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共筑中国梦 | 靠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这里率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北方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民族团结共筑中国梦 | 靠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这里率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北方民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脱贫了!在今年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国务院扶贫办公布了这一消息。宁洱由此成为云南省12个率先脱贫摘帽县之一。

时间倒回至2013年,仅有19.5万人口的宁洱县有32个贫困村、36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236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8.22%。2014年以来,宁洱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3.33亿元,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双丰收。

北方民族大学

一个曾经集贫困、边疆、“直过民族”聚居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靠什么率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宁洱人给出的答案是:靠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67年前,普洱各民族兄弟在宁洱县发出了铮铮誓言:“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并刻石铭志。这一宣誓,铸就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北方民族大学

▲哈尼族老人方有富指给记者看他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名字。(来源:人民网)

今天,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征程中,宁洱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这庄严的承诺和誓言,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同心同德、互帮互助、砥砺奋进,闯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团结奋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人带一人,一户带一户,目标是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宁洱县德化镇荒田村上啊宽村民小组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奏出的和谐曲。上啊宽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哈尼、拉祜、傣等多个民族,村民一直有互帮互助的传统。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上啊宽村提出“一人带一人,一户带一户”的思路,不让一个民族、一户村民掉队。

为了让进村的道路更加宽敞,村民鲁云清家无偿让出两亩地。面对赞扬,鲁云清羞涩地笑了:“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在团结路上手拉手,才能在致富路上脚跟脚。” 他的话,朴实而又深刻。2016年,上啊宽村民小组成功创建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

团结一致,才能共建幸福大家庭。上啊宽村民小组的成功实践,在全县9个乡(镇)推广,宁洱镇热水潭、同心镇小冲子、德化镇绿荫塘等一批民族特色示范村相继建成。宁洱形成了“人人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做民族团结的事”的良好氛围,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宁洱县梅子镇民乐村罗索箐村民小组罗庆昌,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过,他没有向贫困低头,积极发展产业,种植茯苓20亩。不幸的是,2016年7月,他因车祸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面对困难,村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自发为罗庆昌家采挖茯苓,尽力为这个不幸家庭挽回损失。普洱勐野江农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琼兰,在公司组建产业扶贫办公室,带动582户农户种植小雀辣等特色经济作物,帮助2052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类似这样携手共进、共克时艰的故事,在宁洱村村寨寨随处可见。

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宁洱的脱贫攻坚形成了强大合力。宁洱县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98家省、市、县挂包单位的2865名干部进村包户;4支驻宁军警部队和22家县内企业挂帮到村;615个党组织、89支党员先锋队和党员服务队在脱贫一线服务群众;全县34名县处级干部挂乡包村;选派275名扶贫工作队员、57名第一书记、42名大学生村官驻村入户工作;工作队员长期驻村入户工作,所有挂包人员平均入户5次以上……

“宁洱县挂包帮干部入户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广大干部沉到基层,进村入户动起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进百姓门、听百姓言、办百姓事、解百姓忧,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热情。”宁洱县委书记罗景锋说。

在宁洱自身团结奋进的同时,远隔千里的上海市金山区30多年不离不弃,对口帮扶宁洱。

1986年,上海金山区与宁洱县结为友好县,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脱贫攻坚关键阶段,金山区部分乡镇(街道)和单位与宁洱县9个乡镇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截至2017年,金山区累计到宁洱开展教育、医疗、科技等培训258期,培训各类人才1.4万人次,上海60名医疗、教育人才到宁洱开展支医支教活动;宁洱县45名科级干部先后到金山区培训学习;金山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宁洱县5个乡镇卫生院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2个乡镇卫生院还开通了远程心电图诊疗系统,近5000名患者通过该系统得到及时治疗。

2017年,宁洱县地方生产总值由2013年的35.7亿元增长到52.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53元。今天的宁洱,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宁洱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感召下,团结拼搏、齐心聚力,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战。我们将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让民族团结的血脉和基因世代薪火相传,成为推动宁洱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罗景锋说。

资料来源 | 中国民族报

编辑、审核 | 和亚梅、李高峰

监制、审核 | 金华

北方民族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宁夏本科院校-北方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共筑中国梦 | 靠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这里率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