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王翚的生平,从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的这幅《临陈秋水山水图》(见上图)中,我们定然看不出他曾为职业画师的身份。此作风格恬淡静谧,对“书卷气”“士气”的把握,无不体现文人画的显著特征。再看画家的题画诗:“黄叶满秋山,白浪迷秋浦。门前一痕沙,群鸥近堪数。”此诗文采奕奕,妙趣横生,由此也可以看出王翚的深厚修养。 《临陈秋水山水图》为纸本墨笔,纵79.8厘米、横32.4厘米。画面右上角除前文所提到的五言诗外,还有“写元人陈秋水意,似六纪同学兄,王翚”的题识,下钤“王翚之印”“石谷”白文方印。从此作的题款中可知,该画是拟元人陈秋水笔意之作。陈秋水即元末明初画家、诗人陈汝言,秋水为其号。陈汝言擅画山水,兼工人物,史称其“风流倜傥,有谋略”(清徐沁《明画录》),与王蒙交好,绘画颇受王蒙影响,用笔细碎,皴法缜密。王翚以己度人,用风流倜傥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夕阳秋浦美景。画家以平远法构图。近处的几株虬枝大树由左到右、从低到高排列,不仅掩映了开阔的水景,同时也巧妙地将画面转接到远处对岸的群山坡脚之上。整幅作品的构图犹如“Z”字形,并将竖条状的画面分割成横向的三大段,使整幅作品不显呆板,充分展现出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新意。虽然王翚在画中自题“写元人陈秋水意”,但并没有简单临仿,而是追本溯源,自生变化。因陈汝言与王蒙交好,故二人绘画风格相近,构图大多繁密,用笔则显粗阔;但王翚此作直取元人山水画的简练、率意之风,大量的留白使画面空间极其开阔,让人胸襟为之一畅。近处的柴扉、草庐以及屋内闲坐的人物着墨虽多,但与连绵的远山、虬枝飞舞的古树相比,所占篇幅并不大。作者紧紧扣住山水主题,闲坐的人物及柴扉外的水鸟只作点景之用,目的是为静谧的江南风景略增几分动感和生机。此画用墨十分精妙,虽是纸本墨笔,但突显出“墨分五色”的画理,并以此描绘出水天一色、秋意盎然之景。尤其是近处的几株大树,以墨色的浓淡来展现阴阳向背。后人吴湖帆之所以用“夕阳山无数”来评价此作,可能就是从画面细节上的明暗变化感受到了夕阳映秋浦的时空转换。王翚因受王鉴的影响,在写生上也下过功夫。他讲究笔势的整体性,对细节的描绘极为逼真,所以这幅《临陈秋水山水图》大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之感。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等,江苏常熟人。他生于绘画世家,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职业画家。他自幼天赋过人,善临古画。青年时期,他得到了王鉴的赏识,被收于门下;后经王鉴介绍,师从王时敏,画艺突飞猛进,声名鹊起。60岁时,他的学生宋骏业举荐他担任《康熙南巡图》的主笔。完稿后由于该图“深得上旨”,于是王翚画名更盛,师从者众,一时有“画圣”之誉。 清初拟古主义的盛行,从画史来看,是董其昌“南北宗论”的集中体现;从时代来看,是传统知识分子面对严酷现实的一种变通与妥协。“清初四王”主要活跃于清顺治至康熙年间。王时敏、王鉴年岁较长,生逢江山鼎革之时,却并非反清复明的义士,而是低头做了顺民。稍晚的王翚、王原祁则成为清朝新贵。王翚因奉旨作《康熙南巡图》长卷,得御赐“山水清晖”匾额,因此自号“清晖老人”,可见早无什么禾黍之悲了。中国的评论家多以人品论画品,所以画史对“清初四王”的评价始终不高。上世纪30年代,江浙一带兴起了“石涛、八大热”,形成了“家家石涛、人人八大……而四王吴恽,几无人问津”(俞剑华《七十五年来的国画》)的现象。这种褒“四僧”贬“四王”的风气使一些后世画家为追求“个性”而肆意涂抹,给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现在,我们重新审视王翚的作品,其造景布局、笔墨情趣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他的画作面貌多变,从《临陈秋水山水图》就可见他在拟古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来源:《中国书画报》