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读书生涯(三)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齐白石的读书生涯(三)

中国书画报 齐白石27岁拜师胡沁园、陈少蕃学画读书,是俯下身子真学真读。十年后,到了齐白石37岁,他又拜王闿运为师。王闿运是晚清经学家、文学家,著述颇丰,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是咸丰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主讲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等,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齐白石说“那时候湘公名声很大,一般趋势好名的人,都想列入门墙,递上一个门生帖子,就算作王门弟子。”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列王湘绮门墙多少有这个概念,未必是真的受教。而齐白石拜王湘绮为师是获益匪浅的。齐白石入门之前,铜匠出身的曾招吉、铁匠出身的张仲飏已经入门。张仲飏介绍齐白石去拜见王湘绮,并多次劝说他拜王湘绮门下,可他不愿趋附,始终没有答应。王湘绮却对齐白石青眼有加,对齐白石的画、印给予高度赞扬,说他“又是一个寄禅黄先生哪!”寄禅是湘潭有名的和尚,因为寄禅与齐白石身世相近,都是少年寒苦,自己发愤成名。如此一说,让齐白石也十分开心。而王湘绮对齐白石不愿列入自己门墙的事情不理解不高兴,并对人说:“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我门下有铜匠衡阳人曾招吉,铁匠我同县乌石寨人张仲飏,还有一个同县的木匠,也是非常好学的,却始终不肯做我的门生。”后又在张仲飏的劝说下,齐白石才拜王湘绮为师,人称“王门三匠”。拜师当天,王湘绮在《湘绮楼日记》记:“齐璜拜门,以文诗为贽。文尚成章,诗则似薛蟠体。”王湘绮是经学大师,饱读诗书,齐白石的诗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他说齐白石的文倒还像个样子,诗却成了《红楼梦》里呆霸王薛蟠的一体。薛蟠体是什么体呢?是口语化浅俗的“打油体”。薛蟠总共写过两首诗,一首是“一只蚊子哼哼哼”的哼哼韵,另一首是“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第四句影响视听不说也罢。 王湘绮如此评价齐白石的诗是有失公允的,王湘绮去世时,齐白石53岁。齐白石后来的诗作,王湘绮是没法见到的,如果他见到了说不定会重新评价呢。齐白石一生活到老、学到老,91岁时书写《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文;95岁去世前三个月还创作国画《风中牡丹》(见下图),他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创作。当然,他的诗作随着知识、阅历的不断增长,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王湘绮的这个评语,胡适曾给予尖锐批评:“白石虽拜在湘绮门下,但他的性情与身世都使他学不会王湘绮那一套假古董,所以白石的诗与文都没有中他的毒。”然而对王湘绮的批评,齐白石却欣然接受,也认为自己的诗不好,说自己心中所想,即口中所言,缺乏修饰。齐白石42岁那年七夕,王湘绮在寓所招集学生一起饮酒,席间提议联句,并且自己首唱两句“地灵胜江汇,星聚及秋期”,可齐白石、张仲飏、曾招吉三人听了互相看着,说得难听点是大眼瞪小眼,都没联上,场面应该挺尴尬。由此可见,《红楼梦》里黛玉、湘云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多么富有诗才呀。后来,齐白石为了这件事,更加感觉自己诗学功底差,不敢自称诗人,连“借山吟馆”的“吟”字也去掉了。齐白石决心要“多读点书,打好根基”,但这个愿望直到他远游后,即1911至1916年,在乡间幽居的日子里才得以实现。这七八年间,齐白石在日记里写道:“天天读些古文诗词,想从根底方面,用点苦功。有时和旧日诗友分韵斗诗、刻烛联吟,往往一字未妥,删改再三,不敢苟且。”艾青很喜欢齐白石的诗,他说:“我特别喜欢他的诗,生活气息浓,有一种朴素的美。” 后来,王湘绮还给齐白石的印谱作序。王湘绮故去的时候,齐白石专程前往哭奠,对王湘绮的恩遇铭感不忘。而在《湘绮楼日记》里,屡有“齐木匠来”的记载,齐白石看这日记会作何想呢?罗家伦评说“可见王壬秋对他不及胡沁园的厚道”。 王湘绮说齐白石文作得还像个样子。齐白石的文字有日记、书信、传记、联语、悼文、铭,主要还是集中在他的日记。他41岁起开始记日记,断断续续,也不是每日必记,与他的诗一样,大都是性情文字。他73岁回家扫墓,日记写道:“乌鸟私情,未供一饱,哀哀父母,欲养不存。”齐白石的传记也是很好的文章,罗家伦看完《白石老人自述》后评价称“这是一篇很好的自传,很好的理由是朴实无华,而且充满了作者的乡土气味。我常觉得最动人的文学是最真诚的文学。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哪能使人不感动?”

中国书画报

来源:《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齐白石的读书生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