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七彩墨,静、沉、深、远,因何生艺。呼一口长气,叹一声短息,千姿百态都在心中。内心冲突如山秃水断,情意协同似画笔流畅。赏画是心领神会之间的大美大善,是去尽浮躁的享受,返璞归真的充实。
清代画家王时敏,古稀之年也曾经患过咳嗽之疾,整天咳嗽不止。他的学生王石谷见老师服用所有的药方都没有效果,便仿照元代画家王蒙画了一幅《溪山红树图》送给老师。王时敏玩味数日,咳嗽气急的症状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高兴之余,便在这幅画上题了一段话:“余时方苦咳,得此饱玩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昔人檄文愈头风,良不虚也。”
唐代绘画家张彦远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功同。”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内伤脏腑气血,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而变生疾病,人们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使气血阴阳保持平衡,达到缓解或者消除疾病的目的。而赏画正是通过绘画的风格、布局、色彩、立意等,激发观赏者的想像、静思、沉迷、回味,来达到调整人体紊乱生物钟的目的。
清王翚溪山红树图
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曾在南京营造别墅“芥子园”,并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编绘画谱。画谱成书出版之时,即以《芥子园画谱》名之。此画谱堪称中国画的教科书。在中国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者,备受时人赞赏。光绪十三年,何镛在所作后序中写道:“一病经年,面对此谱,颇得卧游之乐。”并题联云:“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
《芥子园画谱》山水
可见,在那尺幅之内,方寸之间,不但充满着无限生机和高尚的情趣,而且蕴藏着人们难以想象的秘密。从画在我眼前到画在我心中,再到我在画作中,进而融入画里画外的美好,发现自我,升华自我。
《芥子园画谱》山水的整体画面,首先一个“静”字潜于画中;再看线条色彩隐有动感。动静之间情志互见,动静之合启迪认知。以画作为客体,促进主体的人格平衡、心智健全。
好画不厌百看。彩笔墨色会一点一点地蜕变,而浮出一个“沉”字。花点时间,悄悄地沉入画作之中,动摇、解离非适应性纠结,唤醒适应性自我,主导人生。
市井中熙熙攘攘,进去出来之时,多少会需要享个静福。随意地看看,引你树下猜鸣,暂离纷扰,溪边缓步,图个放松,恰好意静心宽。
思天生山水,悟我从哪来,阅地育花草,问何去何从。深入画中以作镜像,比较画外发现自我,为解析自我敞开艺术之门。画有品类何分高下,人在画中是否自知。浮起来盼着,沉下去不知,沉也浮也画而已。
眼前的画意骋千里,掩去色彩的线条飘着些许轻愁。画中以轻愁推开近忧,把祈盼的美好远景向你推来。远景连着背景,心已怀远,走的更远。
文案:李鹏
编辑:伍国辉 钟定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