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ress》对《蒙娜丽莎》草图的报道
受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亨利·鲁瓦耶委托,由法国CNN以及法国艺术杂志《art press》联合向全世界发布关于达·芬奇《蒙娜丽莎》草图的信息。至此,尘封500年的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草图终于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亨利·鲁瓦耶在接受法国艺术杂志《art press》特约记者阿尔方索·科蒂采访时指出,这次是名作《蒙娜丽莎》的草图首次在卢浮宫展出。今后,《蒙娜丽莎》的草图将和《蒙娜丽莎》原作一起作为卢浮宫的重点展品长期展出。
达·芬奇《蒙娜丽莎》草图尘封500年终见世人
被问及为何直到目前才将《蒙娜丽莎》草图首次展出,亨利·鲁瓦耶耐心的向记者解释了《蒙娜丽莎》草图不为人知的身世背景。在上个世纪1956年巴黎卢浮宫接到远在瑞士的一份捐赠声明,捐赠者为意大利裔流亡富商巴托洛米欧·尤斯塔皮奥。
尤斯塔皮奥1884年生于意大利一个世袭的富商家庭,早年曾经学习艺术。并且尤斯塔皮奥家族几代人热衷艺术品收藏。一战时期家族隐居意大利西西里岛,为躲避战乱后于1916年举家迁徙至中立国瑞士的苏黎世,终生隐姓埋名。尤斯塔皮奥于1955年12月3日病逝,根据其遗嘱中声明将毕生收藏的部分重要艺术品捐赠法国巴黎卢浮宫,其中就包括《蒙娜丽莎》草图。
而为何《蒙娜丽莎》草图在卢浮宫又雪藏了五十个春秋才得与世人见面?亨利·鲁瓦耶谈到《蒙娜丽莎》为达·芬奇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对于《蒙娜丽莎》草图一事学术界多年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定论。一直到1979年5月22日卢浮宫研究与修复中心由布鲁诺·莫汀主持研究工作。莫汀一直是文艺复兴艺术研究权威,自入馆之后,多年致力于研究达·芬奇的绘画艺术以及生平,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对《蒙娜丽莎》的保护,以及《蒙娜丽莎》草图的鉴定工作。直到2001年以后借助先进的X光分析技术,《蒙娜丽莎》草图鉴定工作终于获得了显著的成绩。
鉴定工作得出的结论显示,《蒙娜丽莎》草图为316mmX442mm尺寸的羊皮纸上坦培拉绘画。对绘画颜料的扫描结果是作品约绘于1504年前后,符合《蒙娜丽莎》的创作时间。草图的用笔痕迹明显表明为左撇子用笔习惯,画作左上角为达·芬奇的签名,经鉴定决非仿制,符合达·芬奇的签名习惯。左下角为第一任收藏人安吉罗·鲁菲尼的印章,达·芬奇的多幅创作草图,以及素描作品均有安吉罗·鲁菲尼的收藏印章。草图用笔大胆奔放,颜料厚重,效果强烈是达·芬奇少有的作品风格,造型却不失严谨,构图基本与《蒙娜丽莎》原作无二,只是背景略有不同,可以断定作品仅在一小时之内即完成。
被标上复合颜色标码和等高线的《蒙娜丽莎》(图8)
通过先进的X光分析技术,鉴定人员对《蒙娜丽莎》原作进行了正反两面的扫描,获得了整幅作品高清晰度的三维图像数据。据悉,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可以细致到10微米,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1/10。在三维图像中可以看出《蒙娜丽莎》创作的过程中经过了一次较大的改动,《蒙娜丽莎》创作的早期人物的双手并没有交叉,而是松开略微下垂的。而草图中可以看出人物已经采用双手交叉的构图,因此可以断定这张草图就是达·芬奇为改变人物动态而做的动态实验。这么说,如果没有这张草图的实验,《蒙娜丽莎》里很可能就没有那经典交叉的“世界第一手”了。
X光扫描揭示了名画的真实轮廓——双手为放松下垂状(图9)
在草图的三维图像中也可看出一次大胆修改,应该是在草图没画几笔之后就用大笔触完全覆盖之后重新绘制,最终的草图结构基本上确立了《蒙娜丽莎》原作的最后面貌,对《蒙娜丽莎》草图的研究将成为研究达·芬奇绘画艺术,绘画技法的重要文献。
X光扫描显示了草图的修改痕迹(图10)
亨利·鲁瓦耶同时指出目前外界流传着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素描草图,以及另一幅色彩艳丽的草图均为无稽之谈。有些甚至就是当代人的拙劣仿制而已,是经不起科学的推敲的。亨利·鲁瓦耶劝广大艺术爱好者对达·芬奇艺术的研究切不可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