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赏鉴 | 董其昌《周子通书》轴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藏品赏鉴 | 董其昌《周子通书》轴

中国书画报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著有《画禅室随笔》等。

中国书画报 董其昌是晚明诗文书画鉴藏大家,对后世书画艺术及鉴藏影响巨大。其传世书作以卷册居多。本期鉴赏的这件作品是其大字立轴,这在董氏的楷书作品中是不多见的。该作品凡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48个字。此作为纸本,纵189.4厘米,横154.5厘米,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董氏此作书写的是北宋大儒周敦颐所著《通书》中的内容:“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要。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动直则公。明则通,公则溥。庶矣乎!”董书之内容与周敦颐之原文有出入。

董其昌最擅长的是行草书。在明代,董其昌是帖学之集大成者。秀逸脱俗、潇洒流美的“二王”行草书风经过董其昌的实践而被推到了极致。他的楷书也自成一家:筑基颜真卿,又旁参虞世南,后上追魏晋。董其昌有段尴尬又自信的回忆,大致为我们勾勒出他的学书缘起和历程:“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

董其昌非常重视传统笔法,对此体会深刻,并能做到精到纯熟。明、清两代五百多年间,对传统笔法有深入研究并且能指导后人学书的有两人:一个是帖学领域的董其昌,另一个是碑学领域的包世臣。董其昌在对晋唐宋元帖学名家进行广泛学习、深入研究后,得出了帖学用笔的真谛——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董其昌用笔的最大特点便是虚和空灵。此作的用笔主要是提按之法的巧妙转换,点画厚重中透着虚灵。“厚重”来自于颜真卿,并且还带了一些稚拙生涩的味道。“虚灵”则是他强调提笔的结果。董其昌反对“信笔”,方法便是“提得笔起”:“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对照这件《周子通书》轴,我们不难看出,董其昌的提笔非常熟练生动,点画充满举重若轻的灵动感,如某些钩画的挑处、大量点画的出锋等。由于提笔容易导致点画的尖佻薄怯,所以董其昌又强调“藏锋”,以得厚重:“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剸截之意……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于是,一提一按、一虚一实便很好地统一到了董其昌的笔法体系中,呈现出的便是这件作品给我们的印象了。

晚明大幅立轴作品盛行。传统小字拓而为大,势必带来书写上的变化,对笔法的精细表达渐渐让位于字势的营构。在上学“二王”的过程中,董其昌找到了一个无论是用笔还是结字都无懈可击的启蒙者——米芾。他一方面深入学习米氏用笔,另一方面对米芾“大字如小字,小字如大字”的观点极为信服,在字势方面作了探索;又深受五代杨凝式结字法的影响,形成了紧密精微又萧散简淡的结字特点。为了体现体势的险绝,董其昌还学习唐代李邕的书法达数十年之久,将李邕字势左低右高的特点吸收进来,在紧密精微、萧散简淡外增加了耸秀之美。此作因是中堂楷书,在字势方面并未明显地体现出董其昌的典型特点,但也并非平淡无奇。细观可知,董其昌在笔势上作了相应调整,通过内擪外拓的交替使用来达到态势的丰富变化。比如几个“则”字,竖钩方向各不相同;“无”字或紧瘦或宽博;几个“要”字上下部分比例也作了微妙调整,可以看到杨凝式《韭花帖》的影子;“学”字“子”部俯仰变化很大等等。有行无列的布局方式也使结字的自由度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另外,疏朗的章法与举重若轻的笔调相得益彰,落款也简洁朴素,营造出一种充实平淡的风格。

董其昌一生以赵孟頫为比肩对象,从青年一直到晚年,为自己书法的进步树立了一个极高的标杆。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参照赵孟頫、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董其昌并未盲目追随,而是通过比较获得了清晰的认识:“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一个“生”字道出了他与赵氏的区别,也指出了自己书法的特点。此作在“生拙”上是董书特点的很好注脚。那不计工拙的用笔、散淡秀逸的笔致、似正反欹的结字、疏朗平和的章法,都透露着“熟后求生”的平淡天真。

综合董其昌一生的作品来看,其用笔也非无懈可击。他的好友陈继儒与其观点多有相合,但论用笔主张却与他不同——陈主张“转处着力”。由此反观董其昌的用笔,在转折等处不时缺少节制,偶露飘滑的瑕疵。这是我们学习董书时须留意的。

来源:《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藏品赏鉴 | 董其昌《周子通书》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