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地震学会地磁卫星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灾害与防灾学报》、《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编委,防灾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项目评审专家,潍坊市政府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员。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算法设计、软件工程、灾害监测与评价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教材2部,主持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软件登记7项。从教感言:因材施教育英才!
往昔记忆,教师之感
每年到九月十日,我总是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祝老师节日快乐,敬祝老师身体健康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照耀万千学子的指路明灯!今年又逢教师节,自然又收到了若干的祝福,也再次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和伟大,思绪万千,汇聚笔端,往昔记忆,体会满满。
教师职业很光荣,我很喜欢
我是一名60后,孩提时赶上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但在我开始上学的时候,“文革” 已经接近尾声,因此算是受影响不深。由于家庭的熏陶,从小热爱学习,家里祖辈和父辈留下的一些图书,如《动物学》、《植物学》 、《苦菜花》 、《水浒》、《岳飞传》等都看了多遍。由于父母、姑姑、堂哥等家族中多人从事教育行业,所以从小对教师这个职业就特别喜欢,总觉得自己将来也应该成为其中的一员。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各个教育阶段,一路走来, 当教师这颗“初心”一直没忘,也一直是这样努力奋斗的。我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这不是表面的喜欢,而是深人到骨子里的喜欢。尤其是在每年九月份面对新同学的时候,教师的幸福感、使命感就油然而生,感到热血沸腾,深深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心境。
全心全意育英才,我有耐心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青年学生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拥有美好的未来。但需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他们学知识,教导他们做个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牢记教师的“使命”,为祖国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大学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步入成年, 但更多的是莽撞、少知、彷煌和迷茫的少年,他们就像块璞玉, 不加以雕琢就会湮灭甚至废掉!对待这样一群大孩子们, 不仅要教育他们、引导他们,更需要的是耐心。对待好学生,一定要培养好,指导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如2009级的王俊杰同学,成绩几乎年年都是第一,对知识理解快, 悟性高,动手能力也强,我鼓励他一直读下去,帮他联系了哈工大的老师,目前博士即将答辩毕业;指导了若干届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系统设计员、程序开发者、项目管理员等,他们已成为或者正在成为各自岗位的中坚。对待学习成绩较差,以及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积极开导他们,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好好学习,心胸放开,做社会有用的人。如2015级的某同学,在大四的时候有多门挂科,毕业设计找我指导,交流中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都不知,而且还有轻度抑郁。我通过多方了解,他的情况,耐心与他交流,分析遇到的问题,指导学习。
持之以恒做教育,我还拼搏
从事教育事业已经30年了,为社会输送的高级人才有几千人,既有一些自豪,也有一些恐惧。自豪的是从事了一项自己喜欢的职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 在各行各业中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恐惧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到追随知识更新有些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唯恐耽搁了学生的学业,但,既然从事了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就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会的努力学,不懂的勇敢问,积极主动地跟踪国内外最新的知识理论和专业技术,将教学、科研融合一起,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为根本,教学科研相长,为了祖国的人才培养,再接再厉,继续拼搏!
编辑:刘红杰
排版:梁丽月
校对:赵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