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近期,号称终极目标是“让人类成为星际公民”的埃隆·马斯克创建的SpaceX公司,成功发射了龙飞船搭载“猎鹰九号”载人火箭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人类历史上私人公司首次成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在此之前,有能力发射载人火箭的国家仅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此次SpaceX龙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商业航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神秘的外太空再一次
聚集了无数人的目光和好奇心
在这个看似“理科”“硬核”“高科技”的领域
同样闪耀着华政人的身影!
就在近日结束的2020年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亚太赛区比赛中,由国际法学院蒋圣力老师带队,国际法学院硕士生曹心怡作为领队,国际法学院本科生汪若、法律学院本科生梁懿红、外语学院本科生邢伟作为正式队员,国际法学院本科生王天翼、彭燕雯作为辅助队员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首次“出征”战绩喜人
Manfred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是由国际空间法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pace Law)于1992年创办的全球性模拟法庭竞赛赛事,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赛事之一。
此次“出征”的华政队伍虽来自不同专业,却有着同样的目标:为校争光!
我校代表队2017年参加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
此次亚太赛原定于四月在北京举行,受疫情影响,主办方取消了赛事中的辩论环节,改成以全体参赛队伍提交的正反方书状进行评判。
辩论环节不仅是一个展示专业水平、长期备赛成果的机会,还是一次展现队员风采的绝佳契机。听到这个消息,参赛队员们的心中都感到一丝遗憾。
但在蒋圣力的指导和鼓励下,队员们及时调整了心态和策略,根据赛题的案例和要求进行论辩,重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申诉方、应诉方书状的写作当中。他们意识到:“即使是线上比赛,对于自己来说,也既是一次锻炼机会,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校代表队2018年参加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
于是,从一月到三月,队员们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写稿、改稿,写稿、改稿……英文书状书写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加之外空法对解释法条和运用法条的能力要求很高,专业知识、语言、写作功底……此次面临的挑战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队员们使出浑身解数:没有灵感,就去“找老师和同学聊聊,找灵感”;文章结构不知道如何搭建下去,就“疯狂翻阅文献,从他人智慧中汲取能量”;遇到不熟悉的知识领域,就“把涉及到的法条一点点‘啃’下来,从头开始”。
队员邢伟
一次又一次,当两万余单词量的定稿出炉后,大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邢伟感慨道:“这一段时间真的很艰苦,但也非常感动,自己真的从中学习到很多。”
作为指导老师,蒋圣力亦非常认可队员们的付出和成果:“我主要帮助队员们梳理书状写作的整体框架、明确案例赛题的逻辑思路等,但在具体的内容写作,以及大量参考文献的检索、梳理、汇编等工作上,队员们都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我更多地是起到指导作用。”
评选结果揭晓,在亚太赛区近40支参赛队伍里,我校代表队以零点几分的微弱之差无缘前十,位列第十一名,获得二等奖。这次我校首次参与Manfred Lachs亚太赛,取得如此成绩,来之不易。
队员彭燕雯
获奖的消息传来,队员们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彭燕雯说:“回顾过去,我们其实仍然有不少可进步的地方,但当下,团队已经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们没有遗憾。”
薪火相传,热爱使然
2015年6月,彼时还在读博的蒋圣力前往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访学,在那里遇到了导师赵云教授。赵云教授在外层空间法学界享有盛誉,在他的介绍和引导下,蒋圣力第一次接触到了外层空间法。
指导老师蒋圣力
在国际公法的日常教学中,外层空间法往往不太被重视,在前往香港访学之前,蒋圣力对该领域可以说是“门外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很快发现,这是一个很广阔的研究领域,虽然偏冷门,但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蒋圣力介绍道,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的斯普特尼克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五大外层空间国际条约逐一订立。在八十年代至今的40多年时间里,整个国际社会再也没有形成新的国际外空条约。
我校代表队2019年参加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
“形成于上世纪的外空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无法适应最新的外空活动和航天实践的发展,这也导致现在的很多外空活动陷入了无法可依的困境。”他说,“外空法的滞后和空白都需要我们去更新和弥补,未来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开始在轨运行后,相应的国际合作也需要外空法的规制。能够去研究,甚至说是去想象、构建这些规则,这是我觉得研究外空法十分有趣的一个方面。”
来到华政任教后,蒋圣力专门开设了一门《外层空间法》选修课。2018年1月,国际法学院师生自发组建了一个围绕外层空间法律政策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校内学术团体,由他担任指导老师——这就是我校外层空间法研习团队。
研究团队
此次参赛的队员均来自这个团队,目前包括国际法专业等法学与非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19人。
在这个团队里,大家有着相同之处:研究外空法的热情。
队员王天翼
成员之一、也是此次参赛队员的王天翼如此解释外空法的意义:“外空法能体现一个国家航空航天的软实力。如何在国际法规制领域下发展本国的航天技术,需要对外空法有足够的认识、足够的投入,从而自航天领域技术发展的层面上升为规则的制定者。”
截至今年6月,团队成员已于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公开发表外层空间法律政策选题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中国航天大会优秀论文奖等学术成果奖项近20项,承担教育部、中国空间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等多方的研究课题10余项。此外,团队发起设立的“外空法律政策研学”微信公众号现已成为国内学界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关注人数逾千人。
参加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
探索外空法,征途是星辰大海
SpaceX成功发射载人火箭的消息,引起了对外空法抱有浓厚兴趣的队员们的共鸣。
队员汪若
汪若认为,SpaceX龙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更多人进入太空提供了机会,使太空旅行成为可能。联系到外空法,她说:“现在有能力参与外空活动的国家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外空法来规制某些国家的单边行为,防止国际共同利益受到损害,避免太空成为政治冲突的下一个战场。”
与她的观点有相通之处的是邢伟,他提到了外空条约的第一条:“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各国要促进并鼓励这种考察的国际合作。”
“这条给我的感觉很磅礴,这代表了外空条约的设立是为了全人类利益。外空不是各国角力的战场,我们要以和平、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去探索外空。我希望外层空间能像海洋一样,被人类认识和合理利用。”
举办学术活动
SpaceX龙飞船的发射不仅使队员们联想到外空法的发展,也启发了他们关于我国商业航天建设的思考。
王天翼了解到,虽然SpaceX是私人公司,但美国也通过国家工程给予了很大支持,他说:“政府扶持强有力的私人航天实体,这对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队员梁懿红
梁懿红提到团队去年的“军民融合发展背景下上海商业航天产业市场建设与法律保障”研究课题,认为当前的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以“航天商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由国家航天企业承担开展商业航天活动的主要功能。“未来,航天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必定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核心内容。商业航天前景远大,但要驶入快车道,仍需要魄力的投资者、实干的企业和放权的政府合力。”
举办学术活动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空法必将走向勃兴。梁懿红调侃道:“薇娅直播都在卖火箭了,外空法离我们的生活还会远吗?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采写 |刘琴 钟怡晖 肖昕妍
统稿 | 刘琴
责任编辑 |叶子芩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奥力给!华政这个学院“一起上”!
▼
华政智库建设迈出新步伐!
▼
刚刚,华政史“云展厅”上线!
▼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为优秀的华政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