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范 与 成 绩 并 存
风 格 与 实 力 同 在
体院简介
南昌工学院体育学院以健康中国体育育人为培养目标,学院设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社会体育(专科),体育学院下设运动训练、健身操舞类、球类、民族传统体育、大学体育、体育科学理论与电子竞技六个教研室,主要承担体育学院本专科的专业课程和全校普通专业的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和群众体育工作。
网球场
体育场
师资力量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兼任教师1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5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3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江西分联盟盟主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人,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2017年江西省本科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二、微课单项第一的好成绩。2017年被江西省体育科学协会授予“十二五少数民族研究”先进单位、“中国电子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专业介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要面向社会体育行业的足球方向及健身方向,重点瞄准江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等职业,掌握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经营与开发、群体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以及体育教学、科研等知识;具备足球运动技术与技能指导、足球运动赛事管理、足球运动康复、足球裁判、足球项目推广及大众健身指导、民族传统体育舞蹈,民族传统武术等技术技能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四个大类为主岗位对接,中小学体育教师(足球方向),大众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经营健身俱乐部、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需求组建专业链,重点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足球教练员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身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中小学校为依托,瞄准足球教练员市场需求,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运行与管理,足球俱乐部教练、中小学校园足球教练人才不足问题。
开设课程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知识教育体系课程和技术技能体系课程。知识教育体系即理论知识课程群,考虑到作为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必须具备较扎实的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素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需要。所以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公共关系、学校体育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法学等13门相关学科理论课程。技术技能课程群主要是以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心理素质为目的。共设置了15门课程,课程主要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专业实践类课程。
社会体育(专科)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要面向体育行业的足球方向及健身方向,重点瞄准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职业,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咨询指导等技术技能,理论够用、技能实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三个大类为主岗位对接,大众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经营健身俱乐部、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需求组建专业链,重点培养足球教练员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身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为依托,瞄准足球教练员市场需求,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运行与管理,足球俱乐部足球教练人才不足问题。
开设课程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知识教育体系课程和技术技能体系课程。知识教育体系即理论知识课程群,考虑到作为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必须具备较扎实的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素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需要。所以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公共关系、学校体育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法学等12门相关学科理论课程。技术技能课程群主要是以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心理素质为目的。共设置了13门课程,课程主要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专业实践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