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骄傲!他这样的传统文人,在建筑园林界实属罕见!虽然故去18年,其影响却越来越大!

同济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同济骄傲!他这样的传统文人,在建筑园林界实属罕见!虽然故去18年,其影响却越来越大!

同济大学

今年11月27日,是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1月25日,同济大学隆重举行一系列重要活动,包括举办纪念大会、纪念展览、人生与学术报告会,首发及再版数本经典园林著作,深切缅怀一代园林宗师为我国园林文化和传统艺术作出的卓著贡献,激励全校师生更好地传承并弘扬先生的精神风范与学术思想。

同济大学

当天,纪念陈从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同济大学主委、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义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常青,同济大学原校长高廷耀、原副校长黄鼎业、原党委副书记姜富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理事长陈晓丽,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如雯,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陈从周先生的长女陈胜吾,来自我国风景园林行业代表,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兄弟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和知名教授,陈从周先生园林及思想的研究学者,陈从周先生的家属、亲友、故旧,以及来自苏州园林局、扬州园林局、南北湖管委会及陈从周艺术馆、楠园、豫园、水绘园、徐志摩纪念馆的代表,以及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代表等500余人出席纪念大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主持纪念大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介绍陈从周先生的生平事迹。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纪念大会后,与会嘉宾来到博物馆,参加《百年从周——陈从周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展》揭幕仪式。方守恩宣布展览开幕。下午,陈杰校长专程前往博物馆参观了展览。

同济大学

作为陈从周先生的首位博士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各地都举行了纪念陈从周先生百年诞辰的不同形式的活动,这说明先生的影响力之广泛。先生虽然逝世18年了,但是他的影响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这缘于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重要学术贡献、先生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所发挥的影响力,以及他自身的人格魅力。今天我们纪念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古建筑园林,发展我们的学术,发展我们同济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同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可以从先生身上汲取营养,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更加有用的人。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在同济大学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纪念陈从周先生的人生与学术,弘扬先生的精神与思想。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都造诣颇深,特别是对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他提倡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在建筑学中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他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陈从周先生在同济大学教书育人近半个世纪,是同济优秀教师的代表。今天,我们在这里深切缅怀和纪念陈从周先生,是要学习传承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光大发扬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为国育人的情怀。陈从周先生毕生倾注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同济师生。

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陈从周是人格和良知的代名词,他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个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情怀与理想,立德、立功、立言。陈先生集家国情怀于一身,热爱祖国、探究真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襟怀坦荡,是九三人的楷模和丰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郑时龄院士在致辞中回忆起1961年他在同济大学读书时,陈从周先生在松江指导他们小组测绘一座民居大宅时与学生一道爬脚手架的情景,他表示,他之所以喜欢中国建筑史,之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上海的近代建筑研究和保护至今,也是受当年先生的启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锻造出的“同济学派”之所以独树一帜,也是因为弘扬传统精神,弘扬文化自信,脚踏实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陈先生的贡献功不可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院士在致辞中追忆了与先生的交往细节,他说,从古典园林的专业角度看,像陈先生这样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古典文学、艺术修养深厚的传统文人在建筑、园林界确属罕见,这种特殊身份使他能够深入骨髓地品评文人园,如承天命地保卫古园遗产。陈先生的思想和造诣在中国古建、园林界可说是卓尔不群、独树一帜的,值得我们永远追忆、学习和缅怀。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重在致辞中表示,在上世纪50年代,园林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的时候,陈先生就自觉地承担起一个文化学者和使者的责任,对苏州园林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勘察研究工作,写成《苏州园林》。此后不断发力,陆续出版《苏州旧住宅》《扬州园林》等,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后来园林的研究、修复、重建的宝贵的历史资料和重要的文化遗产。陈先生的园林文化的思想和精神还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保护和传承。

作为同济大学园林专业的首届学生,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在致辞中说,35年前,有幸得到陈先生的亲传,回忆起在校学习期间受教于陈先生的点点滴滴,感受先生的大师风范、名士风度,至今还感到温暖和欣慰。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在致辞中说,陈从周先生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先生在为人为学做事方面,都值得我们当下的知识分子学习。我们特别要向陈先生学的一个字就是“建”,陈先生最敢于建言,为了古建筑、古园林,可他以向任何人建言、奔走呼号,这恰恰是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和德行。先生之所以能“建真言”,是因为他做真人、做真学问、真做学问。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在致辞中说,我们缅怀陈从周先生,要以他为榜样,激励并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园林人,继承先生的遗志,感受先生的品德,学习先生的精神,深读先生的著作,领悟先生的育人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勇攀学术高峰,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陈从周先生散文的研究者,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在致辞中表示,陈先生首先是一个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大学进程中,有先生独特的思想、独特的贡献。先生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包括综合的跨界、融会贯通的思想,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在他的散文小品中都有许多精彩的表述。

同济大学

当天,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织编撰、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从周造园三章》一书首发。该书梳理了先生的重要造园作品,从中选取上海豫园、云南安宁楠园、江苏如皋水绘园三个典型,开展了翔实的调查研究,首次依循“补园”—“修园”—“构园”的轨迹,深入梳理、分析、研究陈先生的造园手法和思想。书中有文章、有图纸,许多资料属于首次发表,并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为该书专门摄影。

一同首发的,还有外语与研究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人园林》(汉英对照)一书,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陈从周说塔》《陈从周说桥》《陈从周说古建筑》《陈从周书画集》4本新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汇集再版的陈从周先生的4部中国经典园林著作也在同日首发,它们分别是《苏州园林》《苏州旧住宅》《扬州园林与住宅》《中国名园》。在原版基础上,经过文字的重新录入与勘校,照片、测绘图的重新查找与制作,老旧照片的修补,排版装帧的重新设计,以再现先生的经典著述。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当天,这三家出版社代表来到现场,向与会嘉宾、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场赠书。来自日本政法大学设计工学教授,日本城市史、建筑史学家高村雅彦曾于1989年至1991年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求学,期间深受陈从周先生的影响,收藏了豫园修复时的一些珍贵资料。赠书仪式上,他将自己收藏的十余册豫园资料捐赠给我校,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接受资料。

陈先生书房的家具,明轩、豫园的模型,众多书画作品及学术著作,大量园林实景照片……当天,《百年从周——陈从周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揭幕。百余件实物、复制品、照片及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一代园林大师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及其卓著成就。

同济大学

纪念展分为“文化大家”“说园造园”“著作等身”“诗情画意”“教书育人”5个板块,从各个方面集中展现了陈从周先生教书育人的风范、说园造园的理论及实践成果、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

“《陈从周造园三章》王伟强摄影展”,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地下展厅开幕。此摄影展展出了王伟强教授为《陈从周造园三章》一书所拍摄数千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作品。与“造园三章”相呼应,摄影展分为“说园”“读园”“游园”三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游园”部分,是摄影家对今天三个园林里日常游园活动的写生,反映了此时此地,反映了陈先生的园林作品在我们生活中的存续。

同济大学

当天下午,“纪念陈从周先生——人生与学术”学术报告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此情可待成追忆——老教授报告会”“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年教授报告会”“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年教师报告会”。阮仪三、路秉杰、刘天华三位老教授,作为陈先生的弟子代表,深情讲述了一件件难忘的往事,追忆了昔日先生给予自己的诸多教诲,表达了对先生为人为师为学风范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刘滨谊、王鲁民、鲁晨海、周向频、王伟强等中年教授代表,以及朱宇晖、顾凯、段建强、周宏俊、杨晨等青年教师代表,则从不同视角对陈从周先生说园造园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读。

此前一天,同济大学还在上海豫园举行“陈从周先生的人生与学术”座谈会,陈从周先生的亲朋、故旧、学生数十人共聚一堂,各自讲述了一件件温暖而难忘的往事,并在游园中重温先生的园林作品,表达对先生崇高风范的无限景仰与怀念之情。嘉宾们还欣赏了“风雅余韵三十年——豫园雅集”的昆曲表演。

同济大学

陈从周先生1918年11月27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38年至1942年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1950年至1951年间先后任教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和苏南工业专门学校。陈从周先生1952年来到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成为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学科和教研室创立人之一。1956年,陈从周先生在同济大学完成了《苏州园林》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为他后来成为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初期,他集数十年研究成果之大成,发表了《说园》系列文章,成为重要的园林理论文献,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全球发行。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提倡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他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上海的豫园,苏州的拙政园等著名的园林,设计建造了云南的楠园、杭州的西湖郭庄等大量园林建筑,并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同济大学

▲陈从周(左)和蔡达峰(中)在豫园

陈从周先生的博学多艺也形成了独特的治学风格,他给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指定的阅读书 目涵盖四书五经到明清笔记。他在培养学生方面耗费了大量心血,在同济大学执教时期,每年的暑期实践他都亲自带学生到苏州、扬州、泰州、如皋一带进行测绘,把他认为有价值的古建筑和园林都做了测绘,保存园林建筑的布局、用料、图案、诗文等珍贵信息。陈先生在同济执教半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也带出了一批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学者。

同济大学

陈从周先生作为传统文化与园林的践行者影响广泛,今年,各地园林及相关主管部门多方联动,开展了多元的纪念与学术活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不久前举办《郁郁乎文哉——陈从周百年诞辰致敬展》;扬州市园林管理局已连续举办诗文大赛、诗文朗诵会、纪念大会活动周等;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本月已推出“陈从周与苏州园林文献图片展”;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和扬州市园林管理局将召开纪念座谈会、梓翁亭落成典礼;浙江大学刚刚举办“中国园林文化学术研讨会”;陈从周艺术馆新展和豫园画展也将开幕;云南安宁楠园更是修葺一新,隆重纪念陈从周百年诞辰,向大师致敬。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陈从周先生生平

1.文化大家

陈从周先生,原名郁文,字从周,晚年斋号梓室,自称梓翁。祖籍浙江绍兴,1918年11月27日生于杭州,2000年3月15日逝于上海。

陈先生擅长文史,兼工诗词与绘画,是一代园林宗师、古建筑名家,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创始教授,是上海社科大师,是中国文化大家,享誉海内外。

2.孜孜以求

陈先生自幼学习诗文书画,后毕业于之江大学中文系,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他曾遍访名家,研习传统文化,“师大风堂,随月轮楼”,三十岁在沪上首开画展。尔后由文及史,醉心于建筑园林,拜紫江,师梁刘。调查古建筑古园林古城市,足迹遍及全国,苦心积累数十年,登堂入室,不断进取,成就学术高峰。

3.诗情画意

陈先生精通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谙熟昆曲音律,博古通今,多才多艺。他交游广阔,善良仁爱,平易近人。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亦白丁。他把诗情融入了教学和研究里,带进了日常的生活中。

4. 说园造园

陈先生笔耕不辍,写了苏州,又写扬州;《说园》五篇,建构园林理论,提出动观静观,借景对景,小中见大。此后一发不可收,著述等身。陈先生以文兴游,以画品园,明确提出园林是文学、绘画、音乐、戏曲、手工艺等传统文化的综合呈现。先生对古建筑、园林史、城市史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结合了实证和意象,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晚年又有造园三章,续豫园,构楠园,复建水绘园;传承因借,精在体宜,江南云南,精彩纷呈,成为传世之作。

5. 教书育人

陈先生早年曾任教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等。1952年起,专任于同济大学,执教近半个世纪。他提倡文理相通,主张以美育人,坚持文化自信,守护中国文化。建筑历史研究深入浅出,共创同济园林专业教学风格。陈先生传道授业,铸就师魂;他的课堂教学,精彩生动,令人难忘;他先后指导中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十四人,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从游”形式,教育方法独特。他主张有教无类,不管是在册的学生,还是外来的青年,都加悉心指导,学生遍布海内外。

6. 天下己任

陈先生爱园护园,提出“绿化就是文化”、“还我自然”,曾为保护环境而怒发冲冠,每为文化古迹四处奔走,常为传统的延续而感到欣慰。他传播园林美学,笔耕报端数十载。他把明轩推荐到了美国,把讲堂开设到了东瀛,把《说园》送到了全世界。陈从周教授不仅是学院的名师、同济的瑰宝,还是上海的名士、中国的文人。他也是对世界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特有贡献的知识分子,宇内敬仰,名满天下。

7. 源远流长

陈从周先以独有的方式,运用园林为载体,致力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和集成,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记园先声、护园使者、说园大家、造园大师。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古建筑和园林范畴。他坚守传统文化,连接了古和今;他弘扬中国艺术,连接了东和西;他追求“物情、物理、物态”之间的统一,连接了人文、技术和艺术。他是时空的连接着,不断激励我们后来者,回望昨天,立足今天,走向明天。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纪念展各板块序言

1.文化大家板块序言

陈从周先生,原名郁文,字从周,晚年斋号梓室,自称梓翁。祖籍浙江绍兴,1918年11月27日生于杭州,2000年3月15日逝世于上海。

陈从周先生擅长文史,兼工诗词与绘画,是一代园林宗师、古建筑名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创始教授,上海社科大师,中国文化大家,享誉海内外。

2.说园造园板块序言

先生笔耕不辍,写了苏州,又写扬州;《说园》五篇,建构园林理论,提出动观静观,借景对景,小中见大。此后一发不可收,著述等身。先生以文兴游,以画品园,明确提出园林是文学、绘画、音乐、戏曲、手工艺等传统文化的综合呈现。先生对古建筑、园林史、城市史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结合了实证和意象,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晚年又有造园三章,续豫园,构楠园,复建水绘园;传承因借,精在体宜,江南云南,精彩纷呈,成为传世之作。

3.著作等身板块序言

陈从周先生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尤其对造园独具见解。主要著述有《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园林谈丛》、《说园》、《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其中尤以《说园》影响最广,“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作为散文作家,著有《陈从周散文》,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山湖处处》以及40余万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冯其庸先生称“他的文章如晚明小品,清丽有深味,不可草草读过;又如诗词,文中皆诗情画意也,更不可草草读过。。。。。。”

---冯其庸

4.诗情画意板块序言

陈先生精通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谙熟昆曲音律,博古通今,多才多艺。他交游广阔,善良仁爱,平易近人。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亦白丁。他把诗情融入了教学和研究里,带进了日常的生活中。

陈先生的书画艺术及其艺术思想,可管窥中国文人书画传统之一斑。先生求学善于择师,既然讲究取法乎高,又善于转益多师;先生善于画外求画,在融众家之长的同时,形成自家清逸雅健的风格境界。

5.教书育人板块

陈从周先生早年曾任教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1952年起,专任于同济大学,执教近半个世纪。他提倡文理相通,主张以美育人,坚持文化自信。引领建筑历史研究,共创同济园林一脉。先生课堂教学,精彩生动;指导中外研究生十四人,继承中国传统“从游”形式,方法独特。传道授业,铸就师魂;有教无类,桃李三千。

先生爱园护园,为文化古迹四处奔走,为还我自然而怒发冲冠;他传播园林文化,笔耕报端数十载;把明轩荐到了美国,把讲堂开到了东瀛,把《说园》送到了全世界;他知交文化大家,宇内敬仰,名满天下。

作者:黄艾娇

同济大学

●想不出标题,就想给这位同济人点赞!

●喜讯!同济陈杰院士当选IEEE Fellow

●与机器人“工友”共建一座木塔!同济人让传统技艺在数字时代发光

●根扎大地,心向世界!同济的这个第一名到底有多强!(内附美食比赛评委全名单)

为同济人点10000+个赞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同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同济大学-同济骄傲!他这样的传统文人,在建筑园林界实属罕见!虽然故去18年,其影响却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