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个学术问题
第一,文字学是一门科学,是我国几千年来文字发展演变规律的总结,是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评判书作、印作用字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汉字构成的基本要素就是形、音、义。字形错误,音、义亦误,则无法正确地表达文字的含义。书法、篆刻是艺术,更是文化。它依托于汉字,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所以说,书法、篆刻是非常受文字学限制的艺术,其创作的第一要素就是文字书写正确。文字学(“六书”)就是传统,出土的古今文字的精华部分就是经典。诚然,出土的古今文字有精华也有糟粕,要继承精华、弃去糟粕,就要学习和研究文字学。这对提高篆刻作者文字学水平会有很大的助益。
第二,无论是书者还是印人,在创作时首先碰到的就是用字问题。这是头等大事。有些书者、印人没搞明白,决定艺术高度的不是字法的怪异变形,如以大以粗犷雄浑取胜,或以创新变革为幌子,随意造字,与古人不同,或形式布白的夸张,肢解分离,以乱怪称奇等;决定艺术高度的是自己的文化素养。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曾刻“以戠(“识”“织”之本字) (养)印”(图一)、“以学养印”两印,后者款曰“修学养品性,全在累积功。学识高深厚,印艺如日中”。这说明学识在玺印创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以学识作为治印的底气,学识高深,印艺才能如日中天;寄托了老一辈书法篆刻家对中青年书者、印人的谆谆教导和期望。印人的学识就是印外功。印外求印,文字学知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不刻错字,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忽视文字正确与否而单纯强调技法和布白,其作品注定行之不远。这或许就是文化,具体地说就是文字学的力量!
是尊重文字学的严肃性,还是服从所谓的“艺术效果”?我认为篆刻艺术的生命在于坚守文字学的准则。如果什么人都可以胡编乱造古文字的话,那么若干年后,篆刻领域将是一塌糊涂的混乱局面,不可收拾。再说,古文字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出土古文字,并编辑出版字典,其意义又何在呢?
如果我们不注重规范用字,若干年后我们的作品作为文物流传,专家对其进行考证,多字与典籍或工具书不符,那么我们的作品是被作为赝品还是废劣品呢?这真让人揪心。随意拼造字,明清时已有先例,史论家已有记录在册。雷浚《近斋印存跋》曰:
古今篆书有两家:有书家之篆,有小学家之篆。书家之篆,如国朝王太史澍是也。其篆不用《说文》,用偏旁拼凑,几若无一字不可篆,小学家每窃议之。小学家之篆,如嘉定钱判官坫、阳湖孙观察星衍、元和江徵君登是也。而徵君尤严,其字苟非《说文》,终身不作一字;而钱、孙两家间参以金石,特非若王太史之偏旁拼凑,向壁虚造耳。
“书家之篆”“小学家之篆”的说法未必妥当,但“用偏旁拼凑”和“小学家之篆”的说法或许妥当些。书者、印人都应该依文字学写篆。
第三,印文字的支离破碎、“身首异处”是对古文字的摧残和破坏。书法美包含形体美、线条美、布白(构图、章法)美,最后才能谈得上残缺美。字法不对,字非经典,多体合成,无美感可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残缺是一种美感,即残缺美,可以增加金石韵味和美感,亦可破其板滞。印面中的平行线条或印边与印文的平行线条,为了避免雷同呆板,往往用残断破之;但过度残破会影响字形结构,形成错字,或看不清楚字形,形成误释或不识,则过犹不及。黄牧甫在“季度长年”印的边款中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见解:“汉印剥蚀,年深使然;西子之颦,即其病也。奈何捧心而效之?”(图二)印学家提出的“印从书出”“印外求印”,其深刻的内涵归纳起来就是准确度、美观性。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