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社科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北京日报、人民论坛杂志,联合举办“传统节日与和谐文化论坛”,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深刻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与会专家围绕传统节日与和谐文化的主题,就传统节日的主题、内涵、内容、形式、载体等,以及利用传统节日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
徐惟诚: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涵盖各个地区和民族,渗入生活的各个领域,仪式内容丰富多彩。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会情牵梦绕,不能割舍。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常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群众基础广泛深厚。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诸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众多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维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这些传统节日,尽管形式不同、主题各异,但其中所凝结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则一脉相承、历久弥新,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昭示着中华民族之魂。
张晓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令人陶醉。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时,惊喜与愉悦取之不尽。所有节日都被赋予无限的内涵,无一例外地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表现出智慧、机敏和聪明,最可贵的是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感情给予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这就是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千百年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魅力所在。
节日体系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
郗志群:节日如果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加以简单分类,大概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以国家行为为主体的节日,像“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第二,以大众行为为主体的节日,像传统的春节、端午节,这种节日往往公众要参与一些集体的庆典;第三,以家庭行为为主体的节日,在这一类节日当中清明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节日的界定不是说我们过一个生日就是一个节日,而应该是社会大众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去共同做一件事情,或者共同关注一件事情,这样才自然而然成为一个节日。
徐惟诚:中国长期以农立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大多和农事季节有关。春节喜庆丰收,展望新年;清明春雨如酥,草木孳生;端午百花竞艳,春水如蓝;七夕银河在天,星月皎洁;中秋月明如镜,晴空如洗;重阳秋高气爽,红叶烂漫。人们在节日活动中,不断地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变迁,感Ji自然的恩赐,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以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合家团圆,或探亲访友,或祭祀祖先,或男女相会,或归宁省亲,或尊老爱幼,或扶贫济困,或团拜,或共游。一声恭喜,互泯恩仇,万人同乐,在融融之乐中,家庭、邻里、社区、同事都增加了和谐。
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几乎都是对生命的颂歌,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春节给孩子的压岁钱起源于抵抗邪恶的祝愿,清明吃的青团用野菜制成,腊八粥用杂粮煮熟,不仅是节俭的表现,而且是有利于健康的习俗。踏青赏春、龙舟竞渡、舞龙舞狮、重阳登高,都是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端午采艾叶、佩香囊,是为了防止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
张晓华:中华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
彰显民族情感传承中华美德
徐惟诚:人是有理想,有追求的。这种理想和追求大量渗透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节日的祝愿,寄托着人们的期望。祝愿的内容,不但包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也包括健康、长寿、快乐,包括忠贞美好的爱情,包括亲人的团聚,包括学业、事业的进步,更包括道德、礼仪的弘扬。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需要节日,“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汉字“节”字的本义源自先民对草木竹类生长的观察。通过“节”,可以萌发新的枝叶,可以得到母体的哺育,可以沟通植株整体之间的联系。今天,我们正可以通过传统节日,得到民族文化母乳的滋养,凝聚与民族其他成员的联系,勃发新的生机,协调成长。在这样的时刻,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常卫:去年底,国务院已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让人民身心得以休整的同时,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文化的自觉。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精华,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时代内涵,创新形式载体,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通过节庆活动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让广大人民在和谐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刘魁立:中秋时节我们举头望月,就会产生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这里包含着我们的群体价值观,这也是我们民族认同的标志。这种民族认同,就具有一种内在的特别力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传统的节日就具有这样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传统节日同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共享性和公共性。所谓公共性就是约定俗成,大家都这样一起来从事这样、那样的活动,有一个共同的行动,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共性的话,就没有办法前进。
张晓华: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些传统节日当中,最容易唤起我们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我们同宗同源的一种民族情,同时还有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春节团圆、清明踏青、中秋赏月,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它是我们美好人性的再现,是我们中华美德的缩影,也是祖先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遗产,也叫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的是中华文化的命脉和精华,标志着民族的认同感,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它的传统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鲜明的文化和精神特征。这些节日的存在,已经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纽带。
传统节日价值就在于彰显了民族的情感,彰显了人生的意义,滋养了民族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尽管各个节日内涵不同,纪念庆祝的形式不同,但是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是我们对民族之根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
节日仪式慰藉社会成员心灵
刘铁梁:元旦、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节日构成一年一个周期的传统节日体系,这一体系除了与农作活动、历法有关之外,所有节日都是以人们协调一致的行动方式来述说故事和表达共同的情绪,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这样的行动,其实就是“仪式”,或者就是“礼仪”。之所以春节前会出现千军万马往家赶的情况,元宵节各地都要在街市上张灯结彩或者在广场上狂歌劲舞地表演,清明节一定要给先人扫墓,端午节要给小孩子身上戴香包,或者是举行龙舟竞赛,腊月里要扫尘、送灶神,除夕夜要吃年夜饭和守岁等,都是全社会在举行节日仪式的表现。
节日通过全社会的参与交往实践,使每一个成员不断地重温对于自身文化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刻骨铭心的。有的人说年味淡了,一个外在的原因就是你已经离开原来的亲情,这和自己没有体验和重温文化有关系,和每个人不能理解自己的文化,赋予文化真正的意义有关系。只是埋怨别人没有给自己提供人情,你自己也应该想想应该做什么,你是有责任、有义务的,你应该为这个社会做出应该做的事情。这个社会充满了温馨和爱,当然年味就浓了。年味淡了,不是一个简单的传统文化形式保留的问题,是人的身心疲惫,是人的身心找不到家园了。
节日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通过交换来共享人生价值和知识的时空或者平台。节日不是遗产,是传统。节日是不断被注入新的生命长期不衰的传统。节日传统就是让每个人不断地进入知识交换的体系当中,比如我们每个人去拜年,应该带什么样的礼物,说什么样的话;比如说我在家里迎接别人拜年,别人来了我应该怎样说,我应该怎样做,都是知识,而且是体现人的社会关联的一种知识。这个知识在交换中活起来了,在交换中形成了人们刻骨铭心的文化。
刘魁立:一段时间,部分年轻人对洋节热衷,但他们未必对洋节有很清楚的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与洋节比起来,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隽永而Ji动人心的情趣。
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要以更虔敬的心态、更为珍爱的感情来善待,价值观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庆祝活动,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的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创新节日传统重建精神家园
刘魁立:今天走向大自然和旧时代的踏青,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有了新的情趣。在我们的观念当中增加了新的内容,就是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友好相处,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环境。
赵世瑜:我想讨论的是中国传统的年节文化如何更新和多样化,让它更有生命力。就是说,不仅仅要保持这样一个文化传统,还要为传统增加活力。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社会的变动率加大,人的压力增大,紧张度增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完全成正比地增进,“房奴”、“车奴”等就是说明。除此之外,还有亲情、家庭之间的淡漠、善恶标准的模糊等等,因此法定假日的调整是一种导向,是对正确的价值观的肯定和它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彰显,而且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的假日,既有助于文化的保护,也有纵向的创新。文化的保证和创新,意义在于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创建。当前,民族精神的缺失、精神家园的荒芜对社会和谐带来很大的障碍。人们通常将一些问题的出现归咎于20世纪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次批判,也有的归咎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当代商业冲击下的价值转变,这些因素都扮演着相应的角色,但都不是唯一的原因。中国传统年节成为假日的意义就在这里。
中国传统年节的实质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信义、礼仪、情感。春节为什么放爆竹,本意是为了驱鬼,但是真的有鬼吗?人们通常用鬼表示邪恶、陌生、不安定、危险的事物,不希望这些危险的事物威胁生活。元宵节为什么还要放灯,体现的是对黑暗的恐惧和光明的向往。端午节要驱邪避灾,人可能无所畏惧吗?人无所畏惧就可能肆意妄为,人们希望用美好的事物取代不美好的事物。传统年节强化了信仰,信仰靠什么维持?要靠礼仪维持,而年节是体现礼仪知识的最好场合,长幼有序、乡里和睦的社会状态是靠礼仪,而不是完全靠法律实现的。过去人们见面谈话都是有形式的,邻里之间如何拜年都有一定的规定,表明了社区之间的礼仪知识关系。所以,在年节期间,人们需要格外认真遵守礼仪。年节假日当中体现的往往不是匆忙、冷漠、客套、竞争,甚至虚伪,而应舒缓、欢乐、祥和、喜悦、Ji情、真诚、感动。节日的氛围和文化的意义,使人们可以对亲人、朋友、邻里释放真情,对社会展示善心,与大家一起欣赏、展示美好。传统节日不是树立信仰、强化礼仪唯一的载体,但是我相信,如果有了这些,我们精神家园的重建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