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教学的优秀课程案例
课程名称:《结构设计原理2》
课程学时:32
课程类型:专业类选修课
线上教学平台:超星SPOC平台+腾讯会议+QQ群
线上教学形式:直播+录播+既有视频
选课学生年级及人数:17级道桥1班,60人
任课教师:石岩
推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课程直播中利用实际教具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课程设计
1、未雨绸缪、秣兵厉马
(1)培训学习,破旧立新。通过不同的网络培训了解了更多的网络授课方式及先进理念。
(2)寻踪觅迹,确定平台。通过调研各种教学平台,最终确定在我校购买的超星泛雅SPOC平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3)东搜西罗,优化资源。借助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搜集了近10门由知名高校教授主讲的课程;经过仔细挑选,最终选定同济大学赵宪忠主讲的《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学习资料。
2、“录直”并举,“上下”一体
(1)打造“随堂教学视频+知识点录播+在线直播+作业练习与解答”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体系。
线上教学体系架构图
随堂教学视频:采用赵宪忠主讲的《钢结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连续的知识脉络和体系,防止知识点碎片化,避免学生管中窥豹、思维离散;同时,推荐学生参考河海大学曹平周主讲的《钢结构》,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知识点(重点、难点、例题)录播:针对重难点问题录制相关视频(每段20分钟左右),穿插在课程内容中供学生反复观看,并增加计算例题以供练习。
在线直播:首先给学生理清每章每节的知识脉络,并进行在线答疑;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需要直播和录播并举,直播有助于“直面点拨”,录播有助于反刍、打磨。
作业练习与解答:针对具体内容适当编制习题,包括打基础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面向工程的设计计算题,需要查阅调研、扩展视野的问答题。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特别购置了平板电脑(iPad)和专用的手写笔,可在直播和录制视频时在课件上进行书写和绘画,努力在线上教学中实现“板书”环节。
利用iPad和手写笔可在直播和录播中书写绘画
(3)专业前沿,扩展视野。利用线上教学的灵活性和资源的丰富性,推出一些和课程相关的重大工程、前沿讲座等,供学生扩展视野。
3、察教观学,实时反馈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借助学院督导和观察课程之机,学院领导、老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为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同时,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以下措施接受他们的反馈:
(1)统一调查问卷。在第1周两次课结束后进行调研:是否适应采用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的有何建议。结果表明:超过70%的同学表示适应,不到30%的同学有点不适应,还有6名同学给了很好的建议。
(2)由学委和课代表将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
(3)私下抽查个别同学对授课方式的适应情况、意见、建议等。
4、注重效果,及时调整
根据第1周的反馈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每周学时按“随堂视频:录播:直播=2:1:1”进行分配。随堂视频若时间不够,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第2周结课后,调研了学生对调整后授课方式的接受情况,普遍反映良好。
部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反馈情况
特色与创新
(1)灵活有度,事半功倍
在线教学的特点是灵活度更高,方便借助已有资源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更好的解答。同时,在直播中利用实体教具为学生演示其构造和运作机理,抽象问题具体化,增强学生学习时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2)课程思政,传递正能量
本次疫情是对我国乃至全人类的严峻考验,在教学中可结合适当的例子传递正能量。例如:
案例1:结合结构承受动力荷载和相关工程问题,通过编写对联鼓励学生勇于战胜病毒,打造健康体魄,追求动力人生。
直播中编写对联来鼓励和引导学生
案例2:借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点赞中国速度,据此引入装配式钢结构,给土木学子打气加油。
案例3:讲到结构的抗力时,把抗力喻为人的身体免疫力,还结合钟南山院士和袁隆平院士年轻时都是运动健将的例子,鼓励学生注重加强身体锻炼。
案例4:在结构的承载力与构件组成关系中,工程师要注重单个构件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成更强的整体结构。就像本次疫情中的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样,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最好的选择。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编辑:黄新宇
主编:朱莉萍 王雅琼
审核:杨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