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出版存在断层 专家:少点跟风多点引导

文学评论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国学书热背后的断层专家:少点跟风多点引导对于近年的图书市场来说,“国学”是个热门字眼。从荧屏上的《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一系列文化节目收视率的飘红,到近来影视剧翻拍中国四大名

国学书热背后的断层 


  专家:少点跟风多点引导 


  对于近年的图书市场来说,“国学”是个热门字眼。从荧屏上的《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一系列文化节目收视率的飘红,到近来影视剧翻拍中国四大名著争议成风,几乎都能引发一轮“国学潮流”。而与国学有关的书屡屡登上畅销书榜,各大书店的国学专柜也连带着门庭若市;甚至连今年季羡林、任继愈二位大师的辞世,也引发了新一轮“国学热”。


  国学书内容大同小异 


      国学的定界一直比较模糊,国学书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据了解,目前书市上比较畅销的国学书主要有四大类:国学启蒙读本、国学解读读本、国学衍生读本和国学原著读本。其中,前三类都不是真正的国学范本,而国学原著的出版“泡沫”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受到学者、媒体的关注。有媒体称,出现这一现象有两大原因:各出版社出版国学书“各自为阵”、跟风出版和粗制滥造、“拿来主义”。 


  记者在本届书展各展馆的国学书区看到,即使是经过精挑细选,不少国学原著依然让人“似曾相识”。中国四大名著、《论语》《三字经》等“出镜率”最高;《孙子兵法》《古文观止》《黄帝内经》等厚厚的精装套书也频现各个出版社的书架。全解版、解读版、精注版、迷你版、精华版、配图版、注音版等等,各种版本令人眼花缭乱,观其内容,却往往大同小异,还有的直接实行“拿来主义”,注解如出一辙。


  国学书出版存在断层


  北大学者张颐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学热”并非一件坏事,“虽然可能存在误导”,但“可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没人看的话就成了绝学了,就变成死学,就没有生命力了”。在他看来,以目前国学发展的态势,还是应该做好普及的工作,这样“求精求深才会有发展空间”,学者不必对“国学热”太过严苛。


  张颐武认为,目前国学书籍“从浅到深”的环节存在断层问题,这并不是说没有相关的书籍,而是没有整合,“这些书大多存在于传统教学体系之内”。他认为,现在最好的国学入门书,还是王力的《古代汉语》四卷,它如同国学的“小百科全书”,认真看下来,对国学的了解也就有一定基础了。


  复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也有相同的看法,“于丹和易中天的书,可以引起年轻人对于国学的兴趣,但要学深一点,选择好的版本就很重要,这就是出版社和学者的工作了”。


  少一点跟风,多一点引导


  在书展的人文艺术馆,记者看到,张颐武所提到的《古代汉语》,跻身一个并不起眼的书架中,翻阅这本书的,更是寥寥无几。相反,各种版本的《红楼梦》《牡丹亭》等国学经典书籍高踞书架,十分醒目,在书架前停留翻阅的读者不少。记者发现,这些书或直译成白话、或予以寥寥注释、或干脆“原装上阵”,对于没有一定文言文和传统文化基础的读者来说,要读懂恐怕都颇具障碍,遑论读透了。 


  对于读者的阅读,除了满足需求之外还有一个引导的问题。专家认为,出版社在规划“国学”选题上要少一点跟风,多承担一点对读者的引导,让更多的读者经由“国学书”的桥梁,真正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实习生 陈文华 记者 姜小玲)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学艺术-文学评论-国学书出版存在断层 专家:少点跟风多点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