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多元化,人文精神的流失是一个社会上存在的很大的问题。而在大学中,人文精神到底应该在一个什么位置?人文精神包含了哪些内涵?我们的教育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近日,在天津大学举行的“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作家冯骥才的一席话,道出了面对日益开放的今天,中国大学在人文教育上所存在的困惑与反思。
“我们的人文到哪儿去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一提到科学就指的是理工,就是技术。但人、人文到哪里去了?我们需要新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树立新的人文精神的地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李英男说:“目前国家发展的速度很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看到的成就更多的是硬件建设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则相当滞后,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来将十分危险!”
李英男介绍说, “人文精神”一词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社会,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变迁,人文精神在内涵上有所改变,但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却应该更加重要。经过20世纪的科技发展,目前国内外的科学发展都在酝酿着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和转型,原来理解的科学技术要有新的内容内涵以及方法来去充实,否则就是死胡同。而这些新的内容,必然要包括人文精神。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作家王蒙列举出了一系列目前大学校园中人文精神方面缺失所导致的问题,包括官本位、急功近利、学术腐败以及信息渠道增多导致的思考浅层次化等。
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也认为,现在大学校园里上课大班化、讲课灌输化、考试标准化,这种将人文教育边缘化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呈现一种知行分离的状况,缺少了相应的人文精神。
如何培养“完人”
“大学在社会中发挥着‘引擎’的作用,但也不要忘记精神家园的责任。大学应该培养‘完人’,即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具有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人,也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本领的人。”在研讨会上,郑家茂的“完人”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同时他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在大学的教育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12年前,香港各所大学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介绍了通识教育的相关情况。
李焯芬说,通识教育总的目标是希望每个学生能拥有个人的文化视野,以应付现代社会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外,还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存之道,学会应付生存的压力,做一个快快乐乐的人。”
在这方面,内地高校也开始了一些尝试,在东南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规定了理工科的学生必须要修人文类的课程,人文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甚至达到50%。
“在人文教育方面,从课程的开设到模式的建立,再到成为一个稳定的教学机制和稳定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怎么才能够在教学中产生互动?课程如果改变原来的结构,如何能够使活动、课程、老师、教材包括网上的教学相辅相成并持续下来?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郑家茂说。
阅读是普及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
苏州市一所小学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刚刚到学校时,从来不说话,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写字。学校的老师采取了每天给他读书、向他展示图画的教育方式。在短短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这个孩子开始说话了,之后开始唱歌、表演节目、画出了很多让美术老师都惊叹的图画。研讨会上,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用这个例子告诉大家:阅读是整个教育的基石。
王蒙在提到目前大学生现状时说,由于社会分工和学科分工越来细专、越来越狭窄,大学生语文水平越来越差,错别字满天飞,对最经典的中国和世界名著不知道、不了解,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阅读来完成。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是阅读的最后阵地,对于自主性的阅读,大学可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朱永新说,大学阅读现状是整个教育现状的缩影,大学人文教育最重要的路径就是阅读。在国外,美国大学生每周的阅读量大概为500页到800页,而在我国,三年级大学生每周的阅读量不满300页。
“没有阅读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一所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每位学生的生活方式。”朱永新说:“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问题就在于改变现有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以阅读为背景,如果没有阅读,课堂教育的改革不可能真正地进入大学,人文精神的普及也很难真正落实下去。”(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