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年一样,今年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招生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著名学者周国平前段时间根据自己的感受著文指出,今年大学哲学系招生情况“依然不尽如人意”,说“门可罗雀”也不为过。周先生对此感慨颇多,并由衷发出了追问:“我们真的不需要哲学了吗?”其实,受冷落的何止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景况也不甚理想。套用周国平的话语结构,在市场的时代,我们真的也不需要历史、不需要文博、不需要社会学、伦理学……?
教育高招围着就业转,如今已经不能熟视无睹了。学科专业的设置完全盯着学生四年之后的市场效应相机而动。什么专业最时髦、什么学科最吃香、什么学科专业的毕业生最抢手、最能赚钱,我就开什么专业,搞什么学科。历史、哲学、文学这些人文学科不能给我们带来预期的货币和财富,所以“门可罗雀”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大学是不是一个可以纯粹市场化的东西,教育是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利益博弈场所,大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何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将难以克服我们现有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有消息说,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某地却有近一半的人不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每年的“九一八”都会有一些商家大搞庆典活动,认为“九一八”就是“就要发”。在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的首映式上,竟然有人会问“赵一曼是谁?”今天,我们确实有不少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对木子美、“芙蓉姐姐”、“ 超级女声”之类津津乐道,但提到左权、赵尚志这样的抗日英雄却一脸茫然。这就是历史学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之一。
有名人断言: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哲学,就不会有世界观、历史观,甚至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这是很有道理的。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反思,没有对生命价值的不竭追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结构必然“发育不良”,而这直接决定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当今天的年轻一代被随波逐流的庸俗哲学所包围,被目光短浅的功利哲学所诱惑,被误人子弟的“厚黑学”所驱动,谁又应该为此而难辞其责呢?同样,当我们看到某些所谓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他们辨别美丑、区分善恶、明晰是非的能力是如此的孱弱,以至我们不禁会问,大学的伦理学教育、美学教育到哪里去了?
我们并不要求大学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这既不现实,也不合理。但是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不能因为市场引导而“自暴自弃”,大学也不应该打着市场的旗号唯经济效益是从。缺失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缺失了人文学科的构建和布局,终有一天我们会为这些教育功利化的短视行为而付出沉痛的代价!
转载于: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