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关注 | 国展群英之胡泽涛:芦声阵阵鹤语莺莺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画家关注 | 国展群英之胡泽涛:芦声阵阵鹤语莺莺

中国书画报

芦声阵阵鹤语莺莺

□杜志宇

辽宁画家胡泽涛的花鸟画,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豪迈。他的作品饱满酣畅、淋漓氤氲,有一种光影闪烁的视觉效果,散发着空灵高远、淳朴清新的气息。

清代的扬州画派有位边寿民,以画芦雁名噪一时;而胡泽涛则以画芦鹤名于当代画坛。他自幼生活在有“鹤乡”美誉的辽宁盘锦。这里河海相融、水天洁净,有着绵延无尽的芦苇荡和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每年春天,成群的丹顶鹤迁徙到这里,栖息于百里“苇海”之中。胡泽涛对鹤情有独钟,经常深入到芦荡、苇丛中,观察鹤的习性,将捕捉到的仙鹤姿态中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一瞬付诸笔墨。他深谙鹤之精神,通晓鹤之性情,挹取鹤之神韵,传递鹤之情愫,创作出大量以鹤为题材的花鸟画作品。

中国书画报《大野秋声》 胡泽涛作

花鸟画具有强烈的比兴功能。而鹤作为一种积淀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符号,因颇具隐喻和象征意义而为历代画家所钟爱。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时常被用来比喻贤能之士。在古代,人们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历代不乏画鹤名家,其中尤以唐代薛稷最负盛名。《宣和画谱》中记载:“世之画鹤者多矣……故(薛)稷之于此,颇极其妙,宜得名于古今焉。”可见,薛稷所画之鹤形神兼备,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境界。前人在以鹤为题材的绘画中不但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而且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艺术经验,使鹤画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胡泽涛画鹤,不但承继前人的优秀传统,撷取古人艺术经验的精华,更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拓展和创造。不论是思想内涵的抒发、意境韵味的营造还是笔墨语言的探索,他都做到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胡泽涛的鹤,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表现了对时下人类精神困境的关切。古人画鹤,往往拘执于图解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精神气象未免狭隘。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疏离甚至对立,人类生存的境遇面临着挑战,回归自然成为当代人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结。在胡泽涛的艺术世界中,鹤的比兴功能和人性化意味得到了强化和彰显。在这个人格化的天地中,画家诠释出了当代人的精神渴望和审美追求,带给我们一扇清气扑面的窗口和一片喘息休憩的绿荫。

花鸟画有着与诗歌一样的审美功能,因此诗性氛围的营造就成了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尺。胡泽涛注重对画面意境的经营。从画面构成上看,他笔下的鹤千姿百态:行走、追逐、嬉闹、展翅……它们潇洒俊逸、恬淡脱俗。胡泽涛运用多种创作图式,将鹤之林林总总提炼、概括,并形诸纸面。他常以四季芦荡为背景,将鹤融于或明丽清新、或惨淡寂寥、或萧疏朗阔、或氤氲空蒙的芦苇丛中,表现出幽深绵延、水天极目的空间感。他的作品往往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清愁,有着抒情诗一般含蓄委婉的气息,且不失浑厚淳朴、潇洒奔放的气象。

追求精神世界与笔墨语言的同步,是胡泽涛绘画的一个重要支点。在对传统技法潜心钻研的基础上,他结合自身的观察与感悟,在画鹤技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形成一种介于工写之间,以线条和墨色为主、设色为辅,且借鉴了一些西画特点的笔墨语言系统。水墨和线条的运用,保证了其作品的精神属性和民族风格。他善于灵活运用传统的勾勒、皴擦、点染、色墨相破等手法,不拘泥于古人成法,旨在服务画面整体效果和表达出独到的生活体验。在色彩的运用上,他以浅淡为主,一方面刻画出北方苇塘的地域特色,一方面使作品始终保持着淡雅和谐、清丽脱俗的品格。

生活在辽河之畔、渤海之滨的胡泽涛,孜孜耕耘数十载,努力追寻着花鸟画的崭新风貌。他的作品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为辽海画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胡泽涛,生于1957年,辽宁盘锦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盘锦市工笔画学会会长,盘锦辽河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曾入选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曾获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银奖,第二、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等。《大野秋声》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画家关注 | 国展群英之胡泽涛:芦声阵阵鹤语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