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
✨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出生在北意大利伦巴底省的卡拉瓦乔村,因此人们称他卡拉瓦乔。卡拉瓦乔的一生只有短短37年,却像一出活生生的戏。年少成名的他并不安分,打架,杀人,酗酒,入狱,逃亡,最后染病死在异乡,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在哪里。没人了解他,他像一出戏。
文艺复兴之后,画画这件事在技术上的难题几乎都已经解决了。人们已经学会如何观看,并掌握了如何在平面的画布上描绘三维世界的真实感。
但艺术家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技巧,局限于已定的规则。突破和创造是艺术区别于技术,艺术家区别于工匠的根本。
有趣的是,伟大的艺术家总是领先他所处的时代,以至于当时的人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欣赏他们的突破和创造。
这从我们熟知的称呼便可得知,
“哥特式”是评论家形容原始荒诞野蛮的13世纪艺术。
“矫饰主义”是对16,17世纪不按古典规则,不顾平衡和谐而突出个人喜好风格的讽刺。
“巴洛克”的意思原本是不规则的珍珠,评论家用它来贬低形容17,18世纪过多“夹带私货”的艺术形态。
至于后来的“印象派”“野兽派”也不是什么好词。
卡拉瓦乔,这个巴洛克时期的头等天才。他“打开”了绘画,改变了艺术的集体观念。影响了整个巴洛克和之后的美术史,后来的几位大师伦勃朗,委拉斯贵支,鲁本斯等都有他的影子。
直到今天,好莱坞电影的打光方式也还是卡拉瓦乔式的用光,擅长暴力美学的那几位大导演昆丁·塔伦蒂诺,北野武,姜文,也该叫卡拉瓦乔一声“师祖”。
《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头颅》卡拉瓦乔
“一出好戏”
卡拉瓦乔的一生只有短短37年,却像一出活生生的戏。年少成名的他并不安分,打架,杀人,酗酒,入狱,逃亡,最后染病死在异乡,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在哪里。没人了解他,他像一出戏。
“不疯魔不成活”电影《霸王别姬》里的这句台词,越琢磨越有意思。
程蝶衣演了一辈子的虞姬,爱恨血泪全给了这个角色。以至于后来,他分不清戏和现实,或者换种说法,其实不是他演绎了虞姬,而是虞姬塑造了程蝶衣。
如果不是这般投入,他演不出这么惟妙惟肖的虞姬,也就成就不了最红的角“程老板”。恰是因为这般投入,他面对师兄“假霸王”拔剑自刎,“真虞姬”是一出真悲剧。
如“程老板”一样,卡拉瓦乔也被他终生描绘的圣经里的人物塑造着。他日渐投入,也日渐疯魔。
年少时期的卡拉瓦乔,画风轻柔,有一点受到“矫饰主义”的影响。喜欢画美丽的少年。相传他是同性恋,他也丝毫不掩饰他的取向,在这些画里,可以看到满满的情欲和爱慕。
《弹琴少年》伦敦国家画廊
《酒神》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逃往埃及的途中》罗马潘菲利美术馆
但很快,他便开始抛弃矫饰主义,寻求突破,他越来越真实。
-
上帝,你去哪了?
他在画面里刻意的制造强烈的光线和明暗对比,不再遵循文艺复兴建立起来的古典法则,明暗构图不再均衡和谐,而是突出焦点,制造矛盾效果。
《基督下葬》
《圣马太和天使》
他描绘圣经里的场景用的模特都是身边的穷人,衣杉粗糙,面目沧桑。从圣母,基督,到各位门徒,都被他一一拉下凡间,不再面目清秀的穿着得体优雅的衣饰,活生生的就是一群潦倒平凡的普通中年人形象。
《圣保罗受刑》
《圣母玛利亚升天》
这些做法让他毁誉参半,一直在社会最底层,过着流离的生活。
那个时期的欧洲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瘟疫,这对普罗众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很多人开始质疑他们曾经坚定的信仰——上帝,你去哪了?
《艾穆里的晚餐》
艺术家卡拉瓦乔对世界,对信仰做出了他的思考和回应。
他把流浪汉、农夫、渔夫的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因为比起矫揉造作的高贵,他更钟情“有血有肉才是真理的荣光”。他拼命想要摆脱旧时的所谓规范,用自己反叛的画笔对世界和宗教的发出诘问:你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受重视小人物?上帝又会如何看待这些卑微的生命?
卡拉瓦乔的胜利
卡拉瓦乔就像是《圣经》里与天使摔跤的雅各,他用他的方式和自己的信仰在做博斗,在他一次次暴戾成性,玩世不恭,惹事生非的背后,他也深深的恐惧,他渴望救赎,希望像雅各一样,得到神的祝福。
于是,在《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这幅画里,他把被大卫杀死的邪恶丑陋的巨人歌利亚的头颅画成了自己的面孔,他把自己看作那个死在大卫手里的坏人歌利亚。
如今,这幅画被收藏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山上的波格塞美术馆里,有趣的是,同一个展厅里也放着与卡拉瓦乔同时代的另一位巴洛克大师贝尼尼的雕塑《大卫》。
与卡拉瓦乔不同,贝尼尼的一生受到罗马教皇盛宠,名誉,地位,金钱,尊重,应有尽有。相比较卡拉瓦乔,他如同身在天堂。他满心骄傲,用自己的脸塑大卫像,那个打败了巨人的胜利者。在贝尼尼骄傲的大卫脸对面的,是这张《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里,满脸愁容,卑微沧桑的老脸歌利亚——卡拉瓦乔。
直到今天,我依然偏爱卡拉瓦乔,胜过贝尼尼。
巨人歌利亚的失败中也有你的一部分,胜利者大卫也并不全然开心。
正因为有缺口,才有希望。
当你责问世界以前,是否有过一次直面自己的忏悔?
当你寻找存在的意义,是在找一个答案,还是开始生命的修行?
任何对外部世界的追问,
若不包括自己,都是无效的。
任何信仰,若不付出自己,都是轻浮的。
《圣托马斯的怀疑》
@卡拉瓦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