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好友送来一坛陈年的桂花酒。揭开酒坛封盖,酒香醇厚四溢,浓香中夹杂着桂花的甜美芬芳。这分明是秋的味道!不知不觉,又一年中秋佳节将近。
中秋节又称为仲秋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自古就是中国乃至全亚洲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中秋月圆之夜,家家户户摆上月饼、蔬果等供品举行拜月仪式,中秋的月亮分外明亮圆满。人们常说:“明月千里寄相思”,一轮明月蕴含着对故人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想念。
今年中秋节前夕,我受中国邮政之托,有幸负责设计绘制今年中秋的特种邮票。邮票一直是传情的使者,如何诠释出中秋节的唯美内涵,让思念在邮票的承载中温情传递?我陷入深深思索。一团清亮的明月从来都是中秋节的代名词,“嫦娥奔月”的传说也是中国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这位住在月亮之中名为嫦娥的美丽月神,每年八月十五这天,都在清冷的月宫中遥望着凡间,所以,人们常常在这晚的明月中望见她淡淡的倩影,如同一汪朦胧的泪。
而在人间,人们延续着拜月、赏月的风俗。
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于隋代末年,到了唐代,赏月玩月之风尤为盛行。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咏月的名篇,如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等等。而《唐书·太宗记》里明确记载着“八月十五中秋节”,说明中秋节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然是一个全民同欢共庆的热闹佳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详细地记录下中秋之夜汴京街道的喧闹,那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那通宵彻夜的繁华,留在后人挥之不去的旧梦中。这个时期,拜月仪式已逐渐完善,成为中秋夜固定的典礼。《新编醉翁谈录》中写道:“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鲜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在拜月时,各家都先要设立“月光位”,于月亮升起的地方向月“供而拜”。所谓的“月光位”就是放置月宫符像,图上绘着月中玉兔如人形站立在桂花树下,持玉杵捣炼仙药。而拜月时供奉的果品也很有讲究,人们摆放各色果品点心于供桌之上,所有的供果必须为圆形。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描述了供果的规定:“八月十五月祭,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这天作为供果的西瓜或香瓜,都要切刻作莲花的形状。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心于用西瓜雕作莲花,红白绿三色层层递进,如花朵盛放,雨后带露,色彩晶莹鲜艳,实为供桌上一道明丽的风景。
月饼是供桌上的另一位主角,亦是中秋节必不可缺的应景点心。“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样内里包有糖馅的小圆点心便是月饼的雏形。之后,月饼经过多次改进,增加了其他各色馅料,并在月饼表面打上玉兔图样或各种吉祥图案,不但与家人分享,还赠送给亲朋好友。互赠月饼不但是感情的联络和增进,也是一份浓厚的美好团圆祝福。此时,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人们设好“月光位”,摆上供桌供果,归宁的女子回到娘家,盛装打扮;庭中芙蓉初放,或白或粉或赤,皎若明月出水,艳似美人展颜,众人虔诚盈盈下拜,许下切切心愿,好一个晚风沉醉的中秋月圆之夜。
从古至今,写中秋最著名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在词的前序里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当时在密州为官,团圆的中秋夜晚,他想念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辙,独自大醉一场,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感人至深的词句,寄上他对世间最殷切的祝愿。
在这一番思接千载的遐思中,我完成了中秋邮票设计,借这一方邮票,我在心中默默祝福,愿人间少离散,尽团圆,也愿这样的祝福乘着邮票和信封的翅膀,如流动的月华一般照进千家万户,飞到每一个人的身边。(附图为崔景哲绘制《月圆中秋》特种邮票)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