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什么样?该如何理解中国形象?12月17日,本报邀请了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美国《华盛顿观察》主编陈雅莉等五位专家,请他们就此阐述了看法。
●中国人感觉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的实际形象是有反差的
●外国再怎么说中国不好,也不敢挡中国人去旅游。但中国实力提高后紧接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形象提升的问题
●千万不要期待某一天中国形象普遍都比较好。最好的情况就是让大家都认识到中国情况比较复杂,不容易解读
●中国形象不是简单的强调民族化的问题
●中国发展拥有多项战略,却唯独没有“国家形象战略”
中国形象是什么
何茂春:我们说的中国形象可以分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前者指经济地位、综合国力,后者指公民素质和社会公德。入世5年来,中国一天一个样,外国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在改变。总体上说中国的形象在改善。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也在恶化,比如,环境污染、社会治理和公共道德等。这些东西可能外国人不一定都了解。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有些外国舆论说中国好,我们果真就那么好吗?有外国人说中国不好,我们不好的地方在哪里?他人对我们形象的评价,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
陈雅莉:在美国生活多年后我发现,中国人感觉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的实际形象是有反差的。美国人对中国的最突出印象就是中国商品,大多数美国商品都是中国制造,连他们摇动的美国国旗都是。这一方面是好事。但在美国人看来不止这些,美国人对“中国制造”价格低廉非常惊恐,随之产生的反应是,为什么这么便宜?是不是没有给劳工足够的工资?中国劳工生产的环境是怎样的?对于美国决策圈和政策分析圈,关乎中国形象的以下两点非常受关注:一是政治体制,二是中国军力的快速增长。这个认识是双刃剑。一方面是美国对中国更尊重了。另一方面,对中国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也在加强。我在华盛顿与一些人交流的时候,问他们,你们怎么看和平崛起。他们说,中国终于开始承认自己正在崛起的事实了。第二,中国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去看自己。中国解释自己崛起的意图是和平。几年来,我们提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现在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些口号很好地帮助中国改善了国家形象。但是,美国人考虑的是,口号和决策的一致性到底有多大?中国怎么去落实这些理念?
周世俭: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在美国,经常被人问:“你是日本人吗?”“不是”。接着会问:“是韩国人吗?”然后是“是台湾人吗?”最后才问是中国人吗?现在不同了,有时甚至反过来问。那时,我带着代表团出国,常被人盘问来盘问去。现在情况变了,中国人有钱了。前年我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碰到三四十个中国人,可能是劳务人员,每个人提两大兜XO洋酒,称回家了得买点东西,其它的都不新鲜了,就买洋酒,回到家请几桌,客人随便喝。虽然他们不懂洋酒如何品茗,但至少说明他们有钱了。上次我去加拿大,我太太让我买芦荟化妆品。随行人员说,周教授见多识广,大家都跟着我买。我们把第一个店的芦荟产品买光了。第一个商店就把我们介绍到另一个商店。当我们走进这个商店的时候,所有售货员都鼓掌欢迎我们。芦荟产品都已经准备好了。中国这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中国人的钱包里确实有钱了。外国人再怎么挑毛病,他也不敢不承认这一点,外国再怎么说中国不好,也不敢挡中国人去旅游。但中国实力提高后紧接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形象提升的问题。
张在元:一座城市、一个国境线上的边关、一个人都可以作为确定国家形象的依据。国家形象的宏观载体是这个国家的城市与建筑。这不仅仅在于恢弘的尺度及其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流露于城市环境的细节。华盛顿白宫边上有一片“原始森林”,我工作间隙在那里吃面包,突然一群小松鼠围过来要与我“共进午餐”。这不是童话世界,也不是在深山老林,而是在一个大国首都的心脏城区。我们经常说人与自然和谐的程度可以代表一个现代国家的文明程度,而华盛顿中心森林和小松鼠的故事意味着什么呢?对国家形象可以谈得非常有高度,但落实到具体的细节,我们又是什么感受呢?
金灿荣:关于中国形象,我想说三点:一是复杂的。这么大的国家,内部的矛盾这么多,问题和优势又都搅在一起,千万不要期待某一天中国形象普遍都比较好。最好的情况就是让大家都认识到中国情况比较复杂,不容易解读。如果他们知道不能用美国式的简单逻辑来推论中国的问题,目标就达到了。中国的问题太复杂了,对中国问题妄下结论是很可笑的。二是变动的。欧洲早期启蒙时期对中国的评价非常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巨人形象一落千丈。到现在为止,中国形象基本回归正常状态。三是多元的。美国人常说,一百个美国人眼里会有一百个美国。同样,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形象,肯定也是这样。
如何理解中国形象
周世俭:马上又是新年了,外国人最喜欢中国挂历,但画面不是高楼大厦或美女,而是故宫的藏画。去年去美国,带了紫砂壶送给一批美国政要,包括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前国务卿鲍威尔,他们都非常高兴。鲍威尔还写信来表示感谢。现在看来,外国人稀罕的中国的东西,可能正是我们在想方设法抛弃的东西。而恰恰是那些他们稀罕的中国的东西却能构筑中国正面的形象。比如熊猫,我在美国生活近5年,美国电视新闻里,只要是熊猫的消息肯定是头条消息,然后才是美国总统演说。总部设在英国的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标志、华盛顿地铁车票的图案都是熊猫,而我们办奥运会,却用福娃。细想这形象从哪来?有人说是日本阿童木。阿童木源于美国超人。而阿童木、超人的原型都是孙悟空,上天入地,惩恶扬善。人家拿了去用,我们却不用。
张在元:从城市角度理解国家形象,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信仰与尊严。近25年,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上去了,但人们的建筑与城市信仰却在下降,甚至在崩溃。时下城市东西南北趋同性蔓延,体现地方与国家特色的风格却如此淡薄。中国人文资源丰富,但相当多城市却视而不见、甚至妄自菲薄,清一色向“舶来文化”一边倒。到美国匆匆转一圈,看到市中心那么多高楼,回国后马上批高楼项目,结果城市文化大伤元气。美国朋友说,进入网络时代的美国盖高楼极其慎重,而中国却在一味追求高楼,在相当程度上这是一种政绩与商业欲望的片面象征,甚至是虚荣心与盲目跟风的表现。北京三元桥的建筑工地广告牌上写着正在施工的高层建筑是“国门形象”。但人们看到那些高楼的造型却感到疑惑:这些建筑能代表中国的国门形象吗?在美国城市的高层建筑群里不难发现太多类似建筑的“身影”,中国人能够站在这些自我标榜的“国门形象”大楼面前产生国家自豪感吗?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中国城市有5000年历史。但体现中国城市文化连续性而又真正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新城市形象至今是否形成?结论并不明确。基点可以归结为缺乏国家建筑与城市信仰。反之,基于国家建筑信仰创作的拥有文化生命力的新建筑能够体现国家形象及其尊严。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全部由日本建筑师设计,体现出新一代日本人的信仰,从而树立了战后日本的国家新形象。二是冲突与融合。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并存。在文化冲突中保持自我存在的前提是保持城市自信。北京楼盘70%是洋名,在一定程度上正凸现中国城市普遍缺乏文化自信。三是区别与识别。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区别性与识别性,才能塑造体现国家形象的城市形象。
陈雅莉:不少外国人跟我说,他们担心中国形象变得负面,中国会不会变成经济动物?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思想,没有尊严,没有自身的个性,缺乏信仰,只能被别人认为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世界不会尊敬一个没有文化、完全物质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