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当一名辅导员,坚守岗位,无怨无悔。”2019年9月,我校经济学院陈琳老师在全省高校优秀辅导员和班主任评选中获第十一届云南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初见陈琳,简单大气的装扮和挺拔干练的身姿透露着她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温暖的笑容则让人倍感亲切。
自2012年8月入职以来,这已是她担任辅导员的第七个年头了,流淌于时光中的不仅有青春年华,更有她的成长与坚守。
辅导员是个“良心活”
“其实曾有过很多选择,但最后还是觉得辅导员工作更适合自己。”读研期间,陈琳曾担任过学生干部,那时的她就常常和辅导员打交道,帮老师做一些管理工作,正是那段经历让她深刻地意识到辅导员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服务。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陈琳,通过辅导员招聘成为了我校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
“辅导员是个良心活”,这是陈琳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陈琳在这些年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并改进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有所收获和成长。“辅导员的工作并不只是和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前期要做好思想性的工作,后期还要通过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来提高同学们的自主意识。”在陈琳看来,把润物细无声的日常工作做到同学们的心里,才能帮助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得到更好的自我提升。
有任课教师反映经济学院的学生很“乖”,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度和课堂氛围比较好。“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这些年的学生工作做得扎实,稳扎稳打。”而这份扎实正是源自于陈琳对同学们个人情况的充分了解,“我们会从细处着手,对每一个学生都摸清摸透,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毫不夸张地说,学院一半以上的同学我都能叫出名字来。”陈琳笑着说道。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陈琳也练就了一种“超能力”——和学生待一段时间后,她就能感受出这个学生最近的状态如何。
除了要做好辅导员的工作以外,陈琳同时还担任经济学院学生管理科副科长及经济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量很大,但她始终保持高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容不得自己有一点儿马虎。“老师给我们写培育考察情况,支部书记意见必须结合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工作量大的时候,她会在办公室写到很晚才下班,并不会因为太忙而随意写上给同学们的意见。”贸经16-1班韩彦斌说。
我愿意为学生做好每一件事
“我很普通,也不算是最优秀的老师,但是在工作上,我真的非常愿意去为学生们做好每一件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能够获得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其身上一定有着独特的“闪光点”。而在陈琳身上,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极强的抗压能力以及严格的执行力都是让她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陈琳坚信“活到老,学到老”,由于白天要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事务,用来学习的时间只能在晚上,甚至是在把孩子哄睡之后,熬夜来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陈琳也会关注一些优秀辅导员的微博,或是通过“学习强国”这样的平台来学习和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及就业方针,在课堂中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不论什么时候,辅导员都不能脱离学习,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目前的社会需求和方针政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
辅导员还要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每天都有可能接到临时通知或紧急任务,但陈琳一直让自己保持一种可调节的心态,并且把每件事情都按时按量地完成好。
极强的执行力正是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关键,在做好每一件事情之前,陈琳都会在短时间内梳理出工作的重心,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并在工作完成后,从中反思和总结经验,“做完一件事情如果不反思,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成长。”在和学生干部们一起处理学生管理工作时,陈琳也会严格地指出同学们在工作中做的不足,在一次次的改正中让学生不断地进步,这样才能组成一支严谨认真的学生团队,更好地服务于同学们。
把最阳光的一面带给学生
太阳会散发光芒,给予万物温暖,而陈琳就是学生心中的小太阳。她曾在夜晚的校医院因学生手脚冰冷而用自己的双手将其捂热,她会因学生一句感谢的话而热泪盈眶,在带给学生温暖后,学生又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即使有时候心里难受,陈琳在学生面前也永远是乐观的模样,她说:“如果辅导员是一个阳光的人,那他带出来的学生也会很阳光。”
“亦师亦友”是陈琳和学生之间最好的状态,与陈琳熟知的同学常会在私下喊她“陈姐”,“我很享受和同学们像朋友一样相处的时光,一起工作、一起商量、一起玩闹。”但同时陈琳也是同学们的引路人,经济17-2班许竹箫就常常接受陈琳的帮助,“我个人情感出现问题时,老师给予我安慰与鼓励;我对就业方向陷入迷茫时,老师给予我她对专业前景的分析与思考;我看到有趣的信息时,也常常会在第一时间分享给老师。”
经济15-1班边署言虽然已经毕业,但依旧对陈琳怀着一份感激之情。“我记得大一刚来云南时,人生地不熟,中秋节的时候,我去找老师汇报工作,老师给了我一块特别大的月饼,让我感到很温暖。大三考研的时候,自己有点茫然,老师就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渠道,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曾有一次,一位大一新生因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内心不安。得知学生的烦恼的陈琳与这位学生进行了数十次谈话,每次都长达一两个小时。陈琳对学生的关怀是一次又一次的付诸行动,一点一滴早已融入到了同学们的生活中。
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不被理解和支持也是辅导员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对的难题,而陈琳认为正因如此,辅导员才更要去理解和关心同学们的想法,甚至去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需求,再以此改进自己的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让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有着更好的发展。“能想尽办法为同学们服务,做更多的事,我自己心里也是开心的。我不求回报,只是希望我的学生比从前变得更好。”
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陈琳作为辅导员最大的心愿,“我觉得做辅导员就是一种长情的告白吧,我愿做学生心灵上的灯塔,陪着他们慢慢长大。”陈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比陪伴更长情的告白是坚守,她正朝着心之所向,一路笃实前行。
文字|纳婉然 侯娅妮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排版|侯娅妮
编辑|吴炳昕
实习编辑|邓晓麟 范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