写诗,其所著《简庵诗稿》存诗两千余首。他虽善书,但存世作品并不多,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草书古诗轴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这件作品为纸本,凡5行,每行字数不一,共80字;纵83.4厘米,横33.8厘米,无款。其诗文内容为:“明星烂东方,北斗亦已旋。独宿悲夜长,空床藉兰荃。鸡鸣整环珮,思奉君子筵。君子行未归,新妆为谁妍。意疏觉去遥,只尺越与燕。含情乏彤管,何以写中悁。君如绠上瓶,妾若井底泉。不垂汲引惠,澄莹徒终年。”有文献称,沈氏兄弟情深,不欲争能,故度主攻楷书,而粲则主攻行草;粲以草书名世,被时人称为“草圣”。今观此轴,笔致圆劲,线条盘纡,行气一贯,突显出峭拔遒劲、飘逸酣畅之气韵,彰显了作者不凡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尽管作品没有署款,但不难看出应是其盛年之作。

中国书画报 沈氏兄弟同以善书而得上宠,并以此授中书舍人。沈粲更是为官累至大理寺少卿。像沈氏兄弟这样因善书而身居庙堂之上者,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少见。它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初之际由于汉民族重新回到了中华文明的舞台中心,统治者急于恢复汉文化正统地位的迫切心情。在书法艺术上则主要体现在对唐宋传统的向往,而沈粲的书法则恰恰契合了那个时代的艺术现实和客观需求。观他的这件草书古诗轴,其中弥漫着怀素和康里巎巎的豪放与遒劲。作品笔力挺劲峭拔,行笔洒脱酣畅,气息自然灵动,看得出作者在继承传统时所付出的虔诚和热情。不仅如此,作者还在秉承唐宋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本朝宋克、宋璲的笔意,使作品呈现出自家面目。丰坊在《书诀》中评价沈粲“学宋克而得钟体,大非其兄所及”,这也正是沈粲在书法气格上高于其兄的一个主要原因。 沈粲的这件草书古诗轴有着散僧怀素的狂放不羁和康里巎巎的雄奇恣肆。整幅作品气息明快酣畅,线条遒劲而有张力,再加上作品体势上的奇仄多变,与唐宋及元代传统相比,平添了清新、峭拔、遒劲的艺术趣味。 作为以草书名世的书家,沈粲在书写时对行笔的节奏及用笔的态势把握十分纯熟,信手拈来,自信而从容。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凭借着娴熟的技法,字里行间盘纡缭绕,笔画连带处线条多圆转遒劲。如作品第一行的“明星”“亦已”、第三行的“未归”、第四行的“何以写中”诸字,笔势矫捷,灵动酣畅,大有一泻千里之势。其点画提按错落有致:提时线条圆转、凝重,极富动感;按时线条厚重,笔沉墨实。如第一行的“明”、第二行的“藉”“鸡”“整”,以及第三行的“新妆”诸字,用笔起伏很大,使得字及笔画之间的留白通透,产生了虚实相间的奇妙变化。如此种种,足见作者的艺术造诣之深。 在结构安排上,作者吸取了康里巎巎的雄奇恣肆。其结字往往是随势生趣,奇正相生,率真而自然,毫无做作之态,这充分彰显了作者驾驭草书的能力和才情。在章法安排上,作者大胆地运用了新的表现形式———立轴,无形之中为草书的表现拓展了空间。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沈粲在艺术上所表现出的积极的创新意识。 坦率地说,明初的书法在有明一代尚处于继承唐宋传统的阶段,这种风气延续了元代赵松雪发起的艺术复古风尚。在这种大环境下,沈氏兄弟能够同“三宋”一起支撑起明初书法艺术的繁荣,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也正是因为有了沈粲等人的努力,才有了明代中后期草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加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客观地看待沈粲草书是十分必要的。

来源:《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藏品赏鉴 | 沈粲草书古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