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研究 | 别丢了山水画“知白守黑”的审美观!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国画研究 | 别丢了山水画“知白守黑”的审美观!

中国书画报

“黑”与“白”可以决定画面美感

——对山水画中“知白守黑”思想的进一步探索

□刘义军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开始独立成科。此前,中国绘画以勾线平涂填色为主,多表现二维平面空间。魏晋南北朝以后,自张僧繇创所谓“凹凸画”始,中国绘画慢慢发展到表现三维立体空间,可以更加真实地再现自然空间关系。因此,“凹凸法”的产生对早期山水画的发展及其独立成科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水画产生前“知白守黑”思想的体现

石器时代,生产力低下,人类刚刚从蒙昧蛮荒中发展起来,对艺术还不能主动把握,对黑白比例关系也没有系统认识。由于只是出于记录及简单装饰的需要,那时的“绘画”初具线条和节奏的韵律美,如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所绘图案。

夏商周时期的图案,我们今天见到的以青铜器纹样居多,与先秦壁画、战国帛画(如《龙凤仕女帛画》)等一样,都具有装饰性。

从黑白构成角度分析秦汉时期绘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一般情况下,“白”所占比重较大,“黑”主要以勾线平涂表现二维空间为基本特征,画面具有装饰性、象征性。

山水画产生后“知白守黑”思想的体现

东晋画家顾恺之《论画》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由此可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山水一科。虽然那时的山水画没有保存下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画的山水背景推知其大概情形。

魏晋南北朝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自觉时代。当代学者李泽厚认为,“文学的自觉”是魏晋的产物,而且“非但指文学而已。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李泽厚《美的历程》)。此时,对于画面的黑白安排,画家的艺术处理意识已经成熟,能创作出非常精美的绘画作品,例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常常被认为是论述南北朝山水画尚不成熟的有力论据,同样也被认为是南北朝山水画家比例关系把握能力不足的证明。我们可以从《洛神赋图》中看见这种情况,但也据此得知山水成为当时很重要的表现题材。同时,此时出现了专门的山水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早期的山水画理论。它们奠定了山水画理论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隋唐时,山水画有了进一步发展。史书记载:“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唐代周昉、张萱的仕女画标志着人物画的进一步完善。此时,山水画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隋代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绢本山水画。画面黑白面积相仿,对比合意。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上图为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下图为该图反转的黑白构成示意

唐李思训的金碧山水《江帆楼阁图》,黑白面积亦相仿,呈“S”形扭动之势,物象相互穿插、错落有致,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如太极图的形状。

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发展达到鼎盛。随着画院的设立,宫廷绘画呈现兴旺、活跃的景象。这一时期山水画以水墨画为主。经历了唐代的兴盛繁华,五代与两宋的绘画创作表现出画家“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心理状态。

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山水画理论更加完备,山水画呈现出高度成熟的状态。书法上,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书法和绘画的发展不完全同步,山水画尤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如宋代山水较唐代山水法度更为森严,这是程朱理学思想在艺术上的具体体现。此时的画家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重视客观与主观、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山水画至此发展到一个顶峰。

元代,文人因受外族统治,坚决不仕,隐居山林,靠参禅悟道和绘画、书法创作排解内心的压抑、苦闷。此时的山水法度不及宋代严谨,但文人意趣较宋代更为突出,重主观、重个性。这样,绘画艺术就与人的品格、性情有了更加直接的关系。

在山水画理论上,郭熙《林泉高致》云:“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体现出山水画构图的理法,“面面观”“四时之景不同”之语体现出宋代山水画理论的成熟。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上图为范宽《溪山行旅图》,下图为该图反转的黑白构成示意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构图相当饱满,主体山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画面近景、中景、远景之黑被白分割,面积约成1:3:9的比例关系,白的面积比例呈阶梯递增性。山水画里的这种比例关系会让观者感觉山峰更具稳重感、崇高感、压迫感。此外,平远、深远、高远的“三远法”同时被运用到画面中,可以看出作者精神境界的崇高、宽广。此图中的黑白面积比例约为5:1。其中的空白有内在的气息连贯之感:自山脚道路之白到河流之白,再到主山上的云之白,最后延续到山顶天空之白。山路、云、天空之白是三组大面积的横向之白,相互之间有一种节奏的递增性。即便是此图的黑白构成示意图,也能显示出作品十分完整的感觉。

南宋,大山堂堂的全景式绘画风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留白的审美方式。两宋之际的李唐继承前朝并开创了独特的画山石的斧劈皴。其晚年创作的《万壑松风图》黑白关系基本符合北宋时期的特征。南宋画院画家马远、夏圭基本追随李唐的风格。然而,在画面上,他们注重剪裁和大片留白渲染,以呈现出空气感。南宋山水画实景少,空白多,形成了一种诗意山水,反映了山水画黑白布局的又一次变革和发展。马远的《踏歌图》更能反映这一时期的山水画黑白风尚:白多黑少,注重剪裁,画面空灵,黑白面积在动势上相互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丰富而不失空灵。

元代,由于朝廷对汉人多有贬抑,汉族文人有不愿出仕异族朝廷者,多避居山林,与友朋往来,其中不乏有以书画交谊者。此时的绘画脱离了宫廷气氛,文人画获得了突出发展。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借以抒发性灵和个人抱负。画家们标举士气,崇尚品藻,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诗书修养。此时的山水画一改两宋以绢素作画的习惯,转而用纸作画。材料的变革导致笔法、墨法及构图等的变化,黑白块面的布局也区别于前代。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和倪瓒《幽涧寒松图》都为平远构图,远离了两宋时期谨严的法度,白多黑少,同时加入了诗词、书法、印章,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作品,使山水画黑白关系更为复杂。空白面积的增多使画面更加具有萧疏、空灵、冷寂等意蕴。这也是元代文人的内心写照。

明代文人画家多以“董巨”以及元代“四大家”的南宗山水为学习对象。苏州一带出现了“吴门画派”,代表画家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是明代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其《庐山高图》黑白关系复杂,既不同于两宋法度森严之态,又不同于元代白多黑少的风尚,其黑白面积比例约为2:1,黑白相互作用,具有动势,如太极图“阴阳鱼”相互扭转,低处之白和高处之白有内在呼应。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上图为沈周《庐山高》,下图为该图反转的黑白构成示意

进入清代,画家多以临摹、学习古人为能事。除却“四僧”,鲜有面目独特者。作为文人画正统的“四王”,深受统治者认可。王原祁《小孤山图》在黑白关系处理上没有什么突破。画面白多黑少,空白相对呈现一条连续的形状联络画面,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相互交融。

自有山水画传世的隋代到“五四”运动以前的清代,我们从上文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山水画黑白面积比例或多或少,基本是下一个朝代区别于上一个朝代,黑白面积多少成相互交替的趋势。第二,黑白面积关系与太极中的“阴阳鱼”有很大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黑白面积比例没有过于强烈的对比,讲究阴阳均衡、气韵生动。

近现代山水画“知白守黑”思想的体现

近现代山水画中的黑白关系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传统文化受到沉重打击,外来思想文化影响中国。艺术家们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对绘画中黑白关系的认识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在此,我们选取几位画家的作品进行解读。

李可染,早年毕业于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后随黄宾虹、齐白石学习国画,受中西方文化艺术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他将西画运用较多的光感引入到山水画中,尤其善于表现大山密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作品具有一种雄强、崇高感。总体来讲,重视写生的李可染创作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大自然,更加具有生活气息。这是对于明清以来山水画形式化、程式化倾向的一种重大修正,与“五四”运动以来注重写实的文艺思潮相一致。其《红军不怕远征难》采用高远、深远的表现方法。在黑白关系上,黑远远大于白的面积,黑白面积之比约为9:1。除天空有连续的大面积白色外,水和云气等的白面积很小。画面着墨处,笔墨部分山脉连贯,白处相对缺少内在的联系性,画面黑白关系与传统山水拉开很大距离。

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报上图为石鲁《转战陕北》,下图为该图反转的黑白构成示意

石鲁同样受过中西方美术教育,《转战陕北》为其代表作。此画构思独特,画面饱满,意境深远,用山水画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这幅画融合了高远和深远两种表现方法:前面的近景是高远法,山体巍峨雄壮,主峰突出,占据画面二分之一,用了纪念碑式的构图方法,给人以崇高、博大之感;远景以深远法画成,墨色由浓而淡、再浓再淡,使画面向远处延伸,营造出辽阔的视觉效果。这样的结合,以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无限的意境,使作品具有雄健博大的风神气度。此图中的黑色面积远远大于白色面积,白主要集中于天空和毛泽东周围,黑白比例接近9:1。这样的黑白构成方式与古代山水画有很大不同。“画眼”毛泽东的周围有大面积的空白衬托出主体。黄宾虹、李可染山水画中的“画眼”也多有此种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到了近现代,国画受西方平面构成因素的影响慢慢加大,以往山水画所讲的阴阳平衡、气韵连贯等在优秀的艺术家身上有所体现和发展。然而在当代,很多画家慢慢脱离“知白守黑”思想的指导,追求大制作,使画面出现没有章法的大黑或大白,缺少视觉美感。但因其中原因各不相同,在此不作分析。

黑白比例与画面美感密切相关

仔细研究一番,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画的“画外之意”并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中是存在一定规律的。画面黑白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若白的比重大,那么画面就有空灵、轻盈、舒畅等审美倾向;若黑色比重大,那么画面就有厚重、崇高、压迫等艺术倾向。

中国画创作讲求“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知白守黑”思想对山水画经营位置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文化交流愈加密切,留白的研究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作山水画首先要立意构思,想清楚这幅画要表现什么、表达什么。立意明确之后,需要进行素材的收集,同时进行构图上的构思。构图要符合艺术美的规律。同样,分间布白也要符合艺术美的规律,而且要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将写生与创作相结合。

当代社会是网络化社会,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速。我们在从传统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也要更新思想与观念,使国画创作和时代同步。当代国画的审美指向和笔墨的分间布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受西方焦点透视方法影响的结果。饱满的构图在今天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山水画构图方式。同时,因为展览的需要,山水画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越来越有向工笔山水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我看来,中国画不应该是对于大自然的单纯模仿,而更应该展现画家的人生思想、人生态度。但当代艺术家们越来越希望更加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很多当代画家在研究传统山水画方面用功不够,却出于一种“创新”心理,想从样式、形式等方面取得突破。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指引下,他们的作品构图越来越满,本应空白之处也被实实在在的物象所代替,导致作品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小,意韵越来越弱。

随着这几年学习的深入、山水画创作的增多,我更加感到画面上布白的学问很深。布白之处在画面中产生的气息流动的空灵感是一种“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表达。在山水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将注意力放在“有”的物象、“黑”的笔墨上。但通过把作品黑白反转过来的方式,我们更容易关注画面“白”“空”“无”之处。这一点看似事小,实则关系作品大局。

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便认为美就是数的和谐。除了黄金分割比例1:0.618以外,3:2、5:3、8:5等比例关系也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不同的黑白比例规律与山水画之烂漫、柔和或磅礴、浩瀚抑或热烈、豪放的韵味具有一定的关联。这种规律需要相关人士进行更加专业的探索、研究。这是一条漫漫长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所感、所发现,不封闭自己,也不盲目跟随西方,既坚守中国画特色,又观照当今时代审美观念,在“黑”与“白”的互动中实现美的多样表达。(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国画研究 | 别丢了山水画“知白守黑”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