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在武林(今杭州)一带,活跃着一个以蓝瑛为师的画家群体,后人称其为“武林派”。据画史记载,蓝瑛的儿子蓝孟、蓝涛均能承袭家法。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在古代,书画创作是专门的技艺,精于此道之人较少,因此它的传承十分注重“师资传授”。师徒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似或统一的风格与观念,并以此形成一股风尚。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师徒其实是父子关系。他们擅长同一种艺术形式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同擅草书,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同擅金碧山水,宋代米芾、米友仁同擅“米氏云山”等。蓝氏父子也延续着“师资传授”的传统。
蓝孟研习家学,最重要的途径当是以摹写唐、宋、元绘画作为基本练习。“武林派”中的画家都十分注重这点。蓝孟对宋元画家,尤其是倪瓒的临仿用功最甚。据《图绘宝鉴续纂》记载:“(蓝孟)善画山水,模仿宋元,无不精妙。运笔虽不遒劲,而丘壑松脆,如冰梨雪藕,见之唇吻俱爽,故学云林家数,更云入室。”我们可以从广西博物馆所藏的《乔岳高秋图》(见上图)来一窥蓝孟是如何“学云林家数”的。此画为绢本设色,纵191.3厘米、横92厘米,钤“西湖蓝孟”“次公氏”白文方印。画家主要以干墨渴笔来刻画山石,短促的波折线条一层盖一层,由紧而松、由重而轻。山石表面留有较大面积的空白,体现出石块浑厚疏秀的质感。这些形式表现方式与倪瓒的惯用手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倪瓒较为强调皴擦,侧锋用笔的面积比较大,山体有块面感;而蓝孟更专注于用线塑形,以此使物象之间的形体区分得更为清晰。
虽然《乔岳高秋图》是件大尺幅作品,但细看之下,蓝孟的用笔几乎没有含糊之处,虽不遒劲,但笔笔磊落,显得十分理性,具有疏朗爽利之感。蓝孟在题款中提到,此画是“法荆、关两家”。实际上,在17世纪,没有几个人能有幸见到五代时期荆浩、关仝的真迹。画家口中的“法”“仿”“临”等,很大程度只是对照文献上的记载而进行的。因此,蓝孟说的“法”,似乎是指通过自己的用笔实践,来探索后人所记五代大师们强调笔法而不是皴法的概念。此外,从作品的构图来看,体量巨大、中峰鼎立的高远取势与宋代的北方山水风格更为接近,山体连绵紧密的章法脉络取法自元代王蒙的绘画风格。此作画面展现出积极融会宋元山水的特征,这与蓝孟长期临习古画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大量使用短促、波折的笔法,使山体走向显得十分扭曲,令整个画面传递出一股骚动的气息。从画面底端开始,画家就十分冒险地堆砌细碎扭动的石块。假如没有较为平缓的水流、水面来梳理石块的分布,没有以横跨溪流的小桥来暗示地平线的走向,压实一段延展不深但十分重要的平远空间;那么后面的整座山峰就会像凭空而起一样,一下子失去基础。可以说,蓝孟对此作的处理大胆而不失严谨。画家在坡石上排布了四棵高大的树木,其中的一棵松树看上去似乎高达远处山峰的山腰。实际上,画家是在利用近大远小的视觉原理拉开前景和山峰间的距离,形成虚拟的空间深度,进一步避免“悬空”山峰的危险。在描绘矗立的险峰时,画家使三条相互平行的山脊展现出并排攀升之势,令数段飞瀑穿行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山峰的险峻高耸之势。巨大的山体几乎占满画面,饱满的构图传递出撼人的气势。在这骚动的画面中,几座简陋的楼台、几名对坐闲谈的高士隐现而出,为此作品增添了几分平和、高古的气息。
善作大尺幅作品,取法唐、宋、元绘画,用笔偏于爽利,这些都是蓝孟克承家学的体现。然而,《乔岳高秋图》所展露出的构图方式与画面趣味却是蓝孟所独有的。由此可见,绘画生命力的旺盛,不仅在于传承,也在于创新。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