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绘·相知”聚焦一带一路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互绘·相知”聚焦一带一路

中国书画报

9月1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拉开帷幕,逾200件中外美术佳作集体亮相,6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神奇绚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尽收观众眼底。开幕式上播放的《互绘·相知》外事宣传短片,全面呈现了中外美术家眼中的多彩世界。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中外嘉宾有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覃志刚,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分党组书记兼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张江舟,《荣宝斋》杂志社社长唐辉,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以及来自阿尔及利亚、巴哈马、格鲁吉亚、马耳他、塞尔维亚的驻华大使及希腊、印尼、委内瑞拉、伊朗、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克兰、白俄罗斯、柬埔寨等驻华使馆的外交人员等。展览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喜庆和庄重。开幕式由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主持。

本次展览是近年来中国美协对外交流成果的集中呈现,共分五大板块:“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以中国画为主,题材集中于“一带一路”;“外国美术家眼中的中国”以油画为主,题材集中于“中国元素”;“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和“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研修”呈现对美术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虚拟现实画展”则邀请观众亲身体验历届北京双年展部分捐赠作品与数字媒体结合的全新感受。

本次展览的一大特点是多数作品都基于写生,在写生基础上展开想象,发挥不同国家艺术语言的优长。参展的中国美术家经常出国采风写生,尤其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情有独钟,因而其作品以中国艺术语言讲述外国故事,注重笔墨韵味和意境营造;国外美术家大多参与过北京双年展主办方组织的中国内地采风写生活动,对“中国元素”“中国梦”心往神驰,他们的作品以外国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注重色彩表现和意象构成。夏潮回顾了三年前举办首次“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展览时的盛况。他说,中国美术家笔下的五大洲风情依然历历在目,“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创新了中外美术交流的形式。这次邀请中外美术家相互描绘对方国家的风貌,为这种交流形式增添了新的内涵。

刘大为从美术家的角度,简要梳理了中外美术交流史。他提到,从古代起,中国美术便借助丝绸之路等通道,在接触并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塑造,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艺术特色。近现代以来,中国美术家主动迈出国门,在坚守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之上,更加广泛地研究、借鉴外来美术形式,产生了一大批借传统水墨表现异域风情的独特画作,体现出多元共生的艺术态势。展览所呈现的“海外研修工程”和“吕霞光画室研修”板块,记录了美术家们探索、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精粹的收获与记忆,体现出培养德艺双馨并具有国际视野的美术家队伍的阶段性成果,是中外美术从古至今持续交流的接续与延伸,中国美协将继续使用、维护、拓展好这些优质的交流平台。他特别向吕霞光画室创始人吕霞光夫妇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伴随着现场悠扬的小提琴乐曲,中外来宾在主办方负责人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展览。在随后举行的“从互绘相知到丝路与世界文明”中外美术家座谈会上,国内知名理论家、国际策展人、部分中外参展美术家,以及外交部、中国外文局、荣宝斋等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美协对外交流的单位代表,纷纷发言,抒发观展感想,畅谈创作经历,立足“一带一路”,深入探讨“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古今活力,为明年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积蓄创作灵感。大家一致认为,展览显露出当代中国美术家强烈的使命感和开阔的文化胸襟,呈现出中外美术家对艺术探索的多样性,以及对加强交流合作的渴望与诚意。中外美术界应该具备“命运共同体”意识,携起手来,继续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相互学习、鼓励创新,不断夯实合作基础、实现共同发展,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再推进一步,力促“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早日形成。期待明年的北京双年展能再次将“文化丝路”推至全新的高度。

本次展览持续至9月20日。

中国书画报开幕式现场

来源:《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互绘·相知”聚焦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