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汉字“整形”需多少成本? 专家:不仅是折腾人

艺考培训
+关注

编者按:自8月12日新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求意见以来,对于44个“调整”字形汉字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面对这个将改变人们书写和阅读习惯的做法,有关人士普遍表示,汉字“整形”会给社会带来高昂的修改成本,此举还需慎行。 


  “专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 


  在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细心的公众不难发现,44个汉字中,不少字都是平时的常用字。比如:“琴”“唇”“亲”“杂”“杀”等,而新规范的写法又与原字只是个别笔画上略有变化,整体相差不大。譬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表示,这次调整的原则是根据中国传统书法的习惯。 


  据了解,征求意见自8月12日开始后,社会上就热议不断。新浪网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逾九成网友表示反对。 


  网民张军直言,汉字整形,不靠谱,纯属瞎折腾,这等于是把健康人整成了残废。他还戏谑道:“专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 


  一位署名“踏叶逐风”的网友认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不断补充、完善,但对成型的、广泛使用的文字轻易改动,不可取。 


  在采访中,天津市民张鹏表示,汉字就是一种符号而已。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因此,不论是仿宋体还是楷写体,根本没有必要修改。另外,此次调整,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外观和书写漂亮,那就更没必要了。 


  已经广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的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恐怕不能光考虑专家们所说的汉字“字理”问题,更重要的要看应用是否方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唐云来说,文字还是要保持一个长期的相对稳定为好,他认为,实在没有必要改。 


  汉字“整形” 孩子家长老师挺担心 


  听说要给44个汉字“整形”,天津师范大学附小四年级的学生张牧歌挺担心的,如果真改了,是不是平时写字和考试都要按这个写?这些字中的很多她书写起来已经很熟练了,要改估计不会容易,如果考试时不小心按了原来的写法,“亲”字多了钩,会不会被判成错别字呢? 


  张牧歌的妈妈对此也不无担忧,她说,平时老师对孩子汉字的笔画书写要求很严,一旦调整,如果孩子们还按照原来的写法,估计都要算错。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而且早已经为大众认可、接受,希望还是不要与习惯较劲。 


  在天津实验中学上学的王爽告诉记者,对这些常见汉字和常用汉字进行整形,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书写习惯,进而影响学习和考试,所以,我个人觉得,“缝缝补补”的汉字“整形”,还是不整为好。 


  小学语文教师赵新也希望此次国家语委“整形”汉字能够慎行。她说:“调整或许会影响到汉字教学,以‘杀’字为例,以前告诉学生下部的‘竖钩’像个矛,可以杀人,改成‘木’后怎么说呢,木棍儿也可以杀人吗?” 


  她认为,这次要改的很多都是生活中常见字和常用字,对它们进行“整形”,无疑会影响到人们的读写习惯,在新与旧之间,人们会变得混乱、迷糊,因此即使是微调也会对百姓大家的生活造成不少影响。


  汉字“整形” 先算算成本账


  连日来,尽管《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们在多个场合表示,次此汉字调整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很多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表示,此次“整形”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昂贵的社会成本,修改不成熟,“整形”需慎行。 


  “难道今后还要让我们这些老年人重学吗?”今年已经63岁的天津市民寇巧明坦言:“文字,就是一种交流和认知的符号而已。这44个汉字,我都用了快一辈子了,改是改不了了,说实在的,我也不希望改,这不仅是我的习惯,也是所有中国人的习惯。” 


  天津资深媒体人安冬认为,这44个汉字一旦被整形,全社会不仅要经历习惯被改变的痛苦,还将要付出巨大的物力和财力。别的不说,各种教科书、字典就要进行修改,类似的标牌、公司名称、身份证、户口、电脑输入法等,都要进行修改,这些修改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她举例说,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石家庄市是否改名”的话题被媒体和网民广泛关注。据有关专家估算,若更改石家庄市名称,没有十亿元人民币是完不成的,而不可估算的经济损失要远远大于此。按照这个比例测算,这44个汉字的花费是多少,恐怕更是难以估量。 


  天津市民张鹏认为,汉字“整形”之前,应该先算算成本账。比如,这44个汉字一旦被整形,市面上的这些教材、幼儿读物、字典是不是要销毁?如果销毁,无疑是浪费资源,如果不销毁,新的字典、教材出来后,孩子们查阅时很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关于44个汉字的调整,我个人认为,很多不同的意见应该予以充分考虑。其中,一种观点是:这样的调整并无必须要改的充分道理,一旦坚持改的话,会“很折腾人”。其实,不仅是“折腾人”的问题,而且,由于相关的许多辞书等等文化用品都要跟着修改,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王来华进一步解释说,其中的社会成本是指造成人们使用上的混乱,形成你用你的我用我的,“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达到调整的最初目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迷惘和混乱。因此,这种调整的后果真是值得有关部门和专家深思而后行。(周润健、张建新) 

首页

热门艺考培训搜索

最新艺考培训文章

艺考培训-艺术-文学艺术-文学评论-44汉字“整形”需多少成本? 专家:不仅是折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