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之思

美术云平台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王春辰: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之思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第206期 美术聚焦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本期话题

艺术区发展:“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本报记者贺玮/策划

【编者按】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当地发展文化产业情况,并同青年从业人员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以民营文化机构、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新文艺群体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他们生活、工作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艺术聚集区,在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改造中不断迁徙。本期将讨论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承载着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艺术理想的艺术区作为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应如何妥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本期导读

艺术区:“迁徙的乌托邦”?

▲贺玮

艺术区的升级与保护并不矛盾

▲杨卫

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之思

▲王春辰

生存以及如何生存:国外艺术区巡礼

▲意娜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北京“快闪双年展——北京艺术区流变史”论坛现场

2019年,北京李桥的九艺术区新成立,邀请我来策划一个展览。最初我并没有想做一个和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有关的展览,但有些问题积累得多了自然就会显现,某天一觉醒来,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做一个关于艺术区的展览呢?艺术区拆迁问题最近这些年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虽然人们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也有很多媒体报道,但并没有人从展览、文献的角度去做系统的研究,于是我将这个展览命名为“快闪双年展”,副标题为“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借此机会系统地梳理了北京艺术区工作室发展变化的轨迹,希望通过大量文献及作品的展示,完整呈现这30年北京艺术区工作室的历史,并试图揭示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历程及社会环境的变迁。

在这30年中,北京艺术区大致经历了“萌芽-井喷-扩散”这样一个发展轨迹。圆明园艺术村时期是萌芽期,费家村、一号地、酒厂艺术区时期是井喷期,到2008年黑桥艺术区出现后开始进入扩散期,也就是不再有中心带。到最近一个时期,我把它叫做星状散布期,情绪化的表述就是“四处逃散”。宋庄是目前还被保留的相对集中的、时间最长的艺术区,但是它也面临另一种挑战,就是北京市政府搬过去之后,对它还会有新的规划,在未来一定会有变化。虽然现在是艺术区四处分布,但最近发生的罗马湖、环铁艺术区等地的拆迁表明艺术区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了。

在几个月的整理过程中,我们的展览团队发现有大量的艺术区不为人知或者被遗忘,比如“滨河小区”,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区,而是一个居民区,当年有很多艺术家聚集在那里进行创作。再比如“花家地西里”,在2004年前,张晓刚、张小涛、陈文波等人都在那里进行艺术创作,直到2005年前后出现了费家村等其他艺术区,他们才搬离。他们当年来花家地是因为这片居民区的地理位置距离798艺术区、中央美术学院都很近,既处在城市中,又有艺术氛围,这里面反映了很多故事和变迁,如果不做这种梳理是不会发现的。另外我意识到,我们研究中国的当代艺术史,如果只看结果、看作品,这是一种方式,如果观察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什么空间中创作的,创作这些作品的人遭遇了什么,这又是一种方式,而且也具有学术性、课题性。我是想把这样一个问题以艺术社会学、社会政治学、市场经济学、艺术国际化这几个维度串联起来。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空间拆迁或城市规划的问题,而是包含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问题,这里主要指北京的变革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学术角度的放大,揭示了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在今天的当代艺术的探讨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空间。空间概念往大里说,可以是全球的;往小了说,是国家概念和地域、地理概念;再往下讲,是个体的生存空间、个体的独立价值空间以及个体安身立命的空间。所以“空间”成为我们追求个人理想、实现个体艺术抱负的一个独有领地;没有这样的空间,我们怎么创作?没有这样的空间,过去这些年的作品又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当然不是在家里,家的概念和工作室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回首这些年,我们会发现:原来艺术家是不断地跟自己想要一个空间的追求在博弈。

通过梳理这30年北京艺术区的变化,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艺术区的变动不是单点的,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生态变化的反映。目前的变化依然是北京持续发展的结果,如目前北京做了“美丽乡村”等规划,必然会涉及到艺术区所在的区域规划。我们看到798、宋庄、一号地艺术区被保留了,但这种保留并不能满足更多艺术家来北京的需要,这么多国内、国际的艺术家愿意来北京,如果能把这么多艺术家留下来,让他们拥有一个稳定和安定的创作环境,这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

很多时候,大众受到某些社会媒体和市场的影响,看到部分艺术家作品卖了高价,就认为艺术家是光鲜的,而事实却相反,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恰恰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生存得大多非常艰辛,没有任何保障,又得不到社会更多的关爱,即便是一个成功艺术家的内心也充满着不安和焦虑。他们完全凭借着个人对艺术的执着坚持创作,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了。我们通过对这30年艺术区变化的梳理,也把中国艺术家的整体生存状态揭示出来。在这段历史中,我们不要只看到那些好像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而要看到更大的群体,这是一笔极具社会学、历史学意义的巨大文化财富。■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和他们曾经的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卢杰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李松松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孙原 & 彭禹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马树青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石心宁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刘野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吴小军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邢俊勤在工作室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艺术家张小涛在工作室

编辑| 贺 玮

制作|千 惠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美术云平台-王春辰: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