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适遗墨展在京举行
一生“舒凫” 适吾所适
本报讯 (记者 刘庆)50年前,一场“兰亭论辩”之争震惊中国学术界,因这场“笔墨官司”而名声大噪的高二适先生由此为世人熟知。5月13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20世纪国家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适吾所适——高二适遗墨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高二适之女高可可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吴长江、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以及来自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文联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一同出席了开幕式。
高二适是20世纪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博精国学,晓畅周易,其诗文、学术与书法独步文坛。高二适的书法名重一时,章士钊先生曾以“天下一高吾许汝”“唯望书家噪一高”誉之。他的书法出古入今,于近代碑学风气之中,独以帖学为宗,诚难能可贵,亦可见耿介之个性。其书学以章草筑基,参王羲之、张旭、唐太宗、孙过庭、杨凝式、宋克诸家笔意,糅合大草、今草而自成一格,笔力矫健,草法精绝,直可超迈前贤。尝自云“出入千数百年,纵横于百数十家,取长补短,自得其环,而又超乎象外”,堪称“一代草圣”。
高二适 书法
本次展览展出高二适遗墨170余件,形式丰富多样,有条幅、对联、横幅、中堂、扇面、长卷等,分四个部分对高二适的书法进行阐述:第一部分“舒凫平生”。高二适曾以“舒凫”为号,“舒凫”指自由自在、不受羁绊之意,本部分借此号反映其生平大略。第二部分“秉持文诚”。本部分集中展示体现高二适学术风骨、文化和生活情怀方面的内容,展出作品近80件。第三部分“勤敬崇学”。本部分集中展示体现其国学修养及治学态度方面的内容,展出作品近50件。第四部分“深谙书要”。本部分集中展示体现其作为文人的雅好和谨严的学书态度方面的内容,展出作品近50件。
展厅内,众多书法爱好者或拍照留影,或三三两两交谈品评,或独自驻足细赏,足见“一代草圣”独特的书法魅力。尤其在第二部分中的“兰亭论辩”展区,吸引了很多人围观。1965年高二适与郭沫若的“兰亭真伪论辩”引起书坛轰动,其不顾“世人矢的,被人唾嗓”,独持己见,撰《〈兰亭序〉真伪驳议》一文,立论精严,援据充分,确证《兰亭序》为真非伪。此论争因毛泽东主席参与而影响极大,毛主席复章士钊信中云:“……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与此同时,毛主席在致郭沫若先生信中指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以促成高二适驳议文章发表。展板上不仅列举出毛泽东主席回复章士钊和郭沫若等信件原文的复制品,而且高二适当年在“论辩”中写下的《〈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手稿也被专门陈列出来,让观者大饱眼福,犹如置身当年那场风云论战之中。
高二适一生致力于文史哲的研究、诗词歌赋和书法艺术的创作,成果卓著,且生性刚直,坦率真诚。他与林散之、沈尹默和章士钊等名家的友情佳话更是在书坛广为流传,展品中随处可见高二适和他们之间的手札来往,或语短情长,或笔意浓厚,流露出他的学术思想和内心世界。与其说这次展览是一次珍贵的高二适书法遗作展,不如说更像是走进高二适心性之门的一次精神畅游。他的独立人格、洒脱书风、一身硬骨都在一幅幅作品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正如现场一位80后书法专业学生所说的:“学习高老不拘形式的书法,其实更多的是学习他的随性为人。”
中国美术馆通过举办这次展览意在一方面展示高二适的遗墨,由此深入地反映其学术精神、理想,促进大家对高二适更为全面的关注和学习。由展览引导大家审视书法的现在存在,为学习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正本清源;另一方面体现中国美术馆一直以来对书法艺术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引导大众加强对20世纪已故重要书家的关注,促进中国美术馆对其书法精品进行收藏,填补收藏空白。同时,促进对现当代书法发展相关方面的学术研究。
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适吾所适——高二适遗墨展学术座谈会”。同时,高可可女士还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高二适书法《刘桢〈公燕诗〉》等重要作品,丰富了中国美术馆20世纪馆藏书法精品的收藏序列。(来源:《中国书画报》新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