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日报、贵州改革、天眼新闻报道了我校纪委书记邬卫东的“将军山”阻击战事迹,详情如下:
【打赢两场战役群英谱】邬卫东:
将军山医院的光与热
2020年伊始,绝大多数国人未曾想到是这样一场抗疫战争将我们凝聚在一起,一同修行一个关于新冠肺炎笼罩下的人生命题。
▲贵州省将军山医院管理工作组副组长,将军山医院
临时党委副书记,院长邬卫东
邬卫东也未曾想到,离开卫生系统到贵州师范学院工作的他,会重披“战袍”,会同来自由全省91家医院410名医护组成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团队,在贵州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与疫魔展开正面较量。
3月16日,将军山捷报传出:收治的112个病人全部治愈出院。至此,贵州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在将军山的双“零”战绩下,疫情阴霾滋生的迷离与惊慌,在贵州正渐弱消散。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越过寒冬,走进这个迟来的春天,在每个清晨如期醒来,生不易,活着真好!
而支撑一个个病患、一个个普通人生命之钟继续摆动的,正是 “邬卫东”们的爱与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是医者的使命,是平凡人的大义。
布局将军山
疫情蔓延之初,一张描绘疫情分布的地图在网络广为流传。
地图上,川渝、湖南、广西、云南五省市已呈深红色,而紧紧包围在中心的贵州,仍然保持着较浅的红色。根据地图设置,红色越浅,确认感染者越少。
“贵州式冷幽默”称这是折耳根护体。
在未知的恐惧下,尚能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是幸事。
可现实远比想象的更残酷。
2019年,贵州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7000公里、跃身全国高铁十大枢纽、“一干十一支”机场遍布全省。
便利的交通,让贵州处于西南交通枢纽、中西部出海通道咽喉地位。这也意味着贵州不可能独善其身。
同时,年末新春,正是贵州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高峰,而这些都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最大风险点。
因此,在这场疫情阻击防守战中,贵州必须“早起身、主动出击、快速反应”。
▲建设中的将军山医院
1月21日,贵州报告首例疑似病例,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门学习总书记指示,成立了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的疫情领导工作小组,明确提出四“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蔓延。同时,定点救治医院的扩容升级工作迅速部署启动。
省疫情领导工作小组选择了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大水沟院区(也就是后来的“将军山”),作为决胜的“制高阵地”:一边新建病房,一边收治患者,两条‘战线’同时拉开,同时打响。
棋局已步,只等执子人。
接掌“帅印”
10天后的1月31日,贵阳,雨,就在这一天,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确诊数据是11791例。贵州已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9例,早在1月24日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在加急扩容改建将军山医院,该院边建设的同时已收治了8名新冠肺炎患者。
▲邬卫东巡视施工现场
绵绵雨雾笼罩下,将军山凉凉如冰窟,抬眼处,皆是寒意朦胧。
扩建的工地上,迷雾重重,重工机械持续甭发的作业声,沉闷中透着些许急躁,正如此时的贵州疫情。
时间回拨到1月29日下午6点52分。
一通急电,中断了邬卫东和家人在三亚的春节。
“省委研究决定,请你速回参加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医院的建设和救治工作。”来电的是贵州省卫健委副主任安仕海,他代表贵州省卫健委通知邬卫东火速上岗将军山。
这个通知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早在6天前,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时,和SARS、禽流感、甲流等做过斗争,有着16年医务管理经验的邬卫东就敏锐预见“此次很棘手”,作为医者自己不能袖手旁观。
“记住‘零感染,零死亡’。”92秒通话后,邬卫东开始着手准备回贵阳。在邬卫东看来,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反复强调的“双零”。不是不近人情的机械命令,而是对生命的尊崇与热爱,这也意味着在这场战役中,一线医护必将得到来自全省各级、各行各业,最强最有力的支持。
1月30日清晨,邬卫东自驾车从三亚出发。副驾上是他心爱的女儿,因为不放心爸爸一个人长途开车,她作为轮班驾驶员随行。
“这个病看起来还是比较凶,你回去要注意安全。”临行前,85岁的母亲,送到楼下,叮嘱儿子。
1500公里,20多小时连夜奔袭。
1月31日早上7时许,邬卫东抵达将军山。
定下战术
一边是病人救治,一边是新院区建设。
两项任务,都在与时间和死神赛跑。
▲召开医院管理小组扩大会
没有套话套路,下午一点,邬卫东主持召开上山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短短30分钟,定下基本战术:一切以医疗为核心,以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为重点”;按照一个标准病房的建制需要,把省卫健委抽调到位的医务人员,合理配置成两个医疗组和一个预备组,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每个组合理安排中医医师。
会议结束,邬卫东穿上防护服,一头扎进隔离病区摸底数。
▲1月31日,邬卫东到老病区看望患者和医务人员后
与当班医务人员合影
“新的病区修起来最快也要10天,我必须清楚在这10天内,老病区的收治能力和救治水平。”在邬卫东看来,只有自己亲自进入病区调研摸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统筹医院管理,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基础。
当晚,行政楼临时改装的宿舍,没有空调暖气,医护们和衣而睡。
小床上,已经43个小时没有合眼,忙碌一天的邬卫东却毫无睡意,日间的情形在脑子里不断闪现。
将军山是战疫最前线,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这一天,院区内,施工队、土建方、医务人员、媒体记者……各路人马涌入,最多时足足有4000人挤在将军山。他们从哪来?有没有从疫区来的?接触过武汉人员没有?有没有病毒携带者……一个个问题接连蹦出。
形势决定战术,将军山的情况决定“重治疗更重防范”。
▲与同事优化病房设计方案
邬卫东当即意识到,当务之急必须加强个人防护知识和院感知识培训;加强防护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实现零感染的最关键一步。
事实上,在日间,邬卫东就已向贵州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地主任、贵州省人民医院院感染科主任杨怀请求协助。
“必须在脑子里植入院感防控意识。”2月1日,邬卫东和杨怀就如何加强个人的防护和医院感染管理,开展了7场院感培训。同时个人防护和医院感染培训考核也作为“通行证”,确保培训合格一个上岗一个,还运用“荧石云”手机终端对医务人员高风险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指导,确保了“医护零感染”。
暖男“发飙”
2月2日,贵州新增病例8例,累计报告病例46例,将军山的病人,从8个增至20多个。
压力随着数字攀升增大。
2月15日,医护眼里一直笑眯眯气定神闲的邬卫东,竟发了飙。
“要不要撺掇邬院长也去写张心愿签,正确释放压力?”几个年轻医护当时私下商量。
冷静、有条不紊……人们总是看惯了医生体面的样子。但在凶险的疫情面前,医生也有脆弱……
▲邬卫东与将军山医院管理工作组副组长、将军山医院临时党委书记陈霏商讨工作(左:陈霏 右:邬卫东)
作为“过来人”,邬卫东清楚,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要懂得释放情绪减压。因此,上将军山后,他便向临时党委书记陈霏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陈书记在行政楼划出了一面心愿墙,供医护们抒发感想,释放情绪。如今去看,近百张彩色许愿便签,有序组合在造型成“水墨树”的主干上,如春花绽放。
除了考虑医护情绪问题,邬卫东还特别在意病患的心理状态。他认为,打赢这场仗,也需要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对手。因此,在将军山,他不仅安排心理医生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还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创新,将病区命名为寓意美好的“阳光屋”“春泽居”“生命苑”等,以此增强患者的信心。
在将军山,能让邬卫东发飙的事情,只能是治病救人的“生死”事。
2月15日晚8点,还在处理各种事务的邬卫东接到后勤处张谦处长打来电话,按照负压病房新建的新病区投入使用前进行第一次负压测试,可结果“失败”。
设计方、施工方进行紧急维护,晚11点再次压力测试,“又失败”。
▲负压ICU启用前,现场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2月16日清晨7点,邬卫东就第一个进入负压病区检查负压检测失败原因,并紧急主持召开设计方、施工方和医疗三方协调会议,研究分析压力测试失败原因,做好启动紧急情况下收治病人预案准备。他同时要求施工方,为了确保负压病房测压准确可靠,必须每一间病房各区均进行打孔检测。
晚上十点,负责施工方还说:“点太多,还要打洞,一天一夜都测不完。”
“我只要结果!”邬卫东第一次在电话里生硬回答,差点摔了电话。
对于当时的情况,办公室负责人周光荣认为“没有办法不上火”。因为负压值不达标,可能会造成病区的空气倒流或乱串,如果空气倒流,就会造成清洁区污染,就意味着医生的感染风险增大。
不过,压住急火后,邬卫东又赶紧组织召开各部门协调会,准备启动应急预案,做最坏的打算。
邬卫东认为,要做最坏的打算,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草木皆兵
2月19日,邬卫东在将军山的第一次早睡,却也是凌晨时分。
“邬院长,快,出大事了,护士站没有负压。”凌晨4点53分,院总值班周光荣一通急电,将邬卫东惊醒。
“当时,我一下子惊醒,坐了起来,迷迷糊糊中没有听清哪里没有负压。”
邬卫东一边强制自己清醒,一边帮边询问周光荣。
“我说你等一下,你说什么地方没有负压?”周光荣再次急吼吼地说,“值班护士说护士站没有负压。” 邬卫东听到这句话后一下就就笑了。原来,护士站本来就应该是正压,而病人所在的病室才是负压。
对这场乌龙,周光荣解释说“是自己紧张过头了”。当时接到电话时说“没有负压”,他脑子瞬间就冒出了“空气倒流,医护感染,朝夕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们被病毒摧残”的残酷画面,所以这才着急汇报。
“怕延误战机,所以才有了这场‘草木皆兵’的乌龙。”院感科主任周旋说,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警惕性、快速做出反映,是将军山的常态。
全面攻坚
回溯在和疫魔全面交战的难点,邬卫东反复提及“2月19日之前”、“部分病人核酸转阴难”这两个点。
2月19日之前,施工中的将军山呈半开放状态,在动态中防控,难度巨大,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同时,老院区还没法收治危重病人,ICU无法启用;此外,全国各地的医疗物资纷纷告急,将军山的口罩和防护服库存量也一度为“0”。
“当时的情况,仅是加强个人防护和院感培训显然还不够。”邬卫东决定将院区进行分区分类管理,每天严格进行消杀流程,每天两次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对所有人进行核酸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人员情况。设立隔离带,严格限制人员交叉流动,尤其是病人收治区域与行政办公区、施工区之间,在物理上进行硬隔断。
2月3日,将军山第一批3例病人治愈出院;到2月27日时,累计治愈出院63人。
“然后就进入一个瓶颈期,部分病人核酸转阴难。”邬卫东说,当时剩下的40多名患者,尽管他们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实施治疗,还紧密结合中医中药,可患者核酸检测就是不转阴,尤其是几个家族性集聚性群体,病程超过一个月,所有的抗病毒治疗措施、药物都按照方案穷尽所有,结果还是阳性。
▲邬卫东与专家研究患者治疗方案
请驻点专家、省级专家多次组织会诊、综合分析情况后,大家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国内治疗效果较好、治愈较高的安徽、云南、浙江、上海等地,请教当地专家同行,同时主动联系中科院李兰娟院士团队,请他们派出专家组到医院指导,开展研究。最终确定“一人一日一策一对比”的个性化综合诊疗策略,精准施治。
3月7日,再见曙光,又有2例顽固病例核酸转阴治愈出院。核酸转阴难问题破解,将军山进行快速“清零”战。
慎终如始
3月15日,“清零”前夜,将军山只剩下最后一名患者。
“这24小时太难熬了。”邬卫东介绍,这个病人此前初次检测结果阴性,按照国家卫健委的治愈出院标准,间隔24小时再次核酸检测阴性,体温正常3天以上,临床症状消失,血象正常,胸部CT病灶明显吸收或消失,即达到出院标准。所以,自采样后,全院就一直紧张地期待,直到晚上接到实验室报告——“阴性”,病人达到出院标准,终于“清零”,病房医务人员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3月16日,将军山医院举行“清零”仪式现场
3月16日,最后1名患者治愈出院,医院“清零”。
贵州从病痛走向复苏,城市的生命脉搏,跳动越来越有力。
而在都匀,邬卫东妻子的外婆,生命却在惊蛰到来前止息。疫情期间,一切从简,外婆的遗体迅速火化,只有妻子和女儿深夜赶了回去,而邬卫东依然坚守在将军山。因为作为一名医者,当穿上这身白色“铠甲”的时候,就注定要与疫情决战到底,有更多生命需要医者的照护,这些生命依然鲜活。
现在,很多人幸福的回家了,而邬卫东和他的战友们,还依然坚守在将军山。
▲将军山医院举行“清零”当日,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清零”不等于零风险,贵州目前还处于三级应急响应状态,虽然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境外输入性防控压力很大,种种风险仍然存在。
邬卫东认为,越是接近胜利的最后关头,越不能松懈麻痹和心存侥幸,警惕性不能降,严要求不能降,执行力不能降,将军山医院,将继续做好随时应战准备。
谷雨将至,春去也,不负人间四月天。
《师院印迹》征集原创作品啦
欢迎将你的原创文字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到邮箱dwxcb@gznc.edu.cn
(也欢迎大家给文字配上美图,或自己优美动情的声音,一同发送哦)
标题格式为:【师院印迹】姓名+手机号码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出品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改革
文字|何永利
编辑| 苏致龙
责编| 邹晓青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华中师范大学 以“师”之名 同心抗疫
春天很好,只是很想你!
@GZEUer,快来打卡师院新晋“主播”老师!
点亮在看为师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