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理工奋进之笔(九)
为贯彻落实学院四届理事会三次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学院内涵发展,9月28日,国际教育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及相关人事任命仪式在行政楼309会议室举行。
院长苏群主持任命仪式,党委书记陈英云宣布人事任命决定,理事长李敬来博士为受聘学科带头人及院长颁发任命书。随后,受聘人员先后做表态发言。
经学院研究决定,曹志明担任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带头人、院长;孙时彬担任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兼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金春花担任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兼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冯莹莹担任国际教育学院日语专业主任;朴红女担任国际教育学院朝鲜语专业主任。
受聘学科带头人简介
曹志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次赴日学习研究,1998年至1999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共同研究日本文学(国家教育部派遣),2005年至2016年任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日本语言文学,省人事厅)。出版专著五部,合著一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刊物13篇。主持日本近代文学史CAI课件项目、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日本作家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等。
孙时彬,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青少年教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2004年评聘为教授。多年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经验。曾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优质一等奖、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等奖项和荣誉多项。出版专著《从地层深处走来——孙少山论》和主编教材《大学语文》等多部,发表教学科研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省社科及厅局级和横向科研课题多项。
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带头人、院长曹志明
感谢理事长及学院对我的信任和重托,让我再次担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这一重要职务,我一定不负重托,履行使命。
国际教育学院服务于“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国际化平台。教学以教师为本,学院将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建设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立足岗位提升学历和职称结构,按专业建设要求选拔教师进修学习。
学科是专业建设的龙头,是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科研在学科建设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将鼓励教师搞科研,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提高。还要走出去,积极与国外著名高校建立国际合作办学,进行教师交流互访,加强国际教育学院教学改革,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兼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孙时彬
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秉承务实、创新、求效的工作理念,敢于担当,协助院长把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好。
我将坚持内涵式发展,在学生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把质量作为教学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一支积极投身于科研、争当教学能手的教师队伍;一支努力奋进具有道德和学科素养的学生队伍。
作为教研室主任,我将与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的同仁们齐心协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把本学科打造成一支教学和科研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良团队,提升专业知名度和校内外影响力。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兼国际交流中心主任金春花
感谢理事长及各位领导的鼓励和信任,在理事长架构振兴崛起国际交流学院之际,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深感荣幸和压力。我将把企业工作和一线外语教学经验与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个人工作优势,为学院的国际教育交流贡献力量。我一定会配合好两位院长,做好本职工作,全力完成好各项任务。
理事长李敬来博士表示,为更好地落实学院“创新拉动、强队伍、调结构、重质量、细管理、特色突破”的治校方略,院长团队和党委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引进高端人才,调整组织构架,各部门的工作大有起色。最近,学院相继出台进一步落实理事会精神的决定和文件,并提出具体措施,学院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有了新变化和新面貌。
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远东理工的办学史上,有着优良的传统,特别在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3位院长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经验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国际教育学院振兴崛起奠定了良好的构架基础。希望大家从现状出发审时度势,把挑战变成动力,转化为机遇,凝心聚力弘扬正气,在新形势下做出新业绩,用大格局思考发展,利用优质资源再为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品牌建设做出贡献。
国际教育学院“中考”成果汇报
近三学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10项;专利4项;教材专著、译著10部;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论著34篇(部)。学生各类获奖64项,等级证书117项。
文字 | 刘 旭
图片 | 李泊蓉
编辑 | 赵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