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2008年9月—2012年7月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9月—2017年6月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9年11月,作品入选第十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2019年9月,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综合画种——动漫展区;2019年9月,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艺术设计展区;2019年1月,作品获国风——2018中国工艺美术大展年度优秀作品;2018年12月,作品入选“为人民而设计”——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主题创作展;2017年7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立项并顺利结项;2017年1月,作品入选第二届Inter 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创作奖;2016年12月,参加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作品成果展;2016年6月,入选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人才推广“新峰计划”;2015年12月,作品获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2015年9月,参加2015年青年艺术+年度大展;2015年7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2015青年艺术+推广计划;2015年6月,作品入选浙江省第六届青年美术作品展;2014年10月,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4年9月,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2012年10月,作品入选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
题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24字抗洪精神,不仅仅镌刻在抗洪战士的心中,更融进了文艺作品中,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徐强老师创作的雕刻作品《铸梦》,采用的是钢板雕刻工艺,用一种比较新颖的创作方式,体现出抗洪战士积极向上、舍身为国的精神,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铸梦》获得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为山东艺术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山东工艺美院报》记者有幸对作者进行了专访,和读者分享徐强老师获奖背后的故事。
金奖《铸梦》
记者: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过程,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是联结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中心环节。请您谈一下作品的创作历程。
徐强:《铸梦》这件作品是我在2017年进入工艺美院工作之后进行创作的一件较大尺幅的作品,宽400cm高240cm,作品由四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不锈钢表面不能修改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雕刻时,只能淡淡地、一层层地推进,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否则一旦刻得过深就无法弥补。进行《铸梦》作品的创作,对个人体力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整个雕刻的过程全程站立弓腰状态,在雕刻不容易表现的部分的时候,一个弓腰姿势保持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作品雕刻完成之后,因为没有过相似材料的装裱经验,将作品立起来具备展览状态也是经过了反复实验调整,画面要求平整度要高,当时咨询了多位老师,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终确定的是PVC板加不锈钢架的结构,要求误差要控制在最小。设计过程是繁复的,但是从多层次凸显出作品主题,这也是创作过程的一种收获。
记者:这次作品采用了钢板雕刻工艺,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创作方式,您是如何采取这样一种创新手法来设计作品呢?在作品中体现出当代设计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请您结合获奖作品,谈一下在艺术设计中应该如何突出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
徐强:在不锈钢板上进行手工雕刻的创作方式是从2011年开始的,经过在铜、铁、铝等多种类金属板材上利用磨、刻、高温火烧、强酸强碱腐蚀等多种工艺技法的反复实验与推敲最终确定的创作方式,当时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材料工艺技法试验。我利用这种工艺技法在不锈钢板上创作了风景、人物肖像等多系列作品。作品由于镜面的特性导致很难拍照,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完整效果。近几年对不锈钢材质进行了更多的实验探索,雕刻痕迹的方向不同反光则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整个创作过程和最终作品效果都吸引着我继续探索。现在我仍然在利用此材质进行创作的实践,并感觉这种材质还有很多独特的效果可以挖掘,通过材料技法与创作主题的不断尝试,可以创作出更多吸引人的艺术作品。
在作品设计中,画面由近200多位抗洪战士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战斗场面组成了山脉的形状,象征着抗洪战士用自己的身体构成了犹如大山一般的铜墙铁壁,与洪水抗争力量如山。画面左上角的军人用尽全力举起的大锤如灯塔一般照亮了周围,表达了抗洪精神鼓舞着所有人的创作理念。通过作品来表现抗洪精神,不锈钢的镜面特性,反衬出每一位参观者,将这种精神反馈给每一位观者,希望每一位观看到此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大我”。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连,也折射着时代的审美趣味和风尚。艺术家一定是处于时代的潮流中为他们生活的时代而创造,时代风格体现在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上,艺术设计一定是要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艺术家应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将家国情怀融进艺术设计当中去。
作品局部
记者: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设计,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设计教育的使命和方向,也是我校一直坚持和倡导的创作理念。请您结合获奖作品,谈一下如何理解当代设计与生活,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徐强:作品《铸梦》获得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对我个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为人民而设计”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学校始终坚持以“艺术服务社会,设计引领生活”方向的指引下,我同样一直秉承着为人民造像、为英雄造像的创作理念,比如我2017年创作作品《守望》,作品选取了农民、工人、干部、军人等十几位多种职业的老年人肖像来组织画面,通过雕刻这十几位多种职业的老年人瞭望同一个视觉点,来表达一种存在的本有的记忆和人们所共同的希望理想。每个人的想法和愿望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是把这种理想上升概括到一定高度,在某种层面的程度上来讲,又有一定的共同点,在作品中这十几位老年人所注视的这个点,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这个理想的共同点。在不锈钢板上采用手工雕刻的技法成像。不锈钢这种材质的反光特性,使画面增添了微妙的模糊感,使模糊的历史感觉增强,同时可以在画面中映出观者的模样,深化且更好地表达了主题。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所创作的作品《魂——国共抗日将领》,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不畏生死的革命烈士铸就了战争的胜利,民族英雄精神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作品中所雕刻的人物肖像均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共将领。作品雕刻了几十位国共抗日将领,突出了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不锈钢材质镜面特性使观者在瞻仰英雄的同时看到自己,更好地诠释了抗战英雄精神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创作理念。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践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我始终坚信“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记者:请谈一下艺术设计在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徐强:《光明日报》2017年刊登《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思》一文中讲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传承延续内在规律的现代彰显,是它历经抗争磨难之后寻求新的作为的真切呼唤,更是当代中国语境下民族复兴伟业对中华传统文化释放能量、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与现实需要,是承载民族复兴伟业的执政党和人民大众面对历史文化传统必然怀有的主体使命和责任担当。艺术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生活的需要。艺术设计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不竭动力,起到领头军的作用。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与融合,是我们艺术工作者和设计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和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了很多优秀艺术作品。随着世界文化思潮的融合,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多吸收了多元化的元素。这也需要们要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融合,将现代的审美要求与情趣与思维相融合,创作出更完美的艺术作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艺术设计最直接的促进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记者:您认为新时代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此次斩获金奖的经历,对您今后的艺术教育事业有何影响?
徐强:一、国家正在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新时代艺术教育是教育、文化两大部分的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振奋着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公共艺术专业(工艺陈设方向)在校领导的引领下,专业负责人赵进院长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除了适应学分制改革的实施要求,新的课程体系加强了理论基础和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设置了德育与传统文化课程群和专业基础课程群,增强了艺术理论和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比重,增强学生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实践教学中体现对传统工艺的学习并向当代公共艺术转换的理论思考,对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价值,树立当代设计理念,实现公共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课程设计接地气、重应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设计人才。
公共艺术要服务公众。艺术的深度从来不是风格流派间的关系构成的,而是取决于社会、生活的联系。公共艺术以公众生活为出发点,不在于确立某种新异的风格,而要植根现实,服务大众,实现对社会有益的创造,在转型与变迁中,守望文化的乡土,修复历史的记忆,弥合文化的断层,诠释自然与社会生态和谐共生的关系,深刻把握时代生活本质和总体精神,实现文化的交融与心灵的构筑。希望把握公共艺术的本源,关切现实,关注生活,关怀人文,不断增进文化凝聚、情感维系和精神追求,带来更多艺术的温暖和公共交流的力量!
二、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只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探索,都不应该横加干涉,但正常的艺术批评还是应该具有的。对待学生的艺术探索要以冷静的态度,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平静地面对,一定不能凭着一时的激情和冲动加以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的实验探索,任何具有拓展、实验性质的事物,在开始的阶段都有着缺点和不完善,对待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应采取宽容的态度。技法、材料的拓展是创造赋予表现力、时代感和艺术个性的艺术作品的媒介。正是由于技法、材料互相依存制约,才使得艺术不断得以创新得以发展。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材料的目光来看待艺术史,实践要比评价更为重要。每一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的特性和值得研究探索的价值。对材料的研究必然是艺术实践的结果,是利用材料进行的再创造。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发现材料本质属性通过艺术表现使其具备艺术品质。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以视觉艺术语言和具体物质为媒介,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从而反映出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索精神,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研究,从而创作出贴近生活,符合人民生活需要的作品。
记者:您认为在校大学生应怎样走好自己的艺术设计之路?
徐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千禧年左右出生的,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自信和国际化,他们生长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他们思维活跃,眼界更高,接触新鲜事物的途径更加广泛。艺术设计首先的关键词是生活,来源于生活,然后高于生活,最终再服务于生活。热爱生活、善于思考,只有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多积累素材,才会更有切身感触,创造出更加生动的设计作品。多看展览、多看优秀的作品,一件件分析,踏实仔细地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涵养、修养。多向老师请教,熟练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法。秉承着“为人民而设计”的思想多做作品,在实战中提高自身的设计创作能力。艺术观念和创作技巧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应该是建立在对生活和艺术两者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而这种理解是双重的,同时又是相通的。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与创作方式不同,但只要持有相同的态度,作品与观者就会真诚相见。只有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观察,才能真正做到“人人心中之所有,人人笔下之所无”。
采访后记:抗洪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种在危难时刻全体民众所迸发出的坚强和勇气,力量和自信,那种品格和精神,已经积淀在我们民族的血管里、性格里。徐强老师的作品,通过描绘解放军战士合成了一个大山的形状,表达了在洪水面前解放军战士的抗洪精神力量如山,抗洪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徐强老师的作品正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歌颂,这与工艺美院近年来积极参与重大国家服务项目的理念不谋而合,践行“为人民而设计”的学校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助力起航,这也正是工艺美院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