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十|日本现代书法家:青山杉雨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喻建十|日本现代书法家:青山杉雨

中国书画报

说起青山杉雨(1912—1993),我对他的最初认知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先外公王颂余与武中奇二人受文化部委派,代表中国书法家去日本参加中日二十人联展学术交流活动。外公回津后送我一本《江南行——中国文人风土记》,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是他与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会晤时收到的纪念品。从书中照片看到,作者青山杉雨是一位留着倔强胡须的清瘦老者。因彼时的信息交流手段远不及现今,所以也只知青山杉雨是日本当代大书家,其作品面貌通过此参展作品集略知一二。

1993年,我到日本留学后,想找机会代表外公拜见这位老者时,才得知他已于当年过世。而后在学习与工作中,随着对青山杉雨了解的逐步加深,对他在日本现代书法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和所处地位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知。

日本政府设立了一个文化艺术领域最高学术机构,名为“日本艺术院”。该机构中的会员均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人数极少,且为终身制,书法领域定额三名。日本书法分为汉字、假名、调和体等六七种门类,可谓群峰耸立。其中的汉字系统最为庞大,而那里面自然又是派系多多。能够获得这个荣誉的,一定是可以跨越各种流派、融合各种思想观念的最高指导者,地位之高、组织能力之强,超出我们对一个书家的想象。青山杉雨就在七十一岁时当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虽然在到达峰巅的路途中,有其老师西川宁的助力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杉雨自身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说到他的书法艺术形象,最广为人知的恐怕就是《万方鲜》,这里他成功地借鉴了篆刻的布局方式,在对古文字准确无误理解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错位、嵌入、黏合等方式将汉字偏旁部首打散重构,形成一个错落变化且超乎常规的空间分割方式。其实,这样的做法,上田桑鸠等人在前卫书法中已有过成功尝试,而这件作品引起轰动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其间那出神入化的用笔、用墨的变化,呈现出的是一种绚烂而热烈、刚毅而不惧凋零的笔调,同时又折射出一股霸气果敢、豪爽仗义的气概。据他的日本书坛同行介绍,青山杉雨这位长者身上正是具有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才有了称雄书坛的地位。

中国书画报

青山杉雨《万方鲜》

作品中笔线的粗细、润渴,笔锋的聚散、藏露,行笔的提按、快慢,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有悖常规而又合乎常理,苍茫劲健、犀利坚挺、凝重坚实等审美词汇都被他自由地驾驭到笔下。最为难得的是,本来其间每个细节都是经过苦心孤诣构思设计的,从完成效果看,却全然没有造作刻意之感。而杉雨能够如此完美地将笔墨形式语言发挥到这等地步,又与他有着深厚的古典书法研习的积淀相关。

《严风》为杉雨中年时期的作品,彼时他还没有显露出过多如《万方鲜》那样的构成意识,但是在线质表现上,已能见出他在研习钟鼎文上所付出的精力。《临石鼓文》一作中又可见出其在传统书法学习中对“活学活用”问题的深刻理解与践行。他没有亦步亦趋地追仿钟鼎文所呈现的圆浑凝重、含蓄遒劲的线形与线质,而是改为方硬爽利、雄强苍劲的用笔,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临本。而这其中所显示的正是他那倔强坚定的个性以及不守成规的意识。

中国书画报

青山杉雨《严风》

在追随西川宁学习的数十年间,青山杉雨全面遵循老师所崇尚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正是由于这种浸染,其对书法艺术本体的感悟就较他人深了一层。作为大东文化大学书法系教授的青山杉雨,在教授学生时曾将书法学习的目的分作“写好字”和“写有味道的字”两种。所谓“好字”,就是那种用笔、结体、章法乃至气息等各方面都觉得不错,没啥毛病的字;而“有味道的字”,则可能有明显的不足,却是很有味道、很有个性的字。他认为王铎属于前者,傅山属于后者。且不论他对王、傅二人如此归类是否得当,但是“好”与“有味道”之说不仅点出了书法学习的定位问题,更是抓住了艺术取向的关键。因为,所谓“好”的判断,一般是源于大众的或是既定的审美标准,而与此相符的应该是趋同性、顺从性很强的作品,受众也许是最为广泛的,但引领性有可能是缺失的。“有味道”意味着有特性、有创新,甚至有所超前有所引领,而同时又有可能不是那么众口一词。从杉雨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可以感到,他寻求的是“有味道的字”。

《赵子昂诗》可以说是作者践行该论点的一个显例,使我们看到了杉雨的又一个艺术面貌。曾经的“百炼钢”在这里全然化为“绕指柔”,那种刚强坚定气象被纤柔缠绵的韵致所取代,一种空寂优雅的氛围跃然纸上。其间多少可以看出是借鉴了传统假名书法那种用笔的线形与墨色变化,以及鲜明的空间意识。那复杂细腻的遣笔使墨,忽而如涓涓细流,忽而似薄薄蝉翼,艺术语言的精致与准确完美地将日本的意匠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杉雨正是为了追求这种味道,由此置“气弱”不足于不顾。

中国书画报

青山杉雨《赵子昂诗》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优美与壮美同样无法兼具。也正是基于此等考量,青山杉雨又提出了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观点:“一作一面貌”,即要让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面貌。这无疑是在跟自己“较劲“,但也映射出他对艺术终极追求的深入思考。有了这样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及想要达到极致的目标设定,杉雨能够达到非常人所及的成就也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喻建十|日本现代书法家:青山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