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征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亚军:凝聚乐观自信、爱国担当的战“疫”软实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战“疫”征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亚军:凝聚乐观自信、爱国担当的战“疫”软实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不久前惊悉本人就读研究生时期的一位老师感染了新冠肺炎,这是我朋友圈中第一个受病毒感染者,在此之前感觉疫情离我还是有些遥远,但是那一刻惊觉它原来离我这么近。

我的老师是在除夕夜入院后直接就进了重症监护室,是北京第一批被感染的重症患者,加上其身体上原有一些其它慢性疾病,可以说他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是这些并没有将老师的精神压垮。从入院第一天起,他就用手机记录下了每一个重要的瞬间,这些重要的瞬间都是来自工作中的医护人员。刚入院时他就被医护人员敬业精神所打动,说的第一句话是:“医生非常了不起,如果我有机会出去,一定要把这些事情讲出去。”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只要精神稍微好一些,老师就会拿出手机记录医护人员工作的点滴。

最终他在重症病房住了将近二十天,可见当时病情的严重,但是自始至终,老师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医护人员充满信心。他的这种乐观从哪里来?主要是对医护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的信任;对国家医疗水平的信任;对国家抗击疫情能力与措施的信任。现在看来,越是在困难面前,自信越显得弥足珍贵。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中央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都是一场大考验。疫情无疑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社会而言,这是一次近乎极限的压力测试。如何战胜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不仅仅要求党和国家的硬件措施到位,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自信的这一软件。只有群众具备充分的自信,才不会出现重大社会不稳定事件。同时,自信会使我们全民族拧成一股绳,以充分乐观的态度科学防疫。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普通群众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战胜疫情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自信与从容地与这场疫情作斗争,而当我们以足够的信心最终战胜这场疫情的时候,中国人民的自信无疑会更加坚定。

老师说“对于医护人员的敬业,他除了感动,更多的是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疫情初期全国人民被汹涌而来的疫情打得措手不及从而导致严重恐慌时,医护人员却始终坚定从容冲在前线,没有歧视任何病人,而是在情感上安慰,在救助中发力。在病人最无助与痛苦的时候,他们的坚定与宽慰对于恐慌中的病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同样冲在疫情前线的还有全国无数社区与村口的疫情防控检查人员,连续加班的公安干警,开着一车车急需物资前往疫区的司机,冒着严寒将期盼已久的货物送到我们手中的快递人员……举国上下为疫情正在做贡献的人。各地医护人员及军队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神速竣工;疫情物资全国统一调度;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表现出高度团结,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十四亿人令行禁止将自己隔离在家中,这场疫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集体担当。3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次震撼心灵的感动瞬间,彰显了中国人民爱国担当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在平时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那样的虚无,但是面对具体事情时,每个人做得都是如此踏实。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不无感慨地说:“我从未见过一个社会有如此的集体奉献精神。”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感叹:“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全国人民的乐观自信,看到了不惧危险的群体英雄,看到了各族人们的大团结,看到了人民的爱国担当的热情,看到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民族,14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万众一心。汹涌而来的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正是中国人民乐观自信、爱国担当的精神软实力,使得中国人民不仅能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而且这种软实力也在磨难中不断成长,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亚军老师在家中备课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供稿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 | 刘亚军

编辑 | 冯展豪

审校 | 刘 英

责编 | 李 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为什么你还买不到口罩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标星+置顶

一秒找到官微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邮箱:zdxh2018@163.com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战“疫”征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亚军:凝聚乐观自信、爱国担当的战“疫”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