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大篆与小篆混用的问题。马衡先生说:“古印之沿革变迁既已明了,方可进而言刻印。”沙孟海先生说:“前代玺印各有体制,取法乎上,不容牵绲,辨体之事也。”商、西周的甲金文字中象形字的比重较大,由象形字组成的指事字、会意字更多,象形意趣浓烈;春秋战国的文字大多仍有象形意味;秦统一后的小篆方正整饬,笔画由圆弧趋于方折,且简省笔画,象形意味难以寻觅。古玺与秦印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在于用字不同。战国时期,六国用古文(亦即大篆),秦国用小篆,形体不同。六国用大篆入印称古玺(如图一“计官之 ”印、图二“郾白犬”印),秦国用小篆入印称秦印(如图三“弄狗厨印”印、图四“王姑沙”印)。名称不同,用篆不同,布白及装饰手法(界格等)不同,意趣当然也不同。从这一概念和视觉效果出发,大篆与小篆当然不能混用。古文字学家对战国文字分域已多成共识,即秦、楚、齐、燕、三晋五系。这五系文字各有特点,多可分辨。所以,《古文字类编》《战国文字编》皆用五系分域的方法来介绍战国文字。拙编《古玺印图典》也是用五系分域的方法编排。古玺与秦印文字体系不同,界格形制也不同。即使楚、齐、燕、三晋四系的古玺,其文字风格及界格形制也不同。这些古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应该敬畏的经典。
吴昌硕以石鼓文入印,且大小篆混用。春秋中晚期的石鼓文是大篆向小篆过渡的书体。与石鼓文同时期的秦公大墓石磬文字(图五),其中小篆的形体已占46.5%。战国时期,秦文字书作所见不多。徐无闻先生认为那时已使用小篆,秦始皇统一文字就是为了废黜六国古文,通行小篆而已。石鼓文和秦公大墓石磬文字就是秦系大篆和小篆的混用书作。从吴昌硕的印作看,小篆用得多,大篆用得少,而且多方正规整,象形意味的六国古文根本未见,实质就是不加界格的秦印,风格颇为协调。1918年,徐星洲(字星周)辑生平得意之作160钮为《耦花盦印存》四册,缶翁亲为撰序。文云:“……夫刻印本不难,而难于字体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更有甚者,信手捉刀,鲁鱼亥豕,散见零星,辄谓缪篆。如斯若可,无庸研究。而陋塞之士遂据以为根柢,则此贻祸于印学者,实非浅鲜。星周通六书之旨,是以印学具有渊源。余虽与之谈艺,盖欣吾道之不孤也。”读此可得几点启示:一,刻印并不难,而取资书体不同的字并使它们统一风格、和谐协调,是比较困难的;二,文字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也是影响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三,研究文字学须通“六书”之旨,不可信手捉刀,胡乱用字,否则会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而贻笑大方。所以,通“六书”之旨,文字学功底深厚,选字配字并使之协调自然不会费力,也会使印学传承渊源有自。
第五,书者、印人要做学者型的书法篆刻家。有学者说,理论家是专门搞理论研究的,书法篆刻家是专门搞创作实践的,不可同日而语。非也!历来有成就的书法篆刻大家,如吴昌硕、于右任、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哪一位不是著作等身的学者、文化名人?须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因而要两条腿走路,识篆与书篆并行。只有熟谙“六书”,通汉字书体之演变,才能书体协调,用字有理有据;对初文(本字)、古今字、正字、俗字、异体字、形近字、通假字、偏旁通用等文字学知识都能分辨清楚、正确使用,这才是继承传统的正道。沙先生所说的“造意遣词,必于大雅,深根宁极,造次中度,本学之事也”,就是要增强书者、印人的文化涵养。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点理论、写点文章,终究就是个写字匠、刻字匠而已。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有无古文字修养决定着他篆刻水平的高低。所谓“古文字修养”大致包括:一,熟悉各种古文字字体,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古文、陶文、小篆等,能够使用各种古文字的工具书;二,善于书写各种(擅长某一种也好)古文字字体;三,具备古文字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文字演变规律、古文字结构方式、古文字的特殊符号等。如能经常关心和了解古文字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当然更好。有了古文字修养就有了鉴别、选字的能力,不刻错字,更不会跟风逐流,将错就错,以讹传讹。对玺印的发展源流、风格流派有相当研究,则可以不落窠臼,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精通“六书”,掌握文字学的原理与内在规律,以及文字学家的研究成果,正确地使用各体文字的工具书,用字精确,皆有出处,这就是书法篆刻创作正确用字的学问。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