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学原于思”、“格物致之”

文学评论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二程指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作有《二

二程指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作有《二程集》。

他们从“理”作为宇宙本体而气化万物出发,在心物观方面,提出“心是理,理是心”,客观事物是“心”毕照的结果。在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是理气结合而成的。从理方面来的“天命之性”,凡圣一样都具有善质;从气方面来的“气质之性”因气有清浊厚薄,故有贤愚、善与不善之分,但只要“肯学”,“不自暴自弃”,下愚也是可移的。在情欲心理思想方面,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情是形体感外物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波动状态,能自觉地按伦常的约束使它合符中正。在学习心理思想方面,提出幼学、深思、积习、自得等。

[原文]:

或问:“进修之术何先?”曰:“莫先于正心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生便会该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可知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释文]:

有人问道:“进行道德修养,什么是第一位的?”应之曰:“没有比‘正心诚意’更应先做的了。要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在格物’。‘格’的含义是‘至’,譬如‘祖考来格’中的‘格’,就是‘至’的意思。凡是一件事物上就有一理,必须穷尽其中之理。穷理也有多种方法:或者读书,讲明义理;或者评议古今人物,辨别其是非;或者具体做事,能处理得当,都是在穷理。”又问道:“格物是必须每件事物都格,还是只格一件事便知万物之理?”应之曰:“怎会一通尽通?像‘只要各一件事物就能通众理’这样的话,即使颜渊也不敢讲的。必须是今天格一件,明天又格一件,积累多了之后,就会有霍然贯通的时候。

二程把“格物致知”的含义解释为:通过具体做一件事情,探明其中之理。他们把读书、评论古今人物、应接事物都当作“格物”的过程。格物多,就有贯通天理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二程所主张的“格物致知”,有实践出真知的含义。

[原文]:

学原于思。 

[释文]:

学习的本源在于思考。 

把思考作为学习的本源,是对学思关系认识的深化。孔子主张学思结合,认为学习离不开思考;二程强调思考是学习的本源,突出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改变汉代以来重背诵、重训诂的不良学习风气有一定作用。

[原文]:

孔子教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盖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回;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学者须是深思之。思而不得,而后为他说,便好。初学者,须是且为他说,不然,非独他不晓,亦止人好问之心也。

[释文]:

孔子教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等学习者产生愤、悱的情绪状态就予以启发,学习者就能迅速理解。学习者必须深入思考,思考而不得其解,然后他他讲说,效果就好。初学的人,必须暂且给他讲说,不然,他不但不明白,还会影响到他勤学如问之心的发展。

这是二程对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名言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二程认为对于初学者还是有必要先作讲解的,这一认识符合学习规律。因为,初学者还没有学会思考问题,还不知道学习的门径,还不懂得怎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把握自己所学课程的精义,而教师的讲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门径,教他们学会如何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入门径之后才谈得到“愤悱”、“启发”的问题。

[原文]:

大抵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

[释文]:

大体上说,在没有教师语言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学得的东西,才算是自己得;经过特意安排布置的,都不算是自得。

这里,二程对孟子所提倡的“自得之”,作了辨析。他们认为,在教师完全不参与的情况下,经由学生自己钻研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算是“自得”。而在教师有意识地布置安排的环境下学生的所谓“自得”,不能算得“自得”。二程的这一观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孟子“自得之”的理解。

[原文]:

君子之教人,或引之,或拒之,各因其所亏者,成之而已。孟子之不受善交,以交未尝知道固在我而不在人也,故使“归而求之”。

[释文]:

君子对人的教导,有的予以接引,有的予以拒绝,各因他们所亏缺的部分而成就他罢了。孟子之所以不接受曹交为弟子,原因在于曹交未能懂得道存于自身而不存于他人,所以让他“回去自求”。

对有的人予以引导,而对另外的人则予以拒绝,原因在于两者有不同的亏缺。这是二程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原文]: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释文]:

孔子施教,因各人材质的不同而不同:有教以政事的,有教以言语的,有教以德行的。

二程注意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他们是最早对孔子的“因材施教”作出理论总结的人。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学艺术-文学评论-二程:“学原于思”、“格物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