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云:“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这虽然是就楷、行书而言的,但每当读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东的书法作品,我便会想起此言。这不仅是因为老朋友彼此互相了解,更主要的是因为倪文东敢求创变的艺术理念与追求给我的印象太鲜明和深刻了。 倪文东1957年出生于陕西黄陵,1978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本科毕业后即留校从事书法教学工作,2001年移师北京至今,一直在北师大担任教授、硕博生导师。三十年来,他一心扑在大学书法教育事业上,坚持书法教学、创作、研究数管齐下。不论是哪个方面,他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诸如先后主编或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家印款辞典》《中国篆刻大字典》《中国书法家全集·柳公权》《书法创作导论》《书法概论》等35部书法专著,策划和组织了“20世纪陕西书法大展”等诸多在当代书坛有影响的艺术活动,在多家书法专业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书论文章,2014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等等。正是基于建树如此之多,他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六届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首届“兰亭奖”教育系列评委以及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于去年12月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作为一个从事大学书法教育工作多年的人,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指导,首先自己必须正、草、隶、篆、行诸体皆通,为此倪文东做足了功课。不仅如此,他在篆书和隶书创作上凸显出来的鲜明风格也早为当代书坛瞩目。 若以动和静来区分诸体,篆书和隶书均为静态一系;而倪文东的篆、隶书恰恰能破静为动、独树一帜。他的篆、隶书法作品有如行草书般行云流水,洒洒落落,仪态万千。 我们先把镜头对准篆书。细察倪文东的篆书作品,可见其笔法、字法、章法布局等多以金文、《石鼓》为基,复参照甲骨、缪篆、秦篆和汉篆等,雄奇古拙;又撷取李斯、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等篆书大家的笔墨情趣,挥洒灵便,似乎已完全进入到东坡先生所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创作境界,圆融、宽博、挺拔之气和豪迈、洒脱、跃动之势已然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跃然纸上。倪文东之所以有如此胆识,敢与当下固守李斯、李阳冰的作篆时风拉开距离,我认为就在于他掌握了篆书的各种形态,并在求其和谐之美与灵动之趣上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 非常有意思的是,倪文东一方面主张“把经典功夫下够”,强调营造自己的“书法根据地”;另一方面又高扬“传统艺术要在时代语境下进行思路创新”的大旗,断言那种横平竖直的浅层次的“规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多元激荡的审美需求,必须大胆探索和勇于整合各种艺术元素,创作出符合更高审美要求的艺术佳作。其实,他的“两大主张”并不相悖,实为相辅相成:一来根基牢固方可言创新;二来传统也并非是一个单一、固定和死板的概念,有其“相对而言”的一面。他比较喜爱的一方印章“无常师”,应该能道出他广泛取法的开阔思维。他这样总结他的从艺体验:“临摹要深要细,要有古无我;创作要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在驾驭了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学养积淀和个性才情。”正是这种过人的睿智与胆识,为倪文东书法创作的继承与创变注入了莫大动力。 再来看看隶书。应该说倪文东的隶书具有两大鲜明的特点,更显倪氏自家面貌:一曰气息浓郁,二曰韵味高古。 细观之,其隶书在揣摩《石门》《西狭》《张迁》和《封龙山》《好大王》等碑刻的基础上,将篆书之笔法、隶书之结体以及篆刻之刀笔意趣统摄一体,不计工拙,唯求变化。譬如,提按之间不恪守“蚕头燕尾”之“通则”,分行布白也不照搬汉隶端庄匀称之仪态,仅凭借自己对自然、艺术乃至人生的感悟与理解,伸缩揖让,疏密欹正,大开大合。 原来,他把诸多经典汉碑中的自由率意化为己用,并与自己豁达豪迈的性情进行了融合嫁接。这其中还包括对现当代大家陆维钊、胡小石、刘自椟等人篆、隶、魏碑书法中灵动、奔放因子的大胆借鉴、吸收、整合和生发。所以说,他的隶书气息浓郁。他注重融篆于隶,甚至把篆书的笔法或结字直接融合在隶书创作中,作品自然韵味高古。 如何摆正师古与创新的关系?倪文东以多年对篆、隶书的追求和探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想必能给当代书坛带来有益的启迪。(倪文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倪文东书《友如山似》联语
倪文东书《会当自信》联语
倪文东书刘墉论书绝句
倪文东书张旭《山中留客》
倪文东书王安石《元日》
倪文东书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倪文东书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倪文东书孟浩然《宿建德江》
倪文东书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