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痿独取阳明”被历代医家奉为痿证的治疗大法,《素问痿论》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文中所说“足痿不用”的直接原因是“带脉不引”,带脉不引又是因为“宗筋纵”,无法正常地“束骨而利机关”,而导致“宗筋纵”的根本原因则在于“阳明虚”。因此,宗筋的濡润虽然与阳明和冲脉均有关系,但如《黄帝内经太素五脏痿卷二十》中所说:“阳明胃脉,胃主水谷,流出血气,以资五脏六腑,如海之资”,无疑阳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冲脉的作用,主要在于“以阳明水谷之气,与带脉督脉相会,润于宗筋”。张介宾认为:“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为用,此所以当治阳明也。”
“治痿独取阳明”,意在调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吸收水谷精微并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机能。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生成和输布障碍,肌肉不得所养,必致瘦削,软弱无力,而致痿废不用。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痿证的形成除与脾胃关系密切外,还与心、肝、肺、肾相关,心主血脉,肝主筋,肺主皮毛,肾主骨,若心、肝、肺、肾精气耗伤,精血津液亏损,则筋脉肌肉失养而弛纵。而脾为后天之本,心、肝、肺、肾之精气充盈需赖脾之运化转输,脾气健运,则心、肝、肺、肾才能精气充盈,筋脉肌肉才能得其所养,而不致痿。是以治痿者,独取阳明。
而间质性肺疾病与痿证之病机存在相似之处,皆因脏腑津气耗伤,肺叶或筋脉肌肉失养,萎弱不用所致,故“独取阳明”在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脾为肺之母,维持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所需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均来自中焦脾胃,只有脾气健运,水谷精微才可上输于肺,肺得其所养,才能正常的主气,司呼吸,而不致咳、喘;另一方面,脾主运化水液,脾气上输水液于肺,肺气宣降以行水,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痰随气升,上输于肺,则肺失宣降而见痰、喘、咳,是病其标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故在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宜调补脾胃,中焦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精血津液充盈,肺体得养,诸症得缓。
参考文献:
张伟.中医肺十病[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75.
点击链接可阅读“张伟中医大讲堂”文章:
治痿独取阳明
来源|“张伟中医大讲堂”公众号
技术|车新振
主编|刘明、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