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学院介绍
教育学院有着光荣而悠久的历史,发端于1931年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历史上著名的八大教授许椿生、王培祚等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2006年,更名为教育学院。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50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计划2人。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教育技术学。学院拥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心理学、教育学2个硕士一级学科和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现代教育技术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教育硕士实践基地2个,河北省人文建设基地1个。
学院已初步建成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他们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学院也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优秀的工作人员。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建有脑电、眼动与阅读、行为观察、心理测评、创新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数字化资源开发等等14个专业实验室,学院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同美国、日本、瑞士、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增强社会影响力”是学院办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近些年,学院继续教育规模与质量稳步提高;在承担大量的国培、省培、委托培训等工作中,创立的“课堂引领为主,课外延伸为辅,学员自主研讨”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收效显著,彰显了学院在教育服务社会上独有的特色。
专业简介
教育学专业
培养目标
教育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相关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一)践行师德,具有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
(二)学会教学,具备扎实知识和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学会育人,能有效进行班级指导,实现综合育人;
(四)学会发展,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善于反思研究和交流合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五)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学制及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及spss应用、中国教育史、教学论、教育原理、发展心理学、外国教育史、德育原理、课程论、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管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特殊教育概论等。
就业去向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
(1)直接考研。这是很多教育学专业学生的选择,通过攻读教育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未来适应更高层次的岗位。
(2)到中小学校工作。随着中小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学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校工作。
(3)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到报刊杂志和出版社、咨询组织工作,也可以进入各种私人或民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中从事教育咨询、辅导培训和教务教管之类的工作。
专业特色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教育学就是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育的一门学问。具体地说,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和目的、教育原则等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在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本专业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为人的发展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本专业学习者可以更快、更自由地获得其他方面的持续发展。
微格教室录课
职业素养之硬笔字
到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见习
职业素养之黑板字
心理学专业(师范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具体培养如下: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系统地掌握和熟练运用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针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原理、方法与技术,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相关技能,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培养要求
(一)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具有从教意愿,认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专业知识
扎实掌握心理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心理学核心素养内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念、伦理原则、方法与技术;基本掌握心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方法。
(三)教学知识
学习学科相关知识能理解并初步运用,能整合形成心理学科的教学知识。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步习得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技术
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心理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五)科研与教研
熟练掌握心理学科研方法;熟练应用心理学仪器使用,能够使用心理学软件编程和处理数据;熟练掌握心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能独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能够撰写符合规范的专业学术论文并进行学术交流。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科研的技能,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六)班级管理与综合育人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具有全程育人、立体育人意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自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有机进行育人活动,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七)学习能力与国际视野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心理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加工和应用国内外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
(八)沟通交流能力
具有较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包括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准确、规范的书面撰写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进行一定程度地听说读写译。掌握人的心理活动和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与基本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九)创新创业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制及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审核总学分166学分,其中收费学分155学分,免费学分包括11学分素质类课程,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科研方法、青少年心理辅导、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学。
就业去向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机构的心理教育与咨询专员,教育与心理相关的出版单位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
专业特色
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结合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和顶岗实习,强调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并重,重点强化在中小学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小组曾被团省委授予“首届河北省百支大中学生优秀社团”。
在正定256医院实习
在医大一院实习
读书交流会
为消防官兵团体辅导
应用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基础牢、视野宽、能创新的心理学专业复合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系统地掌握和熟练运用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能够针对现实中的心理学相关问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够普及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对心理异常进行发现识别、测量和初步诊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及生涯规划的原理、方法与技术;能够将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熟练应用于教育、医疗、管理等实际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社会心理服务等心理学相关工作。
培养要求
(一)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
培养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基础牢、视野宽、能创新的心理学专业复合人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民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有较好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认同。有从事心理学专业工作的意愿。能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践行者和建设者。
(二)专业知识
掌握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思想与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心理学核心素养内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与治疗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伦理原则、方法与技术;掌握人力资源和临床治疗等专业领域的基本应用技术。
(三)科研技术
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范式;能较熟练的使用心理学研究的相关仪器,能够使用心理学软件编程和处理数据;熟练掌握心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能够撰写符合规范的专业学术论文,能进行心理学的学术交流。
(四)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相关技术
学习心理学社会服务的基础知识。能很好的理解、整合心理学的学科知识,并运用于学校、管理及咨询服务的相关领域中。掌握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及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在心理学科课堂教学的应用方法和技能,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和自我教学反思。
(五)其他应用领域中的心理学相关技术
掌握心理咨询中不同流派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各种咨询方法和技术。掌握对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分析与诊断,掌握咨询心理学的相应知识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心理实践能力的知识与技能。能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能指导个体进行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六)学习能力与国际视野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心理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加工和应用国内外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
(七)沟通交往能力和良好身心素质
具有较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包括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准确、规范的书面撰写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进行一定程度地听说读写,善于与人沟通。掌握人的心理活动和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与基本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创新创业与团队协作
能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具有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制及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审核总学分166学分,其中收费学分155学分,免费学分包括11学分素质类课程,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变态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科研方法、人格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
就业去向
心理教育与咨询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广告传媒和市场营销等企业部门、公安局和监狱等司法系统的心理学工作者。
专业特色
通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结合教育机构和临床咨询实习,强调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技能,根据心理应用的重要工作领域,培养专门人才。
团体辅导之命题绘画
读书交流会
沙盘咨询与治疗实验室
教育学院张志杰院长指导学生做脑电实验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点培养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及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各级社区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辅助管理人员。为学习者将来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教育管理研究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并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并初步具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素养,具备进行教育和管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时也为报考管理类、教育类研究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掌握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部分与管理、教育教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二)熟悉我国的教育制度、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三)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具有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教学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五)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教育管理能力。
学制及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学校管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法学、教育行政学、领导科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经济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及spss应用、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
就业去向
在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教学工作;考取研究生(多名学子考入南开大学、东北师大,北京科大,华东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等);考取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专业特色
突出教育管理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并通过顶岗实习和中小学教育见习,提高学生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认识和体会。课程设置充分体现教育管理特色,培养管理能力,又重视基础,为将来继续深造做准备。同时,本专业也面向中小学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开设相应课程,满足学习者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兴趣与需要。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科学素养,较高的教学和育人水平,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扎实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技术学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教学设计等技术,能够对数字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对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引领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依照国家师范类本科教学标准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践行师德规范、具有教育情怀、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一)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教育技术专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教师教育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二) 熟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掌握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及艺术相关基础知识。
(三)初步掌握课件制作技能、网页设计技能、数字影像制作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管理、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及评价技能等。
(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及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具有积极的教学实践体验。
(五) 能够针对教育教学领域的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对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能够理解和表达其局限性。
(六)能够基于教育技术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教育信息化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七)能够就教育技术专业的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对自己的建议能够清晰表达等。
(八)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明确自我角色并与其他个体、团队成员协作,以实现过程优化。
学制及授予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不得低于166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学习科学与技术、媒体理论与实践、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管理等。
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教育电声技术、教育电视系统、数码摄影平面设计等。
专业课程包括:面向对象设计、动态网页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法、教学技能训练、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教育电视节目编制、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游戏设计、思维训练方法、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制作、虚拟现实技术等。
就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进入中小学校、大专院校、各地市教育局、部委机关、部队、厂矿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广告宣传、影视制作、数字媒体开发、在线教育领域、新媒体运营等部门。主要就业岗位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电教管理、课题研究、网络信息管理、教育信息化建设、影视节目制作、平面设计、网页制作、企业职工培训、在线课程设计以及机器人教学、创客教育活动指导等。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学、教育类、心理类以及计算机类、电子类、数字媒体类等。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报考相应岗位公务员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专业特色
本专业创办较早,历史积淀深厚,培养方案、师资力量、教学实践环境等都比较完善;基础课程扎实,学风优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继承专业优良传统基础上又不断创新,不断吸收教育科学研究、信息科学研究的新的理论与技术及专业实践中的新的研究成果,如引入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微课、慕课等研究不断拓宽研究领域。
科技创新
证
书
教育学院学生获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
创青春省级奖励
学术交流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北卡罗莱纳大学
Bill McDiarmid教授在教育学院
进行学术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在
教育学院进行学术做交流
教育学院闫书昌教授在
心理学高端论坛作学术报告
社会实践
2017年教育学院共组建180多支
寒暑假社会实践队,
组织300余名青年
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秦皇岛“向阳心晴”
调研实践队
“向阳心晴”秦皇岛实践队荣获“石家庄市先进小分队”荣誉称号。
爱心行动队
教育学院社会实践
成果展
志愿服务
“师大文明风,
礼仪我心中”
校园文明使者
“心手相约,
温暖夕阳”
敬老院品牌活动
“青春践行十九大,青年文明志愿行”宣讲会
“感恩知识,整理图书”
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特色活动
第二课堂工程颁奖仪式
本科毕业生德育论文汇编集
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
连续十三年开展本科生学研结合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程
本科生导师制
朋辈交流会
第一届创业培训班
学院品牌活动
“寻找身边的榜样”颁奖典礼
班级学风建设交流大会
2018年“接力考研”经验分享会
“新青年·新课堂”模拟授课大赛
“青春新时代,说出新里话”
主题演讲比赛
“茁茁青芽·盎然芳华”文艺晚会
河北师范大学第十届“美丽人生”
校园心理剧大赛,
我院《照进角落的光》荣获一等奖
在2018年春季运动会中荣获
“体育道德风尚奖”
教育学院健美操队
教育学院男子排球队
资料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