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院是辽大少数几个从没换过办公场所的院系之一。从1957年建系至今一直在崇山校区西侧的“溯源楼”中。以前这所红楼可没有“溯源楼”这样有“内涵”的名字,老辽大人称其为“红楼”或“生物楼”。其实,这所“生物楼”中从来不只“生物”一家,我来辽大工作是在1988年,那时生物楼由生物系和数学系“分而治之”,数学系在楼的西侧,我们生物系在楼的东侧。数学系搬走后,西侧的一、二层归环境学院使用,楼的其余部分成为生命科学院的办公地点和实验室,直至现在。生物楼承载着一代代“生物人”的希望,也见证了“生物人”六十年勤恳工作、艰苦奋斗的历史。
生物楼几经修缮,如今已经成为辽大使用寿命最长的建筑物之一,并且作为“沈阳市重点保护文物”将永久保留。但是如果你走进楼内,你会发现生物楼内部的格局并没有经历大的改动,原有的实验室多数还在原位,室内的窗子仍然是原来的模样,最主要的是生物楼里的氛围甚至气味从来没有变过。在楼内你见到的仍然是生命科学院教师和学生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清晨,你会看到,伴随着晨曦,一队队学生背着书包走进楼内;一辆辆汽车停在楼前的停车场,行色匆匆的教师快步走进教室或办公地点。傍晚,你会看到,实验室的灯一盏盏点亮,灯光从一扇扇窗子透出,灯光也映出室内年轻人的身影,那是吃过晚饭的研究生又回到了实验室,继续进行白天没有完成的实验。
我最熟悉的是一楼的110基础实验室,那是我教授“植物生理学实验“的课堂。我们实验室从对面的113搬到110室已经有十二个年头,每年的春天,我都会与新一期同学在110一起完成8-10个实验,并且在实验的指导和交流中互相熟悉,相互适应。110实验室是一间朝北的实验室,外墙上爬满了五叶地锦,有些叶子甚至伸到了室内。五叶地锦,学名: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又名爬山虎,为葡萄科地锦属的植物,是垂直绿化主要树种之一。其蔓茎纵横,密布气根,翠叶遍盖如屏,秋后入冬,叶色变红或黄,十分艳丽。不知生物楼最初的五叶地锦是何人栽植,为何栽植,反正现在她已经在生物楼外安下了家,扎下了根,在夏天肆意生长着,与银杏一起,每年秋季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和摄影爱好者。记得有一次做“逆境对植物伤害”实验,我要求学生到室外自己采集植物样品,要求采集自己认识的植物;有几名同学伸手就从窗边取了几片五叶地锦的叶子,我只能暗暗想“你们足够聪明,也足够懒惰”。攀援植物五叶地锦带给我们阴凉和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惊吓”,因为时常有虫子顺着植物爬上实验室的窗台,甚至爬进屋内,这也是我们一楼实验室独有的“风景”。由于朝向的缘故,加上植物的遮挡,110光线比较暗淡,温度也比同楼层南向的房间低上几度;唯一的优点是室内温度变化小,相对平稳,这一点为我们植物生理学实验带来了便利,减少了平衡温度的时间。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走进生物楼,走进110;又从生物楼走出,从辽大走向社会。那些年轻的或者曾经年轻的“生物人”,你们是否还记得生物楼,是否还记得110实验室?是否能回忆起你们做过的实验?在生物楼的经历为你们的人生添彩了吗?
转眼间,我到辽大已三十年,也在生物楼中工作了三十年。我对生物楼有对故乡一样的情愫,它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我来说,生物楼不是故乡,胜似故乡。我想,生物楼对所有辽大“生物人”来说都是一个家园,是不变的家园。
作者:韩阳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教师
编辑:朱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