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阿诗玛》回到民间”,“别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当‘摇钱树’”,不要滥用“原生态”概念……
近日,在厦门召开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展开研讨,许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青黄不接 后继乏人
文化遗产传承急需内在“修复”
“事实上,《阿诗玛》在申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完整地说唱这部叙事长诗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赵自庄说,很多少数民族的创世古歌、叙事长诗,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继承下来的。“尽管《阿诗玛》有了许多整理文本,但它代替不了民间艺人的撒尼月琴弹唱,因为《阿诗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
《阿诗玛》的遭遇绝非个例,我国三大民族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都面临着会弹会唱者寥寥无几的困境。随着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的衰老和去世,这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日趋明显。
不过《阿诗玛》是幸运的。《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政府近年来提出:“让《阿诗玛》回到民间!”为此,他们启动了“《阿诗玛》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由县财政拨出保护经费培养传承人。
赵自庄说:“这才是一种内在的保护,是一种开启生命之源的修复,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设中,这样的修复必不可少。”
【问题二】成“摇钱树” 办“农家乐”
别让民俗“活鱼”变成“鱼干”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罕见而宝贵的民间技艺和民风民俗,正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曾经进行过侗族大歌调查的贵州民族学院教授龙耀宏说:“我们到很多乡村调查时发现,男的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老弱妇幼留在家中。而且现在的保护往往只重视女声,而传统上侗族大歌是男女对唱的。”
与生存方式的改变相比,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更为严重。一些地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商业化运作使得许多民间歌舞和民俗变味乃至变形。贵州省文化厅机关党委书记罗运琪说,一些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歌舞表演,既无特色,更无文化内涵。以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为例,由于离贵阳近,当地村民纷纷办起了只有餐饮住宿内容的“农家乐”,而那些真正的布依族文化遗产,则被关在了博物馆里,少人问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单一、孤立地进行保护,否则就会把活鱼变成鱼干,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廖明君表示,由于外来商业文化的侵袭,不少当地民众出现了自卑与虚无感,总觉得自己没文化,这种心理倾向也需引起重视。
【问题三】“原生态”成时尚 新概念做卖点
对民俗文化的“包装”要有度
近两年,“原生态”这个概念渐渐风靡全国。在各种电视节目和舞台表演中,以“原生态”为卖点的节目日渐增多。“原生态”在带来清新的民间艺术之风的同时,也引起一些文化人士的担忧:经过市场化包装的民间艺术,还能继续保持其原生态的特征吗?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认为,现在打着“原生态”旗号的许多表演其实是伪原生态。他说:“就以壮族对歌为例,壮族对歌是男女面对面的对唱,你现在把一大帮男女弄到舞台上,面对着观众来唱,这还能叫原生态吗?”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说,要警惕、遏制对“原生态”概念的滥用既不能把劣质包装的民间艺术误认为是源泉,也不应限制艺术家在汲取民间艺术精华基础上的个性化创造。在具体工作中更忌把“原生态”当作另一类“形象工程”来运作。
她认为,“‘原生态’要满足三个标准:自然形态――不做人为加工,未经修饰;自然生态――不脱离生存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自然传衍――与民俗、民风相伴的一种特定的生活与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就是说,不是做给他人看的。”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